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萃取冶金》系統總結了萃取冶金的發展及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全面總結了萃取冶金的理論,詳細地討論了萃取冶金的設備、各種金屬的萃取工藝以及套用操作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該書具有全面性、新穎性及實用性的特點,是一本高水平的專著。
《萃取冶金》可供從事濕法冶金、化工、環保專業的科研、設計工作者、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及廠礦企業廣大科技人員參考和套用。
作者簡介
馬榮駿,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外著名的冶金學家,我國草取冶金的創始人之一。1955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1955~1958年於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及斯洛伐克Kosice工業大學讀研究生,1958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長沙礦冶研究所(現長沙礦冶研究院)工作至今。在工作期間曾任課題組長、研究室主任及研究所長等職務。1988年被湘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88年被東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95年被中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2000年被湖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96年被湖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聘為兼職首席研究員。從1958年起參加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稀土學會、湖南省金屬學會、湖南省有色金屬學會、湖南省稀土學會、湖南省環境科學學會的活動,曾擔任學組副組長、學委會委員、學委會副主任、理事及常務理事等職務。1978年被冶金部評為先進工作者,1985年被國家科委聘為有色金屬專家組成員,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環境科學工作者,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當選為斯洛伐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5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共完成了60多項冶金重點項目,指導完成了20多項環保科研項目及10餘項冶金新材料的課題,其中有24項成果通過了省部級鑑定。在擔任負責人的課題中,獲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四等獎5項及地市級一、二等獎各1項;已出版了10部學術專著,其中兩部獲得部級優秀圖書獎;參與了3部工具書的編寫工作;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25篇,獲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培養了20名研究生。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萃取的歷史
1.2 萃取的研究與套用
參考文獻
2 萃取冶金的基本原理
2.1 萃取中常用的符號及名詞
2.1.1 萃取體系的表示方法
2.1.2 萃取與反萃取
2.1.3 礦漿萃取
2.1.4 協同萃取
2.1.5 交換萃取、配合萃取、協同萃取及共萃取
2.1.6 串級萃取
2.1.7 有機相
2.1.8 水相
2.1.9 負載有機相
2.1.10 萃取配合物或萃合物
2.1.11 配合劑
2.1.12 分配常數及萃合常數
2.1.13 分配比D
2.1.14 萃取率
2.1.15 分離係數β
2.1.16 流比、萃取比、回萃比、回洗比
2.1.17 萃余分數、萃取分數、純化倍數
2.1.18 鹽析劑及萃取催化劑
2.1.19 半萃取pH值、萃取平衡等溫線及飽和度
2.2 配合物的分級平衡理論
2.2.1 配合物中常用的函式及其相互關係
2.2.2 測定配合物穩定常數的方法
2.3 溶解度規律和溶劑的分類
2.3.1 溶劑的分類
2.3.2 相似性原理
2.3.3 各類溶劑的互溶性規律
2.4 影響萃取率的理論因素分析
2.4.1 空腔作用EAq-Aq和Es-s
2.4.2 離子水化作用
