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西傳法蘭西

本書恰恰就是具體論述中國音樂傳入法國的過程及在那裡所產生的影響。 他還著有關於中國音樂的一些其他零散著作及書簡。 法國圍繞著他的著作而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國音樂的熱潮。

內容介紹

中國不但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禮儀之邦。中國的音樂不但在華夏大地上誕生、發展並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而且還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世界各地,對世界音樂的發展也作出過自己的貢獻。
現在,許多人在論述音樂問題時,往往過多強調外國音樂,尤其是西洋音樂傳入中國和對中國音樂的影響,而對於中國音樂的外傳和影響,尤其是傳入歐洲以及在那裡產生的影響問題則很少談及。殊不知,中西文化交流和影響永遠是雙向的,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某一方對另一方的影響可能強大一些,但從歷史角度縱觀全局,這種影響絕不是單方面的,絕不會出現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局面。
中國音樂問題當然也是如此。它吸收了外國音樂中的精華為我所用,外國音樂也從中國音樂中汲取了有益養分。中國音樂在國外的影響不僅限於日本、東南亞和中亞,甚至在18世紀的西歐第一王國——法蘭西王國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本書恰恰就是具體論述中國音樂傳入法國的過程及在那裡所產生的影響。
在華樂傳入法蘭西的過程中,入華耶穌會士錢德明(Jean-Joseph Marie Amiot)神父起過重要作用。錢德明,字若瑟,171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土倫,1737年9月27日在阿維尼翁進入耶穌會修道院,1749年12月29日從洛里昂乘船出發赴華。1750年7月27日到達廣州,1751年8月22日晉京。他本人為天文學家和作家,1761年任法國在華傳教區的司庫,1779年11月18日出任法國在華傳教區會長,1793年10月9日死於北京。他是入華耶穌會士中最後一位大漢學家。
錢德明神父有關中國的著作很多。如《滿蒙文法滿法字典》、《漢滿蒙藏法五國文字字彙》、《中國歷代帝王紀年》、《紀年略史》、《孔子傳》、《四賢略傳》、《列代名賢傳》、《孫吳司馬穰苴兵法》、《中國古代宗教舞蹈》、《中國學說列代典籍》等。他能用漢文、法文以及滿文、蒙文等文字著書立說,是一位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傳教士漢學家。
錢德明神父向法國傳播中國音樂的主要著作共有兩部,其一為1754年對清朝大臣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古樂經傳》的法文譯稿,其二是他1770年於北京寫成的《中國古今音樂篇》。他還著有關於中國音樂的一些其他零散著作及書簡。他把中國的一些樂曲和樂器寄往法國。法國圍繞著他的著作而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國音樂的熱潮。
本書的作者陳艷霞女士是華裔法人,祖籍廣東。她曾長期在距巴黎不遠的蒙特熱倫(Montegeron)公立中學教漢文課,後一度又任現法蘭西學院謝和耐(Jacques Gernet,1921— ) 教授的助手.她晚年在東方現代語言學院開中國音樂戲劇課。她的《華樂西傳法蘭西》一書於1974年在巴黎出版,由國立東方語言和文明學院作為《法國東方學叢書》之一刊布。
在此書之前,法國研究18世紀在法國掀起的“中國熱”現象時,重點是研究中國裝飾圖案、繪畫、織物、色彩、絲綢、掛毯、園藝、建築、瓷器、珍珠,茶葉、種痘術、人參等領域對法國的影響。而本書的問世無疑是填補了有關研究中國文明西傳的一項重要空白。
本書在翻譯時,為了印刷和使中國讀者閱讀樂譜更加方便,我們把原書中的ut、re、mi、fa、sol、la、si等音符一律用簡譜1、2、3、4、5、6、7來代替。其中作者所引漢籍中凡能查到的儘量撿出。對於一些有固定譯法或約定俗成譯法的名詞術語,我們也儘量採納。入華耶穌會士中凡有漢名者,均已查出。
我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學術界許多同仁和朋友們的熱情幫助。商務印書館的領導和編輯先生們認真地審讀譯稿並提出了許多寶資意見,於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當我們準備翻譯此書時,苦於在北京各大圖書館都找不到此書,只好向法國的中國學專家朋友們求援,法蘭西學院教授、法國金石和美文學科學院院士謝和耐教授以及法國國立科研中心研究員、喜馬拉雅研究中心主任布爾努瓦(Lucette Boulnois)夫人盛情地寄來了本書的法文版,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譯者水平所限,譯文中錯誤和欠妥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耿 昇
1992年歲末於中國社
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