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

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

三、大學生舞台藝術交流及匯演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節不但是大學生原創作品交流的絕佳舞台,也不僅是大師與名家合力促進華語視覺映像藝術領域大繁榮的平台,它更是一個視覺映像藝術作品得以生動表現的華麗盛宴。 舉辦背景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是由江蘇省多所高校與各級共青團組織聯合發起的,一項基於華語大學生原創視覺映像藝術作品競賽和選評的綜合性藝術節。 如今,3000萬國內高職大學生有了一起的夢想: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

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系列落地活動(非競賽單元部分):
一、首屆華語視覺映像藝術論壇
大學生視映節藝術論壇是非競賽單元主導活動之一,該活動預期歷時3個月(2014.3-2014.6),通過論壇及研討的方式對視覺映像藝術界中所涉及的多元文藝內容進行前瞻化討論,在新媒體領域高速發展的同時,為傳統文藝事業提供借鑑與合作可能;同時以高校為試點平台,建立並發表一項旨在提高華語界人群視覺映像欣賞水平的宣言。
二、“視覺映像藝術進校園”系列學術講座
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節的系列學術講座是學術支撐內容之一,是為大學生及年齡達到大學生年齡標準的其他在校學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及教育資源,通過國內外高校、藝術界和社科領域大師及專家的公益演講,開闢一條無償服務於學生的綠色通道。
大量的學術報告與講座也將彙編為視覺映像藝術的專屬期刊,成為影視界、文藝界和教育界等共享的可貴資源。
三、大學生舞台藝術交流及匯演
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節不但是大學生原創作品交流的絕佳舞台,也不僅是大師與名家合力促進華語視覺映像藝術領域大繁榮的平台,它更是一個視覺映像藝術作品得以生動表現的華麗盛宴。預期,首屆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將為國內外觀眾打造一場集合影視藝術、表演藝術和平面藝術的綜合性文藝盛典,讓星光的舞台點亮華夏學子的夢想,讓華語世界的精彩在青年人的夢想中綻放。
四、“中國夢·我的夢想視界”公益項目
從“青春萬里行”到“特殊的關注”紀錄片競賽,華語大學生們將用他們的踐行表達一個年輕人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舉辦背景

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是由江蘇省多所高校與各級共青團組織聯合發起的,一項基於華語大學生原創視覺映像藝術作品競賽和選評的綜合性藝術節。
在當下紛繁的大學生電影節(微電影節)活動中,常見本科大學生與名牌高校的身影,少見高職大學生與職業類高校的身影。如今,3000萬國內高職大學生有了一起的夢想: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他們也正以比肩本科大學生的實力來打造“中國首個高職大學生綜合性藝術節”。
從新媒體發展的時代背景來看,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的誕生被各界專家譽為“恰如其時”,在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的競賽單元中,除了大學生競賽中常見的微電影選評外,還首增了表演藝術作品競賽單元、平面藝術作品競賽單元,這兩個單元都是基於“視頻微作品”的參賽媒介展開的,充分體現了新媒體藝術的強大引導力,也打破了傳統藝術項目因“空間隔閡”而造成的不便多元比較的狀況,開創了大學生藝術欣賞(競賽)的新局面。

焦點事件

2013年11月27日,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首個分會場啟幕式在江蘇海門高校舉行。
2013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分會場啟幕式

知名導演陸川作品為華語大學生視覺映像藝術節微電影競賽單元打造開幕影片《南通記憶》,並於2013年11月首次媒體公映。
導演陸川作品《南通記憶》支持

比賽項目

競賽單元:微電影競賽、表演作品競賽、平面作品競賽、“特殊的關注”紀錄片競賽;
非競賽單元:華語視覺映像藝術論壇、“視覺映像藝術進校園”系列講座、高校聯合宣言、“點睛”大師視覺映像藝術作品巡展、頒獎盛典等;
獎項類別:天映獎、金眸獎、天姿獎等134個獎項。

參賽者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100餘所國內名校;
耶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電影學院等10餘個華語大學生參賽高校;
南通職業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等1000餘所高職高專院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