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原名《華中農學院學報》,創刊於1956年,1958年出版中斷, 1981年《華中農學院學報》復刊,1986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學報》。以柑橘專家章文才教授為主編的19位科學家組成首屆編委會,陳華癸院士、孫濟中教授、王運華教授、陳煥春院士、鄧秀新院士都曾先後擔任本刊主編,現任主編為張獻龍教授。

基本信息

自然科學版

雜誌簡介

刊名: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辦: 華中農業大學
周期: 雙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8-3456
CN: 42-1558/C
郵發代號: 38-341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創刊時間:1956年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及時報導了校內外的各項重大教學科研成果,為這些成果對外交流、獲獎、得到社會承認等,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傳播載體,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如:本刊發表的 “棉花潛在性缺硼與有效施硼的研究和套用”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杜湖商品瘦肉豬生產配套技術和繁育體系的研究”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我國棉田缺硼和棉花施用硼肥研究初報”及“續報”,“泡桐屬在湖北省生長情況及生態特性”,“襄北細毛羊”,“甘藍型黃籽油菜育種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等兩篇,“根瘤菌類菌體繁殖能力的研究歷史”及其連續報導等3篇,其成果分別獲國家教委、農業部和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1990年第4期,研究專號),“湖北白豬研究”,“根瘤菌類菌體繁殖能力”等成果在《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以後,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澳、英、美等國的同行專家紛紛來函索取資料,並建立研究人員互訪關係。本刊首發的“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成果,其作者傅廷棟院士獲1991年度國際GCIRC傑出科學家獎。
通過光碟和在線上檢索,《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國際著名的資料庫CAB,AGRIS,AGRICOLA收錄,是美國《CA》、俄羅斯《文摘雜誌》、聯合國糧農組織《Agridex》、英國《ZA》等文摘期刊的重要刊源,國內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農林文獻資料庫和所有農業文摘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等均收錄本刊。

獲獎情況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獎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雙百期刊
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期刊編輯質量獎
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獎
湖北省優秀期刊
湖北省十大有影響力自然科學學術期刊

編輯部人員

主編 張獻龍(副校長)
副主編 陳興榮(副校長)
陳浩(教授 社長)
楊錦蓮(編審 副社長)
主任 張志鈺(副編審)
編輯 陳紅葉(副編審)張志鈺(副編審)
邊書京(副編審)陸文昌(碩士)

