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山洞

華蓋山(又名:東山、資福山),位於東甌古城的正東部,遙望如華蓋,而得名之。 西郭山(又名:郭公山),主峰高17•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幾經透析,定城建於山,故名為:“九斗山城”。

簡介

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八洞天”華蓋山洞,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永嘉郡(今溫州市鹿城區)華蓋山麓積穀山(飛霞洞),東漢隱士名曰劉根(道號:容成子),黃帝時代人,曾為軒轅氏之臣,隱居飛霞洞右壁,得道仙升在華蓋,故得名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八洞天:華蓋山洞”。仙人平公修治之。
永嘉郡(溫州府城,又名:九斗山城、白鹿城、羅城)府城,北傍甌江,東西依山,南臨會昌湖,周長18里,東西寬7里,南北長5里,城高3丈5尺,寬1丈2尺,長2977丈,牆體磚石,城域面積3•8平方公里

九斗山城之九斗山為:華蓋山、海壇山、西郭山、松台山、積穀山、仁王山、巽吉山、黃土山、靈官山九山。
華蓋山(又名:東山、資福山),位於東甌古城的正東部,遙望如華蓋,而得名之。主峰高56•8米,面積13•2萬平方米,素以九斗山“斗魁之首”稱之。山麓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塢、丹井、資福寺、文昌閣、大觀亭(又名:江山一攬亭),明萬曆年間重建,改為今名“吸江亭”。清代詩人潘之彪,有詩云:“鹿城高峙大觀亭,攬袂倏然入畫屏。孤嶼近看僧合掌,列山遙望佛頭青”。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三藩之亂時,亭畔建炮台。西麓有:東甌王廟、蒙泉等。蒙泉系一石窟,涓涓細流,岩壑中流出,注入酷似硯槽的石罅中,終年不涸不溢,故稱之為“硯瓦槽”。明代萬曆癸丑仲冬,刻青石匾額“蒙泉”。兩旁岩上鐫有:宋、元詩刻,有“太玉洞天”牌坊。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登華蓋山有詩曰;“相傳容成子
,飛升在華蓋。於今四千年,仙跡宛然在”。

