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華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續利用調查評價
作者:張兆吉等著
出版日期:2009
頁數:471
關鍵字:華北平原地下水資源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
分類: 工業技術>水資源調查與水利規劃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了華北平原第四紀地層及空間分布、地下水系統空間結構、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功能評價、地下水數值模擬、水資源開發利用、地下水系統的三維建模和資料庫建設等。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區域背景
第一節 社會經濟概況
第二節 地形地貌
第三節 氣象及水文特徵
第四節 地質背景
第二章 第四紀地層結構及空間分布特徵
第一節 華北平原第四紀地層釐正
第二節 第四系岩相劃分
第三節 地層結構類型與影響因素
第四節 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三章 地下水系統空間結構
第一節 地下水系統劃分
第二節 地下水系統空間結構
第三節 地下水系統邊界
第四節 水文地質參數系列
第四章 地下水動力場演變
第一節 地下水自然循環特徵
第二節 地下水補給變化
第三節 地下水消耗變化
第四節 地下水動力場變化
第五節 地下水可恢復性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學分布特徵及其演化
第一節 地下水化學類型及分布特徵
第二節 地下水化學類型演變
第三節 地下水化學組分演化
第四節 地下(微)鹹水的分布特徵
第六章 地下水同位素特徵和地下水循環演化規律
第一節 更新世以來大尺度地下水自然循環演化特徵
第二節 華北平原地下水氫氧同位素分布特徵
第三節 地下水的同位素年齡及分布特徵
第四節 華北平原地下水的補給特徵
第五節 華北平原地下水更新分析
第七章 資料庫建設
第一節 原始資料概況
第二節 空間資料庫質量
第八章 地下水數值模型
第一節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第二節 地下水流數值模型
第三節 模型的識別與檢驗
第四節 水均衡分析
第九章 地下水系統三維地質建模
第一節 基於MapGIS的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
第二節 基於3D - Grid的華北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
第十章 地下水開發利用及環境問題
第一節 地下水資源開發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微鹹水、鹹水的開發和利用
第三節 重點城市水資源利用及環境問題
第四節 地下水開採的環境地質問題
第五節 地下水位環境約束閾值
第十一章 地下水資源評價
第一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原則與方法
第二節 淺層地下水資源均衡計算
第三節 地下水資源及其分布
第四節 重點城市地下水資源分布
第十二章 地下水功能評價
第一節 基本理念和意義
第二節 評價體系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節 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
第四節 地下水功能評價
第五節 地下水功能區劃
第十三章 地下水調蓄評價
第一節 調蓄條件
第二節 調蓄能力
第三節 沖洪積扇調蓄分析
第四節 滹沱河調蓄效果評價
第十四章 地下水潛力評價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華北平原地下水潛力分析
第三節 重點城市地下水潛力
第十五章 區域水資源供需分析
第一節 水資源需求量分析
第二節 可供水量分析
第三節 水資源供需分析
第十六章 主要城市地下水應急供水論證
第一節 概念
第二節 主要城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三節 北京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四節 天津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五節 石家莊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六節 保定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七節 唐山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八節 德州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九節 聊城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十節 新鄉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十一節 濮陽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十二節 安陽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
第十七章 南水北調實施後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
第一節 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簡介
第二節 控采方案的確定
第三節 預測結果分析
第十八章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
第一節 尊重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充分利用淺層含水層的調蓄功能,合理利用水資源
第二節 實施長距離調水工程,緩解華北平原水資源供需矛盾,保護和涵養地下水
第三節 實行地下水應急供水機制,確保華北平原水資源供水安全
第四節 充分利用本地劣質水和雨洪資源,提高水資源供水能力
第五節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經濟
第六節 加強水資源管理,嚴格計畫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