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霜黴菌

菠菜霜黴菌

菠菜霜霉病是真菌的一咱,由鞭毛菌亞門真菌菠菜霜黴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葉片。病害通常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並逐漸向上發展。主要寄生於菠菜、白菜等十字花科、瓜類、茄科等。

基本信息

簡介

菠菜霜黴菌菠菜霜黴菌

英文名稱:spinachdownymildew

病原拉丁學名:PeronosporaspinaciaeLavb.菠菜霜黴菌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真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寄主:菠菜、白菜等十字花科、瓜類、茄科等

地理分布:全國各地

危害部位:葉片、嫰莢

傳播因子:種子、病殘體、採種株

防治指標:(不詳)

檢疫地位:非檢疫對象

病原形態特徵

孢囊梗從氣孔伸出,大小250~450µm,孢囊梗無色,分枝與主軸成銳角,分枝3~6次。孢子囊卵型,半透明,頂生,無乳狀突,單胞,大小(18~34)×(16~24)µm,卵孢子球型,,黃褐色,具厚膜,大小24~38µm

浸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在被害株內或以卵孢子附在種子上或病殘體內越冬,翌年經風雨傳播為害。種子內混雜的病株殘屑,為秋季、冬季發病的重要病源。當氣溫在7-16攝氏度,在多雨多霧潮濕的環境下,被害部位發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反覆傳播為害。這是造成田間病害蔓延的主因。在栽培條件下,連作由土壤中遺落的卵孢子數量多,初侵染源大,發病重。輪作田發病輕。秋菠菜播種越早,發病越重。低洼積水、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植株衰弱的田塊也易發病,初冬及春季發生較重。

發病環境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低溫、高濕、多雨、多霧、重露、日照不足易發病。

農業防治

1播種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曬土,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源和蟲源。

2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4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5育苗移栽,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6適時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時中耕培土,培育壯苗。移栽時汰除病、弱苗。

7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9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殘體。

10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達到“冬壯、早發、早熟”,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11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2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澆水時防止水滴濺起,是防止該病的重要措施。

化學防治

一、種子滅菌:  

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粉劑拌種,可減輕該病的發生。

二、當病株率達20%以上時,開始噴施:  

40%霜疫靈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

64%防毒礬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36%露剋星懸浮劑600~700倍液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40%百菌清懸乳劑600倍液

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另外:

(1)在霜霉病、白斑病混發地區,可選用40%霜疫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2)在霜霉病、黑斑病混發地區,可選用: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兼防兩病效果優異。

(3)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72%杜邦克露、72%克霜氰、72%霜脲錳鋅或72%霜霸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提倡施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

防治方法

一、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學灌水,降低田間濕度。
二、選用抗病品種:可選用尖葉類型品種;或在無病地或無病株上採種。
三、藥劑拌種:種子帶菌,可在播種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4%。
四、拔除病株:早春在菠菜田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田外燒毀。
五、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