2.4.3 親水基團作用
2.4.4 螯合作用
2.4.5 中性溶劑配合作用
2.4.6 協萃作用
2.4.7 抑制配合作用
2.4.8 助萃配合作用
2.4.9 金屬離子的水解聚合作用
2.4.10 鹽析作用
2.4.11 溶劑氫鍵作用(M-S作用)
2.4.12 離子締合作用
2.5 萃取熱力學
2.5.1 萃取熱力學平衡常數
2.5.2 非電解質溶液的活度係數
2.5.3 電解質溶液的活度係數
2.6 萃取反應動力學
2.6.1 反應速率對過程速率的影響
2.6.2 金屬萃取的速率
2.7 相間傳質
2.7.1 傳質係數和相間傳質模型
2.7.2 界面現象及對傳質的影響
參考文獻
3 萃取體系及其萃取機理
3.1 中性配合萃取體系
3.1.1 中性磷氧萃取劑的類型、物理化學性質和萃取性能
3.1.2 中性磷氧萃取劑的基本反應
3.2 酸I生配合及螯合萃取體系
3.2.1 酸性萃取劑的基本反應
3.2.2 螯合物萃取
3.3 離子締合萃取體系
3.3.1 陰離子萃取
3.3.2 陽離子萃取
3.4 胺類萃取體系
3.4.1 胺鹽或季銨鹽的聚合反應
3.4.2 胺和季銨鹽與酸的反應
3.4.3 烷基胺或季銨鹽與酸根離子的交換反應
3.4.4 胺鹽對金屬鹽類的萃取反應
3.5 協同萃取體系
3.5.1 概述
3.5.2 協同萃取的若干規律
3.6 其他萃取體系
3.6.1 簡單分子萃取體系
3.6.2 高溫液-液萃取
3.6.3 特殊的(混合或過渡萃取機理)萃取體系
3.7 萃取機理的研究方法
3.7.1 飽和容量法
3.7.2 等摩爾系列法
3.7.3 斜率法
3.7.4 標準曲線擬合法
3.7.5 兩相滴定法
參考文獻
4 組成有機相的溶劑及其結構與性能的關係
4.1 萃取劑及相關的有機溶劑
4.1.1 萃取劑的分類及對萃取劑的一般要求
4.1.2 稀釋劑及改質劑
4.2 常用萃取劑結構與性能關係的分析
4.2.1 中性萃取劑
4.2.2 酸性萃取劑
4.2.3 鹼性萃取劑
4.2.4 螯合萃取劑
4.3 影響萃取劑性能的主要結構效應
4.3.1 配位原子或基團的反應性
4.3.2 結構空間效應
4.3.3 溶解度效應
4.4 萃取劑結構一性能的模式識別處理與反應一選擇性原理
4.4.1 萃取劑結構一性能的模式識別處理
4.4.2 溶劑萃取中的反應性-選擇性原理
4.4.3 溶劑萃取中的硬軟酸鹼定律
4.5 分子軌道法在萃取劑結構與性能研究中的套用
4.5.1 微擾分子軌道(PMO)法
4.5.2 Huckel分子軌道(HMO)法
參考文獻
5 串級理論
5.1 引言
5.1.1 串級理論的提出及作用
5.1.2 串級理論的基本假設
5.1.3 分餾萃取體系的基本關係式
5.2 最佳化串級萃取工藝的設計
5.2.1 分餾萃取的最小萃取比方程
5.2.2 級數計算公式
5.2.3 最優萃取比的選擇
5.2.4 最佳化串級萃取工藝的設計步驟
5.3 單組分串級萃取動態平衡的數學模擬和計算程式
5.3.1 單組分串級萃取動態平衡的基本規律
5.3.2 逆流萃取達到平衡過程的數學模擬
5.3.3 計算框圖
5.4 兩組分和多組分串級萃取的動態過程
5.4.1 程式設計的基本原理
5.4.2 串級萃取操作的計算機模擬
5.4.3 串級萃取動態平衡的計算
5.4.4 串級萃取動態過程的基本規律
5.5 回流萃取的數學模擬及套用
5.5.1 回流的概念——全回流和單回流萃取
5.5.2 回流萃取過程的計算機模擬
5.5.3 回流萃取動態平衡計算
5.5.4 回流萃取過程計算結果分析
5.6 三出口萃取工藝的設計與套用
5.6.1 出口分數、純度和回收率的計算
5.6.2 萃取量S的確定
5.6.3 級數的計算
5.6.4 設計實例及計算結果
參考文獻
6 萃取冶金的工藝過程
6.1 萃取的方式
6.2 萃取過程的基本操作
6.2.1 料液(水相)及有機相的預處理
6.2.2 洗滌及洗滌液、反萃及反萃液
6.2.3 多級萃取工藝參數的確定
6.2.4 多級模擬試驗及其理論級數的確定
6.3 影響萃取結果的主要因素
6.3.1 水相酸度的影響
7 萃取設備
7.1 概述
7.2 萃取設備的介紹
7.3 萃取設備的設計
7.4 萃取設備的放大及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8 鐵的萃取
8.1 中性萃取劑萃取鐵
8.2 酸性磷酸酯類萃取劑萃取鐵
8.3 羧酸類萃取劑萃取鐵
8.4 胺類萃取劑萃取鐵
8.5 萃取除鐵的新研究
參考文獻
9 銅的萃取
9.1 中性萃取劑對銅的萃取
9.2 酸性萃取劑對銅的萃取
9.3 胺類及其他含氮萃取劑對銅的萃取
9.4 羥肟類萃取劑對銅的萃取
9.5 萃取銅的工藝
9.6 銅萃取工藝的發展概況
9.7 銅萃取冶金的工業實踐
參考文獻
10 鈷鎳的萃取
10.1 硫酸鹽溶液中鈷鎳的萃取
10.2 氨?銨鹽溶液中鈷鎳的萃取
10.3 氯化物溶液中鈷鎳的萃取
10.4 硫氰酸鹽溶液中鈷鎳的萃取
10.5 鈷鎳的協同萃取
10.6 藉助氧化態不同萃取分離鈷鎳的探討
參考文獻
11 鋅鎘及其他有色重金屬的萃取
11.1 鋅鎘的萃取
11.2 其他有色金屬的萃取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