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軍區海軍

華東軍區海軍

華東軍區海軍(簡稱華東海軍)是新中國第一支人民海軍部隊,是海軍東海艦隊的前身。

簡介

白馬廟舊址 白馬廟舊址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張愛萍為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以第三野戰軍所屬部分部隊為基礎(蘇北海防縱隊,劉公島起義時的海軍教導隊等為種子),貫徹團結改造國民黨原海軍人員並大量吸收青年知識分子的建設方針,利用國民黨起義投誠繳獲的艦艇,以及徵用、購置的艦船組成,隨著艦船的修復又增加步兵第30軍(6252人)和第35軍(5398人)來擴充華東海軍領導機關和部隊。

華東海軍機關先在江陰,後到上海接收艦艇,後又隨軍區機關遷南京,在原國民黨交通部大樓辦公。

實力

至1950年4月,華東海軍擁有第四、五、六、七四個艦隊,百餘艘艦艇,人員共2萬左右。

第四艦隊1950年4月在上海組成,是海軍舟山基地的前身,10月28日進駐舟山,當時有戰大四艦登大四艦,以及炮艇舟大等艦船38艘1300餘人,司令員高志榮,政治委員張克辛。

華東軍區海軍艦艇 華東軍區海軍艦艇

第五艦隊系東海艦隊某登入艦支隊的前身,由“井岡山”型山字號登入艦6艘和“黃河型”河字號登入艦6艘及部分登入艇組成。初建時稱華東海軍第1縱隊江防艦隊,胡大榮任司令員,謝立全任政治委員,組建後駐上海虬江碼頭。

第六艦隊系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前身,由“廣州”、“瀋陽”、“長沙”、“西安”、“武昌”、“濟南”、“嫩江”艦組成,由原華東海軍的第一、第二護衛艦大隊艦艇整編而來,原第三十軍軍長饒子健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組建後駐上海高昌廟大來碼頭,後進駐舟山塔山。

第七艦隊由“南昌”、“延安”、“瑞金”、“鹽城”、“邯鄲”、“興國”共6艘護衛艦和炮艦組成,在南京成立後駐上海吳淞張華濱,司令員饒守坤,政治委員張雄,第二年進駐舟山,與原第四艦隊合編為舟山基地兼第七艦隊。

沿革

1949年4月28日,在新接收的原國民黨海軍江陰要塞司令部禮堂召開大會,宣布了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及司、政、後辦公機構名單,部署了部隊組建,接收起義人員、裝備等各項工作。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翌日,張愛萍便率海軍機關進駐原國民黨海軍部門比較集中的上海市。

1949年8月10日,為便於接受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的領導,華東軍區海軍機關從上海遷至南京,辦公地點設在原國民黨政府交通部辦公大樓。

1950年人民海軍司令部成立後,華東軍區海軍由海軍總部、華東軍區共同領導。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將華東軍區海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成為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之一。

華東海軍 華東海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