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課程名稱:管理學原理 課程名稱:管理學原理 英文名稱:Man

一、學院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成立於2004年,由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改組而成。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馬列教研室和1983年成立的社會科學系。學院下設社會科學系、行政管理系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未來與發展研究中心、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室、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中心等。學院現有行政管理一個本科專業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學科博士點一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科技哲學、高等教育學、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六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研究生、各類本科生在校生1000多人;現有教職工80人,教師7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達70%。目前,已建立了一支結構趨於最佳化、素質較高、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綜合實力強。同時、學院與國內許多著名大學及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關係,有力地推動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
學院除承擔本學院相關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學院教學科研重心在政治學(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共管理學兩大一級學科,並涉及哲學、經濟學 、歷史學、法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多個領域。在長期教學科研實踐中形成了相對集中的研究方向,包括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與科技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行政管理與城市規劃;公共政策分析;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等。
“九五”以來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1項,省部級及廳級課題40餘項 ,出版50多部專著,獲省部級獎、學會獎40餘項。郭鐵鎗、莫岳雲教授等著的《台港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研究評析》、陳建新教授著的《當代中國科技史研究》、霍福廣教授等著的《中美創新機制比較研究》、譚斌昭教授等著的《高新技術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等國家社科規劃課題成果的出版在學術界和社會有良好的反響。思想政治理論課“原著導讀工程” 、多媒體教學手段建設和課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富有特色並卓有成效。《毛澤東思想概論》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郭鐵鎗教授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省統編教材)獲全國“兩課”優秀教材獎。行政管理專業具有理工科特色 “4+1” 培養模式和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 的教育和培養,在省內乃至全國均有一定影響。
學院辦學條件優越,除能利用學校共享之教學設施外,學院擁有一棟古色古香的教學和辦公大樓。該樓功能齊全,配有教室、報告廳、學術會議廳,設施先進,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師資隊伍

教授
霍福廣 范旭 莫岳雲 黃理穩 黃建榕 李怡
譚斌昭 吳國林 肖峰 張文方 宋廣文 .
研究員
陳善光
兼職教授
陳堅 江海燕 譚璋球 李忠傑 王樂夫 朱立言
李明華 王林生
客座教授
汪銘
副教授
方俊 郭厚佳 李鴻莊 李薇菡 李少抒 李文彬 劉 江
劉社欣 莫銀福 王小京 王艷玲 吳克昌 韋小鴻
韋曙林 解麗霞 張鳳涼 張萌 鄭方輝 朱一中
左偉清 周雲 李明月 張樹旺
講師
臧俊梅 葉貴仁 王賢釧 覃輝銀 彭蕙 梅冬芳
李海霞 賴怡韓書成 杜寧寧 陳靜 白新歡
曹靜暉 杜 斌 郭憶薇 韓瑩瑩 亢升 李麗萍
李文娟 李小平 李旭輝 李太恩 劉金玉
劉尚明 隆曉蘭 蒲海燕 孫昌育 陶建文 譚來興
文 波 王曉麗 王玉龍 王歐 許 嘉 謝加書
尹建華 閆坤如 楊超 昝玉林 張鼎華
周 燕 曾麟 黃利新 李勝會

