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簡介
佛山市南海區羅村街道,幾年前還被外界稱為“玻璃之鄉”,以玻璃、陶瓷、皮革等傳統產業為支柱。如今,在經歷南海區節能減排治污的強勢整治後,原有的企業或轉移或轉產,有的則依法被關停。
這讓羅村騰出了大量土地,擁有了發展新興產業的底氣和空間。當綠色照明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LED(半導體發光二極體)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傳統燈飾產業擁有雄厚基礎的羅村,就把這一產業定位為未來發展的新支柱。
伴隨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一期啟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華南分中心揭牌、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融資中心成立等一系列舉措,我們正在見證佛山市羅村鎮的轉型提升。
今日,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羅村街道的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一期正式啟用。其中包括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華南分中心揭牌、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融資服務中心成立、華南(國際)電光源燈飾城開業和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10萬平方米產業載體正式封頂。
這意味著,羅村即將成為擁有從上游晶片外延設備、晶片研究,到下游封裝、模組、照明燈具、照明工程的半導體照明全產業鏈的地區。藉助新光源產業基地,羅村將全力打造“新光源產業之都”。
產業改革
產業將從國家政策層面規劃落實
此次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華南分中心設立在南海羅村,不僅對南海佛山當地的半導體產業起著帶動作用,對廣東全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成立於2004年10月,由國內43家從事半導體照明行業的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按照“自願、平等、合作”的原則發起成立,是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里最有行業凝聚力和影響力的聯盟。目前該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至包括來自香港和內地的100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
而在廣東地區,聯盟也與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制定《廣東省LED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並推動863、973計畫等國家重大創新資源與廣東LED產業對接。
顯然,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華南分中心設立在南海羅村,一定程度來說,聯盟的落戶,將會指導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的規劃和指引工作,從國家層面來指引半導體的規劃布局。
羅村街道辦事處主任楊景剛表示,華南分中心揭牌後,將會和南海燈飾行業協會等機構實行資源共享,重點在產業,決策、資源、宣傳、策劃、培訓和套用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並在交易平台,公共檢測平台及融資方面進行全面的合作。
對於區域內企業來說,無形中可享用到聯盟提供的包括檢測、培訓、人才、市場信息交流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和服務。而接下來,聯盟與南海區雙方將共同打造南海半導體照明綜合示範區,探索國家級區域半導體照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按照計畫,雙方將用5到8年時間協同將南海打造成區域特色鮮明,產業凝聚力競爭力,有國際知名度的半導體照明綜合示範區。
由政府來主導“市場+基地”的模式
在羅村看來,“市場+基地”的模式可以達到市場和產業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相互帶動,從而形成完整的集聚發展網路。
如果說聯盟的落戶是羅村打造“新光源產業之都”一個重要支撐,那么當地政府“市場+基地”的發展模式,則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一個產業基地所要具備的諸多要素中,除了完整的產品生產鏈外,物流、賣場、展覽會等相關配套也必不可少。以此為標準,縱觀全國,即使是廣東、浙江、江蘇三個電光源大省,亦難找出配套完整、要素完備的真正意義上的電光源產業基地。
羅村劍指“新光源產業之都”,雖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但面對如此龐大的“產業鏈”,單靠政府的“計畫”或者企業的“市場”都不能完成。在這一點上,羅村選擇了“千畝專業市場,萬畝生產基地”的思路來推進。在羅村看來,“市場+基地”的模式可以達到市場和產業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相互帶動,從而形成完整的集聚發展網路。
其中,萬畝生產基地的重點部分―――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的核心區由政府來主導,包括核心科技樓等公共部分由羅村街道與南海區政府共同出資2億元來建設;而圍繞核心區周邊的廠房則通過選擇引入品牌企業自建廠房,或引入民間資本來進行建設。到目前為止,已約有3億元的民間資本湧入該區,多家企業簽約進駐。
負責核心園區規劃的中山大學教授周素紅介紹說,園區的總體規劃,目前擬通過政府主導建設核心片區,在先行先導作用下,再廣泛吸引企業參與建設。
另一方面,作為千畝專業市場載體的華南(國際)電光源燈飾市場一期今天也正式開業。一期的招商已完成99%,1800個商鋪都已完成招租,商戶有來自本地佛山的,也有來自深圳、中山和省外的廠企和經銷商。
與中山古鎮這些傳統的以家具照明的專業市場不同的是,華南電光源燈飾市場主要以商用照明等新光源產品為主。同時利用佛山機場與佛山新火車站選址在羅村的優勢,在燈飾城的二期,將會規劃幾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屆時,羅村將成為從技術研發、生產基地、專業市場、物流和展覽中心為一體的新光源產業基地。
“新光源產業基地的啟用是一個分界點,這意味著羅村從此前的醞釀期全面轉向實質的行動期。”按照羅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宗陽的構想,兩年後將會迎來新光源產業的“飛躍期”,預計到2015年新光源產值超百億,力爭用8―10年時間,將產業基地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光源照明產業集群。
金融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相結合
不少企業都存在著缺乏啟動資金、起步階段融資難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新光源產業扶持過程中,正是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相結合的一個鮮活例子。
羅村的構想,是利用“千畝專業市場,萬畝生產基地”來統領新光源產業的發展,聯盟等機構的進駐則進一步支撐著新光源產業的發展。然而,在引入龍頭企業後,該如何扶持園區內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發展?