投稿指南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是由教育部主管、華中農業大學主辦的中文核心學術期刊,刊載作物遺傳改良與栽培、微生物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園藝·林學、植物保護、水產養殖、資源與環境、食品與農業工程等方面的論文,並酌登高水平的綜述文章。
一、注意事項
1.來稿為未公開發表過的內容。文章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簡明扼要、文字精煉,用第三人稱撰寫,著重描述作者的新方法、新觀點和新成果等。投稿時請附單位介紹信及作者簡況(年齡、性別、技術職稱及研究方向等),由單位負責稿件保密和署名順序等審查。文章發表之後與論文相關的項目若獲獎望來函告知,並寄來複印件。來稿請註明通訊聯繫人及第一作者的電話和電子信箱。
2.來稿文責自負。請遵守學術道德,文中如引用他人資料,應註明出處。作者投稿後,即視為同意授權本刊對文稿作少量文字修改,並以印刷版、光碟版、網路版等形式被其他報、刊、資料庫轉載,摘編其作品。
3.請登錄本刊網站線上投稿,點擊“作者登錄”欄目,按照提示逐步完成投稿步驟。論文以5 000~7 000字為宜,綜述文章不超過10 000字。
4.從收稿到確定是否錄用,一般需要3個月時間。作者在接到編輯部錄用通知後,應根據錄用通知上提出的意見逐條修改,並在編輯部限定時間內將修改稿連同逐條修改說明一併返回編輯部。修改稿超過3個月不返回期刊社,即按自行撤稿處理。作者收到編輯部的清樣時,應認真校對,並由通訊聯繫人簽字後寄回。
5.本刊對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資助的文章優先發表,並優付稿酬。對於綜述文章,本刊要求作者必須是博士(或博士生)或具高級職稱,且文章內容為本人曾經或正在研究的內容。
二、規範要求
1.論文稿書寫順序:中文題名、作者署名、作者單位(寫至二級)及所在省市和郵編、中文摘要(要求寫成報導式摘要,300~500字)、關鍵字(3~8個)、正文(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參考文獻、英文題名、作者署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寫至二級)及所在單位和郵編、所在國度、英文摘要及關鍵字(與中文對應);此外,在首頁腳註處標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地址,寫明課題項目來源及相應的編號。
2.文中統一採用國家審定的學術名詞、名稱或術語,度量衡及其符號統一採用國際標準制及國家規定的計量標準。已經公布廢棄的計量單位,如ppm,M,Da等請不要再用,表示成相應的國標mg/kg(μL/L),mol/L,u等。物理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母,單位符號用正體字母。文中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註明上、下角字母、數碼和符號位置。文中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需用阿拉伯數字。
3.圖、表應儘量精簡或改用文字說明。圖與表內容不得重複。文中圖表要求有自明性。表格請採用三線表列出。插圖和照片要求清晰,圖中縱橫軸標值要求圓整化且成等差,標值線朝里;文中圖表所有內容及圖注、表注均需中英文對照,圖注及表注結束時加句號;圖表中的標目和欄目要採用“量/單位”的標準化表示法,若為組合單位應加括弧,如:時間/d,溫度/℃,濃度/(mol/L)。
4.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國內外新近公開發表的文獻。每條文獻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列出,超過3人者則列出前3個後加“等”,外文文獻則姓前名後,姓氏全部用大寫字母,名字只列大寫首寫字母,3人之後加“et al”。參考文獻一律採用順序編碼制,具體著錄格式如下:
①連續出版物(期刊) 引用順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外文的按規定可縮寫,縮寫後的首字母大寫),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②專著 引用順序號主要責任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標註)(或譯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 引用順序號主要責任者.論文題名[C或G]//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④學位論文 引用順序號責任者.論文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⑤報紙文章 引用順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年,出版日期(版次).
⑥技術標準 引用順序號起草責任者.標準編號[S]?發布年,標準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專利引用 順序號專利權所有者.專利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P].出版日期.

社會科學版

雜誌簡介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
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百家爭鳴”的學術方針,倡導學術創新,堅持高標準的學術質量與出版質量。本刊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與農村、農業和農民有關的教學、科研和管理人員。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華中農業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雙月刊。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與農業、農村、農民有關的科研、管理及教學人員。
辦刊宗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依託學校優勢,突出辦學特色;立足獅子山麓,傳承文化精髓;堅持百家爭鳴,繁榮學術思想;深化理論創新,服務社會發展。及時報導最新的有關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各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以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農村建設的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
辦刊方針:以質量為生命,以創新求發展,以特色爭一流。
辦刊制度:雙向匿名審稿,專家審讀把關,三審通過刊發。
辦刊目標:努力辦成有鮮明特色、有理論水平、有借鑑意義、有可讀價值的高水平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刊物。樹立學報在全國的形象、編輯部在學校的形象、編輯在崗位的形象。強化導向作用、育人作用、橋樑作用、視窗作用、示範作用。
開設欄目:華中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211工程”重點大學,辦學質量、科研實力、聲望與地位都居全國農林高校前列。本刊依託學校的學科優勢,把“三農”問題研究作為本刊的特色欄目,也是本刊著力建設的教育部“名刊工程”欄目。現已滾動開設的重點支欄目有:特約專稿、聚焦轉基因、農業經濟、農村社會、土地問題、“三農”法學、中部崛起等。其內容涉及農業歷史、農業現代化、農業管理、農業法律法規、農業資源與環境、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土地問題、農村觀察、農村社會學、農村人口、農民素質、糧食與食品安全、可持續發展等等。
一、歷程
①1981年創刊;②1982—1984年,用正刊登記證每年出版1期;③1985年,隨學校更名而由原名《華中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並經湖北省委宣傳部批准,每年出版1期內刊;④1985—1988年,每年出版1期內刊;⑤1989—1996年,每年出版2期內刊;⑥1997年,出版4期內刊;⑦1998年,用正刊刊號出版4期公開刊;⑧1999年起,有自己獨立的刊號,正式成為公開發行刊;⑨1999—2004年,為季刊,每年出版4期;⑩2005年至今,為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
二、成果
創刊廿八載,風雨廿八年,花開廿八季。經過幾屆編委、編輯的努力奮鬥,《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已成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社科學報,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作為收錄期刊。本刊發表的論文,大量被其他學者引用,在《人大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二次文獻中有較高的全文轉載率和摘引率。稿件和期刊的質量不斷提高,2009年影響因子為0.451,居同類學報的前列。幾十年來,為及時報導每個時期最新的有關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各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農村建設的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三、未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科人正以嶄新的姿態和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未來,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著力打造“三農”特色欄目,大步向辦刊特色化、專業化、數位化邁進。力爭使本刊特色更鮮明、內容更專業、理論更創新、學術更前沿,成為華中農業大學最新學術成果的展示視窗和與外界學術交流的平台,早日實現“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的夢想!
四、編輯
 主編:李忠雲(校黨委書記) 主 任:劉少雷(副編審)
副主編:唐峻(校黨委副書記) 編 輯:侯之學(副編審)
李崇光(副校長) 陳萬紅(編 輯)
陳浩(社長) 金會平(編 輯)