三、在職教育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簡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層次:專升本 學習形式:函授 科類:管理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培養具備管理、法律、計算機套用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組織人事、勞動社會保障、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方面的高級管理專門人才及教學、科研人才。
二、 基本培養規格(含知識及能力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在畢業時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及領導的基本能力; 熟悉與人力資源有關的制度、方針、政策及法規;了解本學科前沿與發展動態;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和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 具有一門外國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 基本學制:
基本學制:3年;彈性修業年限:2.5--6年
四、主幹課程簡介(本科專業註明學位課程)
1、課程名稱:管理學原理
英文名稱: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內容簡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於通過教與學,使學生正確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並能綜合套用於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初步具有解決一般管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管理素質。主要內容有:一、總論:管理者及管理工作,管理理論的演進。二、定義管理的工作領域:企業文化與環境,全球環境下的管理,管理的社會責任和倫理,管理工作的精華——決策。三、計畫職能:管理計畫的基礎,戰略管理,計畫的工具和技術。四、組織職能:組織設計和結構,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變化和創新的管理。五、領導職能:組織行為的基礎,團隊管理,對員工的激勵、領導,溝通與人際關係技巧。六、控制職能:控制的基礎,執行管理,控制的技術和工具。
2、課程名稱:行政管理學(學位課)
英文名稱: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ory
內容簡介:通過行政管理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行政管理學的基本框架結構,行政管理學的基本原理,以及行政管理在政治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學生通過對行政體制、行政決策、行政功能、行政執行、行政協調、行政監督、行政改革等概念的學習與理解,能夠運用行政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案例,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效果。
3、課程名稱:領導科學
英文名稱:Leadership Science
內容簡介:領導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現代領導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它的研究範圍包括領導範疇、領導職能、領導原理、領導體制、領導素質、領導過程、領導方法和領導績效等方面。本課程所講的領導科學偏重於行政領導學,是行政管理學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領導科學內容特點:綜合性、套用性、社會歷史性、特色性。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通過學習,全面系統地掌握領導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社會主義領導活動的規律性,了解我國領導工作的職能、體制、原則,掌握領導方法和藝術,端正領導作風,提高領導素質、能力、水平和績效,以適應現代領導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4、課程名稱:人員素質測評與評估
英文名稱:Personne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內容簡介:人事測評技術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技術,現代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中關於人的心理,行為及其本性的認識;心理,行為測評及其分析技術,即測什麼,怎樣測,效果如何等;職務分析技術,即了解工作內容,責任者工作崗位,工作時間,怎樣操作,為什麼做等方面的技術。本課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事測評。包括測評的意義、歷史、指標體系、結果等。第二部分是人事測評方法。包括心理測評,面試,履歷分析與推薦信審核,紙筆考試的方法和技術,工作模擬和情景評價以及評價中心等。第三部分公共人事測評。
5、課程名稱:薪酬與福利管理
英文名稱:Payment and Welfare Management
內容簡介:本課程從薪酬管理的基礎理論著手,重點介紹了薪酬管理的基礎知識。薪酬管理的功能,薪酬管理的原則,如何設計薪酬管理制度,如何進行績效評估,怎樣做好薪酬控制與支付及計算機在薪酬管理中的套用等。全面,系統,完善地論述薪酬管理的理論與實務。
6、課程名稱: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學位課)
英文名稱: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內容簡介:本課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規劃,預算、規劃與生產力,工作分析、分類與評價,工資與福利,公平社會機會與勞動力的多樣化,招募、選錄與晉升,領導與雇員績效,培訓、教育與人員開發,績效評估,健康與安全等。
7、課程名稱:員工發展與培訓
英文名稱:Employe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內容簡介:本課主要內容包括:培訓工作在現代公共組織中的定位;公共組織如何展開培訓工作;培訓體系的建立: 企業培訓制度 , 培訓工作原則;培訓模式;培訓體系的構成概述;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畫的制定;培訓課程的設定;培訓評估與反饋;培訓後勤與培訓管理;培訓案例。
8、課程名稱:勞動法學
英文名稱:Labour Law
內容簡介:《勞動法學》主要講授了勞動法產生和發展的社會經濟歷史條件及中國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對勞動立法的要求;介紹了19世紀初勞動法產生歷史背景及其原因;當代各國勞動法的發展趨勢;現階段中國的勞動立法的特點及國際勞動立法的主要內容。重點闡述了勞動法學理論和我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通過學習,使學習者系統掌握我國現行的勞動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基本原則,培養學習者運用所學的勞動法理論和知識以及勞動法律、法規、政策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

工程管理專業簡介工 程 管 理

層次:專升本 學習形式: 函授 科類:經管
一、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工程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具備運用工程管理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勝任工程管理、項目管理工作的實用型專業人才。
二、基本培養規格(含知識及能力要求)
具備工程監理、管理學、投資學、企業戰略管理、項目管理、工程預決算等方面
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事務處理能力、公關能力、表達
能力和寫作能力,具備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外語水平和計
算機運用與信息處理技術。
三、基本學制: 3年
彈性修業年限: 2.5 - 6 年
四、主幹課程簡介(本科專業註明學位課程)
十門、所有課程簡介後註明考核方式
課程名稱:西方經濟學
英文名稱:Western Economics
學時:96 學分:6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學位課)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講授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商品的供求和價格,彈性原理,居民的消費決策,廠商的成本、生產和價格決策,市場和交換的效率,生產要素的價格和收入分配,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公共物品和公共選擇,市場失靈和政府的經濟職能;國民經濟核算,消費、儲蓄和總支出函式,國民收入的均衡和變化,巨觀財政貨幣政策,失業和通貨膨脹,經濟周期,經濟成長與發展;國際貿易原理和政策,均衡匯率等。
課程名稱:工程建設監理
英文名稱: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學時:64 學分:4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
內容簡介:建設工程監理是通過組織、技術、經濟、契約四大措施來進行建設工程項目的費用、進度、質量三大目標監理的,課程圍繞上述中心授課。本課程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國建設工程監理現狀,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的意義,樹立法制觀念和契約管理意識。掌握建設工程監理的組織與模式,了解監理工程師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了解建設工程監理的主要內容、工作方法及手段。熟悉建設工程監理的基本程式,使學生初步具有建設工程監理的能力。
課程名稱:管理學原理
英文名稱: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學 時:96 學 分:6
課程類別: 專業基礎課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全面系統地講授管理學的原理與方法方面的知識。主要內容有: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發展的歷史;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的前提與本質;管理職能如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協調、創新等。
課程名稱:國際貿易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Trade
學時: 64 學分:4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貿易理論,從時間上分為古典貿易理論與現代貿易理論,從性質上分為保護貿易理論與自由貿易理論。第二部分介紹國際貿易政策,主要對關稅、非關稅壁壘,經濟一體化等貿易政策作理論與實證分析。第三部分介紹國際貿易實務,內容主要有貿易術語、結算方式、運輸保險等。
課程名稱:企業戰略管理
英文名稱: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學時:96 學分:6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學位課)
內容簡介:課程的主要內容有:戰略管理概述;外部環境分析;內部環境分析;戰略目標確定;企業戰略方案的選擇、制定與實施;戰略控制等。戰略管理這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可以幫助企業或公司分析自身現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制定適應環境的可行戰略,保證企業戰略的有效實施,獲得高於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能夠使企業保持百年長壽。
課程名稱: 管理心理學
英文名稱:Management psychology
學 時:64 學 分:4
課程類別: 專業基礎課
內容簡介: 該課程全面系統地介紹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在管理實踐中的套用;具體闡述個體心理、群體心理、領導心理和組織心理的一般特點及規律;重點講述激勵理論及在管理中的套用。管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也是現代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門科學。
課程名稱:工程預決算
英文名稱:Project Budget of Final Accounts
學時:64 學分:4
課程類別:專業課
內容簡介:本課程為建築經濟管理專業的必修考試課,主要介紹工程工程造價的計價方法,工程造價的構成,定額的原理與使用方法,工程量的計算,建築工程概預算的編制和工程預算軟體的套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工程造價的計價方式,掌握工程量計算,能根據定額計價模式確定工程造價,同時滿足設計、建設、施工、金融以及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從事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的工作要求。
課程名稱:項目管理
英文名稱:Program Management
學 時:80 學 分:5
課程類別: 專業課
內容簡介:本課程從項目以及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發,詳細闡述了從項目的規劃、實施到項目的收尾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要點;同時介紹了項目管理的主要原理、方法、工具以及項目管理的最新發展動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在資源有限,時間有限的條件下,能夠以科學的方法和規範的工作流程來應對。可以認為項目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而使項目獲得成功的一套有效的方法

