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萬福山古名獨秀山,位距天等縣向都鎮北郊1公里處,孤峰拔地而起,圓柱形如卓錐。高約60米,腰徑約50米。四周一派良田。河水流經山下,公路直達山前。山的西面有寬敞溶洞,洞分3層。清康熙拾壹年(公元1672年),當地民眾沿山洞口建起寺廟,取名萬福寺。
寺院介紹
洞的下層建成文武廟,供奉孔夫子、關公、岳飛等3位歷史人物。長年香菸繚繞,鐘聲輕揚。廟門刻一副對聯曰:
文筆紀春秋萬古綱常昭日月
武功扶漢宋兩朝義勇壯山河
二層為觀音寺,內供觀音菩薩。兩邊廊柱上各塑有蛟龍,盤柱而上,栩栩如生。可惜在極左年代被打爛,痕跡仍留。寺門上掛一匾額曰“慈雲廣被”。古時,寺廟曾有和尚住持,周圍民眾常到洞裡求神拜佛。
三層是一大洞口,穿山而過。洞前石壁上架一天橋,用梘木構成。雖經300多年之久,仍固若金湯。登橋遠眺,向都山城盡收眼底;移眼腳下,如置身於雲端,不禁心驚肉跳,膽小者均不敢上。天橋旁的懸崖上刻有“南疆永固”4個大字,立於山前公路上遠遠望去,赫然入目。洞內地面上置有石桌石凳,古色古香,供遊人休息玩樂。石桌旁有天然石獅、石龜,伴著遊人嬉戲。洞頂乳石倒掛,猶如盞盞天燈,為遊人照明。後洞口石壁上刻有“風洞”二字。站在此後洞口,清風拂面,涼爽清幽,猶仙境也。放眼遙望,山後小河蜿蜒,數座小山包立於河邊。前人形容為“五馬沿江走,三星水上浮”,蔚為壯觀。風洞旁有兩個小洞,一洞通後山腳,一洞通後山頂。小洞內石上有一腳印,相傳為宋朝儂智高的四弟儂智會留下的腳印。
寺內石壁上,有多處摩崖石刻,為文人墨客所題。
山內另有多處小洞石室,洞內漆黑,洞道蜿蜒曲折,需持照明燈具方能往游。
萬福寺自古乃為桂西名勝遊覽景點。每年大年初一,當地民眾扶老攜幼前往遊覽,路上遊人絡繹不絕,洞內爆竹聲響徹雲霄,歡聲笑語,十分熱鬧。外地人也慕名到向都遊覽。清乾隆叄年田陽橫山於石壁題字曰:“……戊午秋。赴省觀光。與辛性成同登獨秀山,余曰美哉此南天一柱峰也。性成曰,向陽不有萬福寺呼。其殆較此而勝一籌呼……。於是攝灰而上。踞虎豹登龍虬,攀腐牆之危檻,俯沒欄之幽宮,天然石室生成,洞仙四達俱空。絕無朽穿信呼,性成之不余欺之……”清乾隆年間還有游山詩曰:“曾慕此山已有年,哪知今日躡岩巔。玲瓏剔透崖中景,曲折迂迥洞內仙。”
徐霞客與萬福山
在通往萬福山路邊左側,有龍神山清風岩。距萬福山約600米。立於洞口,洞中吹來習習涼風,乃夏日避暑勝地。同萬福山遙相呼應,組成一名勝遊覽區。
1965年援越抗美期間,國家把萬福山和龍神山當作戰備洞進行維修,煥然一新。然而近20年來未經修飾,寺廟已破敗不堪,惟石室石刻依舊。當地政府和民眾擬集資修繕此名勝古蹟。自治區已將此景點列入開發規劃中去。若能實現,萬福山則將舊貌換新顏,以嶄新的丰姿呈現在遊人的面前。
徐霞客對萬福山的描寫——選自《徐霞客遊記》
琅山岩在州北半里,其形正如獨秀。始見西向,有門三疊,而不知登處反在東峰之半也。余至後,黃君始命縛梯通棧,蓋亦欲擇其尤者為靜修之地耳。由東麓攀危梯數百級,入其東門,其門豁然高敞。門以內遂分三徑:由北竅者平開一曲,即透北門,直瞰龍巷後北山,大溪西來界其中,抵橫裂峰西而三分之;北面巒嵐溪翠,遠近悉攬。由南竅者,反從洞內折而東出,外復豁然,即東門之側竅也。第一石屏橫斷其徑,故假內峽中曲出,其內下有深窪,淵墜而底平;由其上循崖又南入峽中,漸上漸隘,有石橫跨其上,若飛梁焉。透梁下再上,峽始南盡,東壁旋穴庋空,透窗倒影,西竅高穹曲嵌,復透而南,是為南門。其前正與州東北巨峰為對,若屏之當前,西南不能眺一州煙火,東南不能挹三曲塍流,而不知其下乃通行之峽也。由西直入者,高穹旁拓,十丈以內,側堰曲房,中辟明扉,若隘門之中塹者。然其上穹盤如廬,當隘處亦上裂成峽,高劇彌甚。透隘門而西,則西壁為堂,光明四溢,以西門最高而敞也。堂左南旋成龕,有片石平庋為榻,有懸石下卷為拓託,皆天成器具也。堂石北嵌成樓,圓轉無隙,比及前門,則右閾高欄。透竅以出,始俯門下層崖疊穴,危若累棋,浮如飛鷁。蓋以出西望第三門之上,而中門在其下矣。坐其上,倒樹外垂,環流下涌,平疇亂岫,延納重重,斷壑斜暉,憑臨無限,三門中較為最暢矣。夫此一山,圓如卓錐,而其上則中空外透,四面成門,堂皇曲室,夾榭飛甍,靡所不備。徒倚即殊方,宛轉頻易向,和風四交,蒸郁不到,洵中天之一柱,兼凌虛之八窗,棲真之最為縹緲,而最近人間者也。惟汲泉須盤梯而上,不使負戴耳。
下洞即在琅山西麓,其門西向,東入三丈余而止。仰其上,則懸岩層穴,又連疊門兩重。余初至此,望之不能上達。明日又至,亦不知其上層之中通於東,並不知東之可登也。既而聞黃君命縛梯,既而由其南峽,同韋守老往百感出山之東,回望見梯已蜿蜒垂空,始知上洞須東上,下洞獨西入,而中洞則無由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