主要欄目

農業農村農民
政治哲學
經濟管理
社會法律
教育教學

獲得獎項

2005年榮獲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社科學報

投稿指南

一、論文要求
1.論文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或實用性,能反映學科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嚴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流暢。篇幅以不超過8 000字為宜。 
2.論文內容主要以“三農”問題研究為範疇,突出農業經濟、農業現代化、農業管理、農業法律法規、土地管理、農村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
3.來稿文責自負。請遵守學術道德,嚴禁抄襲,文中如引用他人資料,應註明出處。作者投稿後,即視為同意授權本刊對文稿作少量文字修改,並以印刷版、光碟版、網路版等形式被其他報、刊、資料庫轉載或摘編其作品。
4.來稿請務必按本刊下面的“寫作規範”整理和修改,整理、修改後的論文word檔案命名規則為:“第一作者姓名+投稿日期”,如“張三091010”,並用電子郵件傳送。
5.本刊對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資助的文章優先發表,稿酬從優。對來稿將在收到日起3個月內告知作者處理情況,作者也可來電查詢,請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刊用,即付稿酬(含本刊被各種資料庫收錄的著作權使用費)並寄贈樣刊2本;未錄用稿一般不予退稿,請作者見諒。
6.投稿時請寄審稿費100元,未寄審稿費的論文一般不處理。匯款請寄:430070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號華中農業大學期刊社收(切勿寄個人),並將匯票號碼按要求修改好的論文通過電子信箱一併傳送至本刊編輯部信箱。
二、寫作規範
1.文稿書寫順序

