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北魏第八代孝明帝(元詡)之時,攝政胡太后崇信佛教,不理朝政,因而引起內亂。其結果,高歡擁立孝靜帝(元善見)在河南省的鄴郡(今安陽市)建立東魏,與宇文泰在長安擁立孝武帝(元脩)的西魏相對立。
宇文泰是西魏事實上的掌權者,在第一代文帝(元寶炬)大統七年(541)修復了華岳神廟。後其子宇文覺奪得西魏政權,建立北周。世稱孝閔帝,為第一代。弟宇文邕號武帝,為第三代。天和二年(567)宇文邕命史臣讚揚其父宇文泰修復華岳廟之功,在陝西首東境華山之北華陰建立豐碑,名《西嶽華山神廟碑》。王昶《金石萃編》稱為《華岳頌》。
此碑撰文者為萬紐於瑾,書者為北周書學博士趙文淵。趙文淵寫的碑刻,除此碑外,所知者還有《景福寺碑》,但今佚失不傳。
神廟碑簡介
此碑額題篆書“西嶽華山神廟之碑”八字。碑高1丈1尺9寸,廣4尺6寸,隸書20行,行55字,共約一千餘字,後存陝西華陰縣西嶽廟內。
萬紐於瑾,字附璘,本姓唐,他是北周宇文泰的親信大臣,有文名,此碑為其傑作。碑文最後刻有“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司,宗治內史,臨淄縣開國公,萬紐於瑾造此文”,為歷來刻有撰者官爵姓名最早的碑刻。這裡所稱的萬紐於瑾,是宇文泰表示對萬紐於瑾的寵遇而賜給他的姓字。
書者簡介
趙文淵,生卒年不詳,《周書》及《北史》本傳均作趙文深,這是避唐朝高祖(李淵)的諱字。趙文淵,字德本,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說天水(今甘肅天水)人。父名遐,有醫術,仕於魏,為尚藥典御。趙文淵少年時學楷隸,謂有鍾(繇)王(羲之)之風。當時與冀儁並為碑榜書的名家,仕於魏,任大丞相法曹參軍。大統七年(541,《北史》作十二年)封白石男。文帝(宇文泰)為糾正隸書字型的混亂,命趙文淵與黎景熙、沈遐等用《說文》及《字林》刊定六體,成一萬餘言傳於世。平梁後,梁名臣王褒入關中,北朝貴族都學王褒的字,而棄去趙文淵,這也表示出北朝人如何傾倒南朝的書風。但趙文淵的碑榜書為人所不及,王褒也常常稱道他,當時宮殿樓閣上的書法均出其手。明帝(宇文毓)時,命他到江陵書寫《景福寺碑》,漢南人士認為寫得好,梁蕭詧看後也稱美之,賞給他很多東西。武帝天和元年(566)路寢等初成,趙文淵以題榜功,增邑二百戶,任命他為趙興郡守。
書法評價
對趙文淵的碑榜書,王昶《金石萃編》有:“趙文深,字德本,少學楷隸,雅有鐘王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榜,唯文深及冀儁。” 趙文淵是北方傳統書法的主流代表,為北朝著名書家,但說是“有鐘王之則”,似不確當。
趙文淵的書法,是用楷書的筆法,來代替隸書的用筆法,表現出篆書的結體,使人一見覺得非常怪癖,似為破格法外之書。但起筆、收筆的健壯,橫廣的結構,又使橫畫具有強勁彎曲的波法,保留著隸書波磔遺蹟的隸楷過渡姿態,綜合似篆書結體之美。又,此碑也可以說是南北朝割據三百餘年,紛亂時代的必然產物,從而可獲知當時隸書或者書體遞變後的最理想的資料。
對此碑書法的評價,歷來有二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趙崡在《石墨鐫華》中說:“碑字少變隸書,時兼篆籀,正與《李仲璇》、《孔宙碑》同,亦褚河南(遂良)《聖教》、歐陽蘭台(詢)《道固》之所由出也。江陵《景福寺碑》不知存否?此則完好無一字磨泐,固文淵之幸哉!” 稱讚其書之妙。而郭宗昌在《金石史》中卻說:“碑字盡偭古法,淺陋鄙野,一見欲嘔,而名動一時何耶?”和趙崡的意見恰巧相反。
到清末,楊守敬在《平碑記》中折衷二人的意見說:“文淵在周甚有書名,是碑前人嗤為惡禮,為分書罪人,余謂以分書論之誠不佳,若以其意作真書殊峭拔。”可以說是評論趙文淵書法的另一種意見。
拓本
此碑拓本,據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明拓本,首行“不可”二字筆畫完好,嘉慶間拓本,“坐石”下,“義和”下,“講閱之暇”下各泐缺一字。石旁有嘉慶壬戌吳恆題名。明拓本有中華書局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