萬縷絲[抽紗刺繡工藝]

萬縷絲[抽紗刺繡工藝]
萬縷絲[抽紗刺繡工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種不用底布,以繡花針穿引棉線直接繡製圖案的手工針繡花邊。又稱萬里斯。

萬縷絲

正文

一種不用底布,以繡花針穿引棉線直接繡製圖案的手工針繡花邊。又稱萬里斯。
沿革 萬縷絲一詞系義大利威尼斯城的轉音。16世紀,義大利出現一種不用底布,直接用線繡成的針繡花邊工藝。17世紀中葉,威尼斯城的針繡花邊尤為著名。它有著浮雕式的突起圖案,題材以渦形葉紋為主,稱為威尼斯花邊。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威尼斯花邊開始變得輕薄透明,圖案多為玫瑰花。18世紀,威尼斯花邊逐漸衰落。19世紀末,義大利傳教士來中國傳教,並將威尼斯花邊傳入中國浙江、山東兩省,由商行組織農村婦女生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吸收威尼斯花邊特點的基礎上,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浙江蕭山萬縷絲、山東即墨花邊和榮成手拿花邊等萬縷絲品種。
工藝 萬縷絲的主要原料是棉線。製作工序是:①根據設計圖稿,先將花邊的圖稿分為若干小塊,然後在每一小塊的圖稿下分別襯以牛皮紙;②按圖稿上的圖案,以棉線打底定位;③用棉線在所鋪的底線上以各種針法繡成圖案;④撕去紙稿,用棉線將小塊圖案拼接為整片,再經整理、熨燙為成品。整個工序中以繡製圖案工藝最為複雜,有鎖、編、織、纏、鑲等幾十種技法,以及鎖燈籠扣、織密布、絞柱等不同工種。繡制時要求棉線鬆緊一致,用線不碾不毛,表面光亮,色澤一致,網眼均勻清晰。做到稜角尖直,弧線圓滑,邊緣整齊;整片平整,不捲不曲。
品種 根據產區和風格,中國萬縷絲可分為即墨花邊、手拿花邊、蕭山萬縷絲三大品種。
①即墨花邊:主要產於青島市即墨縣,此外還有山東的膠南、嶗山、萊西、諸城、文登等縣。即墨花邊有滿工花邊和鑲拼兩類,以鑲拼較為著名,稱為即墨鑲邊。它是將棉線繡成的萬縷絲花邊與優質亞麻布連綴為完整的成品,並在亞麻布上進行雕繡、平繡等,使產品呈現虛與實、暗與明、浮與沉的對比,層次分明,有浮雕般的效果(圖1)。

萬縷絲萬縷絲
②手拿花邊:主要產于山東榮成。因繡制時拿在手中,不上繃架而得名。手拿花邊針法繁複,大面積以空鎖燈籠扣連綴,小面積則施以纏柱、織粽、扭鼻、拉蟹眼等技法。圖案以花卉和卷葉為主。在圖案沿邊,往往用鎖針緊密地繡制,使圖案突起,有立體效果。產品質地堅挺而厚重,摺疊後能直立於桌面之上,圖案雕鏤玲瓏剔透,是花邊中最珍貴的品種。產品大多作為藝術品珍藏。
③蕭山萬縷絲:又稱蕭山花邊。主要產於浙江蕭山縣(圖2 )。它將歐洲傳統紋樣與中國的圖案布局相結合,在針法方面將歐洲針法與中國傳統刺繡針法相融和,總結出實針、花三針、網眼、串線、旁步、蛇皮、緊針等多種針法。紋樣生動,格調雅致。蕭山萬縷絲因所需工時不同,有特重工、重工、中工、輕工等類別。特重工萬縷絲費工費時,如一幅特重工台毯由牡丹、菊花、玫瑰等1584朵花卉圖案組成,一位技藝嫻熟的藝人需耗時 3年才能完成。輕工萬縷絲一般以玫瑰為主要紋樣,圖案比較簡潔。

萬縷絲萬縷絲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