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作者姓名(多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作者單位(全稱寫至二級,所在省、城市及郵編)、中文摘要(300—400字)、關鍵字(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並將中文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全拼)、作者單位、中文摘要及關鍵字譯成英文放在文末。如系課題或基金項目論文,則在篇首頁腳列出項目名稱,在圓括弧內註明項目編號,並附第一作者簡介(依次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和第一作者聯繫方式電話、E-mail、詳細通訊地址)。具體依次說明如下:
(1)中文題名題名應簡明、確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題名一般不用完整句子,應省去不能向讀者提供任何新信息的主語和謂語,採用簡明直敘的方式,由若干個能提示論文主題和內容的主題詞加上必要的修飾語構成。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署於題名之下,署名必須用真實姓名。文稿署名人數和順序由作者根據其貢獻大小自定,要求無智慧財產權爭議,所有署名作者對署名認可,多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中國作者英文姓名用漢語拼音標註,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個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示例:ZHANG Ai-xin(張愛新),ZHENG Ting(鄭挺)。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
(3)作者單位加圓括弧置於作者姓名下一行,標明作者單位的全稱至二級、所在的省和城市及郵政編碼。如署名作者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位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分別加序號1)、2)……並相應註明各序號的單位全稱至二級、所在省和城市及郵政編碼。
(4)論文摘要用簡明的語言摘錄、概括、提煉出與論文等價的主要信息,並具有獨立性自明性。學術研究型論文應以第三人稱寫成報導性文摘,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4種要素,避免用“我們”、“作者”、“本文”等類詞語作主語,也不需要對文中論點進行評價或補充說明。篇幅以300~400字為宜。 
(5)關鍵字關鍵字是反映論文最主要內容的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8個,儘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關鍵字之間用分號分隔。
(6)中圖分類號根據文章內容的學科分類,從《中國圖書分類法》中查找,交叉學科可選用2個分類號。
(7)正文格式正文要求分章、節論述,並儘量用分級標題概括相應章、節的主要內容,做到綱舉目張、文題相扣。正文內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次一般不超過三級,可採用一級標題一、二、三、……,二級標題1.2.3.……,三級標題(1)(2)(3)……,此級標題不抬頭、不單獨成行。正文一般按“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么樣)”來安排思路結構。 
(8)參考文獻論文在撰寫過程中如參考了有關文獻資料,直接引用了其原句或間接引用了其觀點,請均以“參考文獻”為標識,採用“順序編碼”制(即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後順序編碼),列於文末。在正文引文結束處右上角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同一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覆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出並在反方括弧外標明引文出處的頁碼。參考文獻只列確引的、最主要的、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每條文獻中作者姓名不超過3 人者,全部寫出,超過3人者,則在第3人之後從略,加“等.”。英譯名(姓在前名在後,且名字只列大寫首寫字母),3人之後加“et al.”。
A.參考文獻的類型標識專著(包括普通圖書)—M,期刊文章—J ,報紙文章—N ,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工具書—K, 論文集、會議錄—C,資料彙編—G,資料庫—DB,電子公告—EB,電腦程式—CP。
B.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識磁帶—MT,磁碟—DK,光碟—CD,連機網路—OL。
2.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1)專著文獻
[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書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本(第一版不標註)(或譯者或校注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如:
[1]鄒德秀.500年科技文明與人文思潮[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120.
[2][美]弗·奧康納.善良的鄉下人[M].主萬,屠珍,賀哈定,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132-136.
(2)學位論文[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論文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引文頁碼. 如:
[3]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係數學研究所,1983:89-96.
(3)報告文獻[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報告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點:出版單位,出版年:引文頁碼. 如:
[4]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3-5.
(4) 期刊文章[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譯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整篇文章的起止頁碼.如:
[5]井水,張海濤,王麗英,等.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出路[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3):76-80.
[6]鄒華.大學校園文化與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J].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OO4(5):122-124.
(5)報紙文章[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文章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7]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82-12-15(10).
(6)電子文獻[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如: 
[8]王明亮. 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1998-08-09)[1998-10-04]..
[9]萬錦坤. 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7)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作者(主要責任者). 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如:
[10]瞿秋白.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M]//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1-133.
[11]張愛玲.花凋[M]// 張愛玲. 張愛玲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85-87.
[12]國家標準局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S]//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文獻工作國家標準彙編:3.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59-92.
(8)技術標準[序號]作者(起草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 標準編號-發布年標準名稱[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如:
[13]國家標準局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
(9)論文集(彙編)析出文獻[序號]作者(主要責任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論文題名[C或G]//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0)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權所有者(前三位,若超過三位,在第三位後打逗號,加“等”).專利名:國別,專利號[P].發布日期.
3.文中圖表
文中圖表必須比例適當,清楚美觀。圖中縱橫軸標值要求圓整化且成等差。圖中文字一律用印刷體,應標明圖序、圖題。圖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僅有1圖者,圖序仍標為“圖1”,圖序和圖題居中置於圖的下方。表格應結構簡潔,具有自明性。儘可能採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表格應有表序和表題。表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僅有1表者,表序仍標為“表1”,表序和表題居中置於表格上方。表內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個位數、小數點位置上下對齊。圖與表內容不得重複。
4.文中學術名詞、名稱或術語、計量單位
文中統一採用國家審定的學術名詞、名稱或術語,度量衡及其符號統一採用國際標準制及國家規定的計量標準。已經公布廢棄的計量單位,如ppm,M,kDa等請不要再用,應表示成相應的國標mg/kg(μL/L),mol/L,ku等。變數及矩陣符號一律用斜體字母,單位符號和詞頭用正體字母。文中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注意上下角字母、數碼和符號位置。文中變數、公式等,一律用word輸入,不要使用公式編輯器。
三、友情提醒

請作者在文末寫清楚(若多位作者,請選擇最方便通訊聯繫的那一位作者)姓名、電話、E-mail、詳細通訊地址、單位(全稱寫至二級),便於本刊及時與您聯繫,郵寄樣刊、發票等相關物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