在今年南海區上半年經濟分析會上,南海區拋出了“在後節能減排時代該怎么走”的命題,並表示,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相結合將是下一階段的工作要點。
目前新光源產業基地主要招商引入一些有成長性有發展潛力的新光源企業,他們或者從傳統產業轉型而來,或者擁有新技術而進入該行業,而這些企業當中,不少都存在著缺乏啟動資金、起步階段融資難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新光源產業扶持過程中,正是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相結合的一個鮮活例子。
今天上午,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融資中心也同時成立。南海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陳建賓透露,目前不少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加入融資中心。與一般的銀行融資服務相比,融資中心將會針對新光源產業推出金融產品,例如可以用新光源技術專利或者科研成果等來進行質押融資,把技術轉化為資本。
按照初步構想,融資中心將會與招商辦公室一起辦公,從企業有意進駐開始提供融資服務。與此同時,目前不少洽談的企業均有上市意向,按照這個定位需要,融資中心同時會引入風險投資機構。
另外一方面,南海區政府已正式出台《佛山市南海區促進綠色照明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實施細則》,撥款20億元對區域內的綠色照明企業進行獎勵扶持發展,包括符合申請條件的企業最高可獲得30%、最高100萬元的貼息補助;前三年分別按每平方米5元/月、3元/月、2元/月的標準(每家企業補貼上限不超過5000平方米)給予企業租金補貼和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最高獎勵100萬元等。
新光源產業帶動城市轉型, “南部新城”蓄勢待發
華南(國際)電光源燈飾城並不只是純粹的一個工業區,而是做到像一座城市一樣,南部新城也要按照這樣的高規格來配套。以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為支撐點,羅村將撬動整個“南部新城”的建設。可以說,新光源產業基地是羅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點,而南部新城則是推動羅村城市化進程的重要動力。
與其他地方的發展模式不同的是,此次羅村“南部新城”的崛起並不是靠房地產帶動,而是依靠新光源產業的帶動。作為新光源核心區部分的建設已經動工,4棟科技樓預計明年3月可以建成使用,內部將設定行業技術創新中心、中小企業孵化加速器、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羅村的想法是,以新光源核心園區作為一個龍頭支點,撬動南部新城8平方公里的發展。為此,羅村邀請了新加坡著名設計公司裕廊集團進行南部新城、中心城區和東部片區三個板塊的高標準規劃。
為了打造出一座現代化的新城,羅村對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設進行了研究學習,其中廣州科學城給羅村以很深的啟示:科學城裡擁有NBA球場,酒店公寓、運動場、休閒娛樂設施和超市等,只要在城市裡能看到的元素都能在科學城裡面找到。
按照初步規劃,“南部新城”將會在羅村大道兩旁興建商貿區,在汾江河沿線發展高檔商住項目。而核心園區建成後,無疑將給“南部新城”帶來人流、資金流、商貿流等,進而帶動“南部新城”的區域增值,力促“南部新城”成為羅村最具經濟實力的片區。
從“玻璃之鄉”到“新光源之都”
從廣州芳村坑口捷運站到南海區羅村僅需20分鐘的車程,這樣的交通優勢使得羅村很早開始了鄉村粗放式的工業發展,主要以玻璃、陶瓷、皮革等為支柱產業,被外界稱為“玻璃之鄉”。
但是,以這種方式聚集而起的大量財富,卻無法為產業和城市帶來本質上的提升,隨之帶來的則是產業發展檔次偏低,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顯然,在城市與農村二元土地制度並存的現實中,政府必須在城市、環境、產業以及與農村的發展關係中尋求破解之道。而今日新光源產業基地一期的啟用儀式,正是羅村以求取得環境改善與產業轉型的“雙贏”局面的有益探索。
2007年開始,羅村計畫用三年時間對區域內的22玻璃廠和19家陶瓷廠進行整治和限期關停。而到目前為止,22家玻璃廠經過整治提升最後通過驗收的剩下8家,而19家陶瓷廠則全部關停。隨後,皮革行業、鋁型材行業也無一例外進行了限期關停。
大規模的整治關停污染企業,讓羅村騰出了不少發展空間。羅村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測算,通過節能減排和汾江河沿岸整治,羅村騰出舊廠房有2000多畝,主要集中在羅村南部,占了目前羅村存量土地的45%。
發展新光源產業的雄厚基礎。
政府需要破解傳統產業粗放發展模式與現代產業體系之間的產業升級矛盾、城市土地的飽和與農村集體土地碎片式開發之間的土地升級矛盾,以及農村簡單工業化模式與城鄉統籌發展之間的城市升級矛盾。
羅村最終把目標瞄向了炙手可熱的燈飾電光源都市型產業。這一選擇,並非沒有根據。
佛山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傳統照明光源生產與研發基地之一,擁有龐大的照明產業集群。目前佛山有涉足燈飾電光源的企業400多家,產業鏈相對比較完整。目前基本形成以佛山照明、歐司朗、雪萊特等一批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的企業為龍頭、以羅村電光源照明為支撐的照明電器產業集群。
作為廣東照明燈飾專業鎮、南海傳統照明產業聚集地,轄區內有照明燈飾企業近100間(含上下游企業)。去年南海區燈飾電光源產業的產值約為60億元,其中羅村占了近一半。
除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外,交通區位優勢在羅村也十分明顯。廣佛高速、廣三高速、珠二環高速、佛山一環、桂丹路等高等級道路交錯其中;佛山新火車站、廣佛肇鐵路、貴廣(貴陽―廣州)鐵路總站等設在或經過羅村;離佛山機場僅5分鐘車程,40分鐘可到廣州白雲機場,構築起完善的立體交通網路。
良好的產業基礎和交通優勢,加上新光源廣闊的發展前景,佛山新光源產業基地將在華南地區展現出新光源產業鏈的強大而宏厚的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