相關

海壇山(又名:上岸山),主峰高32•5米,面積13•5萬平方米,北濱甌江,南與華蓋山相望,東控鎮海門(東門),西當望江門(朔門)。山麓上有:郭仙庵、白鹿庵、悟真道院、嘉福寺、海神廟、楊府廟
、天寧寺、五靈廟
西郭山(又名:郭公山),主峰高17•2米,面積15萬平方米。突兀於城西北隅的甌江之濱,驚濤拍岸
,江流有聲。東晉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建城時,郭璞(東晉時的著名易家,字景純,河東聞喜人。)巧寓溫州,故請他“為卜郡城”,登臨察看。故名之“郭公山”。山麓有:富覽亭、白蓮塘、白蓮庵、最勝禪寺。唐代張又新有詩云:“昔賢登步立神洲,氣象千年始一浮。南望群山如列宿,北觀江水似龍虬。
松台山(又名:淨光山),位於古城西南角,東西走向,主峰高36•36米,面積9萬平方米。唐代著名高僧宿覺大師(公元665年至公元713年)圓寂後葬於此,山巔建有宿覺大師“真身塔”,唐僖宗賜寺名“淨光”。故名為:“淨光山”。宋太宗敕賜“宿覺名山”四字匾額。山坪有:冰壺道院、仙人井、女貞亭。清代朱彝尊有詩曰:“蒼蒼山上松,颯颯松根雨。松子落空山,朝來不知處”。南麓有:始建於唐、盛於宋的妙果寺,寺內有傳說奇異的無紐“濟陀鍾”(俗稱:豬頭鍾);寺西側存有:明嘉靖皇帝為大學士張璁所建的碑亭,內有:漢白玉御碑三座。中為御製詩碑,刻有張璁像,東西分別是嘉靖為張璁所書的“孚敬”、“茂恭”名字碑,其上各有:“廣運之寶”璽文,左右有“御筆”、“嘉靖”兩圓形圖章。
積穀山(又名:飛霞山、東山),位於古城南部,主峰高38•7米,面積1•2萬平方米,山形圓錐如高廩。這裡有:謝池、池上樓、小赤壁、謝客岩、飛霞洞、升仙台、留雲亭等。西麓的謝池巉岩壁立,有“東山書院”東南數百步,是“飛霞洞”也。東漢隱士名曰劉根,在此修道成仙,修煉時身旁總是飛霞繚繞,而得名:“飛霞洞”,被譽為“山之勝,甲一郡”。有:飛霞春曉、池塘春草、山樓夜雨、赤壁夕照、碧波秋月、寥岸歸鴻、帶橋殘雪、雪亭松濤八景。有歷朝歷代摩崖題刻甚多。
巽吉山(又名:巽山),坐落在古城東南的山前之地,按白鹿城八卦方位,地處“巽”位,取義“吉祥”,故名:巽吉山。主峰高43•3米,面積2萬平方米。山上有:巽山塔、魁星閣、駐鶴亭等。相傳宋道士白玉蟾(葛長庚),曾控鶴駐此。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郭鍾岳在《甌江竹枝詞》中雲;“巽吉山頭塔影尖,疏林斜掛月纖纖。時聞清唳雲中鶴,曾駐飛仙白玉蟾”。
仁王山(又名:東嶼山),位於(今飛霞南路5號的溫州東嶼發電廠內),主峰高10餘米,旁有小阜名:“湖嶼”,方位正對溫州府衙暑。
黃土山(又名:(獅子山),位於(今馬鞍池東路與山前街東側的轉彎角)。主峰高20餘米,猶如一隻威武的雄獅,注視著與巽山之間,一個天然的球形小丘,承含“獅子棒球”之意,山前、山後,均有陡門,山前陡門系南宋溫州太守趙不群所築,以調節城外南塘之水。
靈官山(又名:覆釜山、西嶼山),位於(今吳橋路37號溫州電業局高壓修試工區的大院內),主峰高10餘米。北宋名士林靈素,初學佛,後學道,以方術得寵於徽宗趙佶,賜號:“通真達靈先生、金門羽客、玄妙先生,圓寂葬此,而稱之為:靈官山。
溫州:古為甌越之地,秦時始建“閩中郡”。西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為“東海王”(又稱:東甌王)騶搖的轄地。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撤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縣治設北岸(今永嘉縣甌北鎮境內),是溫州建縣制之始。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撤臨海郡南部永寧、安固、橫陽、松陽四縣置:“永嘉郡”,時年郡城始建。
郭璞(東晉時的著名易家,字景純,河東聞喜人)巧寓溫州,故請他“為卜郡城”, 涉域堪察。欣見:域地九山,天生異靈,狀如北斗。華蓋山鎖斗口,若城繞山外,當驟富盛,不免兵戈水火。若城于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全逸。其華蓋、松台,海壇,西郭四山是北斗的“斗魁”(北斗的四顆斗星稱:魁),積穀,翠微、仁王三山象“斗構”(斗柄三星稱:構)。黃土,靈官二山則是輔弼。幾經透析,定城建於山,故名為:“九斗山城”。城內開鑿二十八井,征二十八宿,城內開五潭,城內五潭,形於五行,遇潦不溢。北斗、二十八宿、五行等,承“天人合一”之相。建城門有七,即:東鎮海(東門),南瑞安(大南門),永寧(小南門),西南來福(三角門),西北迎恩(西郭門),永清(麻行門),北拱宸(望江門、朔門);每個城門外,增築一道半月形城牆,外環護城河。意寓八卦五行羅象,故又稱:羅城。築城時,有白鹿銜花繞城疾騰而過,故又名“白鹿城”。
溫州古城——歷經:南北朝、隨、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國16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老的溫州古城:有著無數的美麗傳說,也有著無數震憾宇環的壯舉,他都能給甌越大地,增添豐富的無盡生機!而如今,僅存在華蓋山東北角,約50米長的古老城基,能給現代的人們帶來如何感慨?!

參考

http://www.703804.com/viewthread.php?tid=701585&extra=page%3D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