四、實驗室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電子政務實驗室

基本情況

本實驗室旨在通過電子政務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在公共管理決策、信息技術套用等方面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實驗室占地近90平方米,共有實驗設備50多台和電子政務綜合模擬軟體,可供40名學生同時進行實踐,設備總資產約100萬元。

隊伍建設

實驗室管理和研究人員共24人,其中行政管理和電子政務研究人員20人,實驗室管理員1人,學生管理人員3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11人,中級及以下職稱13人;獲得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9人,其他2人。本實驗室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及或高級職稱的人員共19人,占基地總人數的79.2%。

科學研究

目前已申請一批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的電子政務方面的研究課題,發表100多篇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方向有:
1、電子政務理論研究
主要進行政府管理的理論諮詢規劃和電子政務系統的理論支撐研究,開展政府部門信息管理、職能和機構最佳化、公共政策、政府綜合電子政務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2、決策過程模擬與政府流程再造研究
研究在信息化時代政府部門或其他組織如何進行科學化決策和政府職能轉變與流程再造,並結合具體部門進行決策模擬和政府流程再造的模擬實驗與研究;
3、政府績效評估研究
從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政治績效三個角度入手對各級政府或組織部門的績效評估進行研究,開發職能部門績效評估綜合系統;
4、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研究
依據部門電子政務系統(如政府管理信息系統、政府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系統、抗洪地理信息系統等)為基礎,以中高層領導決策系統為研究重心,進行GIS套用、公共政策模擬、土地資源管理、政府危機決策和領導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與研究。

培養內容

本實驗室每年擬接納學生共約200人以上(其中本科生約100人,碩士生約100人),主要開展電子政務系統操作、政府角色模擬、公共管理決策模擬等方面的實驗教學。
1、掌握基本知識和理論
通過對電子政務綜合軟體系統的套用操作培訓,進一步加深對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掌握,系統認識政府架構、職能體系與運作方式,熟悉重要公共管理部門包括組織人事部門、政策研究部門、財政、市政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內容和工作程式,理解現代行政管理與決策、政策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2、實踐套用能力的培養
掌握電子政府和辦公自動化理論、技術和方法,具有套用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從事電子政務實際套用操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系統設計和套用開發能力。
3、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通過參與案例研究、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進行政府職能重組、工作流程再造、公共決策過程模擬等方面的創新思維能力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

實驗內容

1、電子政作系統套用操作實驗
通過電子政務系統綜合平台和部門業務平台的軟體操作實驗和訓練,掌握電子政務系統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理解電子政務的本質,培養系統套用和管理能力。
2、綜合性實驗:
角色模擬實驗:熟悉公共事務職能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模式和特徵,包括政府職能、組織機構、工作流程、職責定位和協同辦公等;
決策模擬實驗:通過對公共管理決策過程的模擬,理解現代行政管理與決策、政策分析理論和方法。
3、設計性實驗:
利用系統原始碼和用戶需求文檔,實現分組自定義開發政務網站管理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系統子模組,加深對系統開發、決策過程、決策支持系統等的認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