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涯
莫妮卡·塞萊斯(Monica Seles ,1973年12月2日-),是原南斯拉夫的匈牙利裔美國籍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為第6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她是九屆大滿貫冠軍得主,也是1991年、1992年和1995年的年終第一(1995年與格拉芙並列世界第一,詳見爭議)。1993年4月30日,塞萊斯在一場比賽的休息時間中被瘋狂球迷刺傷,一直要到1995年才復出打球。
特點:球風極其頑強兇狠,正反手的雙手握拍,使出手的球路極其隱蔽.
單打最高排名:1(1991年3月11日)
雙打最高排名:16(1991年4月22日)
職業戰績:595勝-122負(單打) 89勝-45負(雙打)
大滿貫及奧運會成績:
澳網:女單冠軍(1991,1992,1993,1996)
法網:女單冠軍(1990,1991,1992)
溫網:女單亞軍(1992)
美網:女單冠軍(1991,1992)
奧運會:女單銅牌(2000)
父親:Karolj,也曾經是Monica的教練,1998年5月去世;母親:Ester。
1994年3月定居在美國Florida,並加入美國國籍。
愛好: 幼時是一位優秀的滑冰選手;喜歡當模特(曾上過雜誌封面),騎馬,籃球,吉他,讀人物傳記,游泳,
願望:將來能進大學讀書並從事與兒童相關的工作。
啟蒙年代
塞萊斯出生於前南斯拉夫的諾威薩(現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里,一個匈牙利裔的家庭。五歲時因為觀看哥哥練球而決定踏上球場,啟蒙教練是父親 Karolj Seles。雖然不是專業的網球教練,Karolj仍憑著過去從事三級跳遠的運動知識;以及一本老舊的網球教科書,讓塞萊斯展現其網球天份。塞萊斯在六歲半開始參加正式比賽,儘管她當時還不知道網球的計分規則,仍贏得季軍獎盃;八歲時便成為南斯拉夫排名第一的青少年選手。
1985年11歲時,塞萊斯贏得了美國青少年賽“橘子杯”(Orange Bowl)的冠軍,引起著名的美國網球教練,Nick Bollettieri的注意。Bollettieri提供獎學金,邀請塞萊斯到他位於佛州的網球訓練營接受訓練,於是隔年塞萊斯全家移居美國。1988年14歲時,以業餘選手身份參加三項WTA的職業比賽;獲得首次的世界排名,第88名。
君臨天下
1989年15歲,塞萊斯轉入職業。所參加的第二場比賽,便以3-6, 6-1, 6-4擊敗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國球手,34歲的埃弗特而拿到冠軍。之後首次參加的法國公開賽也打進到最後半決賽,才敗給世界第一的格拉芙(6-3, 3-6, 6-3)。排名也從年初的無排名晉升至年終的世界第六位。1990年3月從邁阿密一站開始,到7月的溫布爾登四分之一決賽落敗為止,創下36連勝,連續贏得六項比賽冠軍。其中在德國柏林一站首次擊敗格拉芙(6-4, 6-3),並且在法網再度擊敗格拉芙(7-6(6), 6-4),拿下她第一座大滿貫冠軍,並成為法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冠軍(16歲6個月)。
1991年和92年是塞萊斯職業生涯的巔峰。1991年3月11日,塞萊斯以17歲3個月又9天,取代格拉芙成為新的世界第一,是當時最年輕的紀錄(辛吉斯在1997年3月,以16歲6個月又1天改寫此紀錄。)從1991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起,到1993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為止,她連續參加八項大滿貫賽都打入決賽,坐擁其中七項冠軍。1991年和92年各贏得十項比賽冠軍,獎金收入甚至比當時的世界球王埃德伯格來的高。
塞萊斯統治網壇的時期,可以用群星黯淡來形容;並非塞萊斯不輸球,但她無論在比賽處於何種局面時都有一種王者的霸氣,永不手軟的作風來自她的自信,即使輸掉比賽她也完全占據著場面的主動以及多於對手的主動得分。她正反手完全發力的狠抽、高聲吶喊、閃電般的移動橫掃了整個網壇。網球是她生命中的華彩樂章,她在球場上釋放激情享受快樂。
她的出現,在格拉芙獨霸網壇的時代掀起一陣旋風;她的兇猛頑強的作風和場上大聲的叫喊成為網壇的一道風景線。10年來,人們記住了這個名字;她走到那裡,都會贏來掌聲和歡呼。她是美麗的,她的淺靨微笑和謙和的言表為她贏得了無數的傾慕者和支持者;她是強大的,她89年步入網壇,便在90-92的短短三年間;奪得七項大滿貫冠軍,連續三年在WTA年終決賽中折桂,將格拉芙壓得喘不過氣來。
神奇復出
1995年7月29日,塞萊斯與已退役的女網名將納芙拉蒂洛娃舉行了一場表演賽,她以6-3, 6-2獲勝。8月,塞萊斯以世界第一的身份(與格拉芙並列),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女網賽正式重返職業比賽,她連續擊敗兩位世界前十的選手進入決賽,並在決賽以6-0, 6-1擊敗南非選手柯茲兒(Amanda Coetzer)奪冠,奪冠過程中僅失去16局,寫下了WTA的新紀錄。接著她參加美國公開賽,又是一路晉級到決賽,最後以6-7(6), 6-0, 3-6敗在格拉芙拍下。
1996年1月,塞萊斯重返曾三度奪冠的澳網,以第一種子身份參賽。在決賽中擊敗德國的胡貝爾(Anke Huber, 6-4, 6-1),拿下她第九座、也是她個人最後一座的大滿貫冠軍。
職業生涯後期
復出之後,塞萊斯奪下了21座單打冠軍,並且又在1996年的美網和1998年的法網闖進決賽,但都無功而返。總體來說,復出成績不如遇刺前亮眼。主要是因為傷勢不斷,以及體重增加所造成的體能衰退,讓她在與年輕一代的選手對陣時備感吃力。儘管如此,她大部分時間的排名都能保持在世界前十位,職業生涯後期也有數次擊敗過頂尖好手的紀錄。
塞萊斯最近一次出賽是在2003年的法網首輪落敗,之後她便暫退球場專心療養腳傷。2005年年初,塞萊斯和納芙拉蒂洛娃在紐西蘭有過兩場表演賽,但都落敗。之後也傳她有意於2006年及2008年3月重返球場,但亦無下文。
2005年12月,塞萊斯成為Laureus World Sports Academy的會員。在這個以匯集頂尖運動員之力投注慈善活動的組織中,只有塞萊斯當時尚為現役運動員。同年,塞萊斯被《TENNIS Magazine》評選為40名最偉大的網球選手中的第13名。
儘管塞萊斯曾因2007年達文波特的產後復出而深受鼓舞,但她仍決定在2008年2月14日,正式宣布退休。“網球自始至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想過要復出打職業賽,但現在我決定不打了。我還是會持續參加一些表演賽和慈善賽,繼續推廣網球運動,但真的不會再重回巡迴賽了。”塞萊斯說:“我很期待在一些其他的活動里找到同樣的熱情,目前有兩項任務是我要像打網球一樣努力的,就是為兒童和動物的權益而努力。”
塞萊斯在2009年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
塞萊斯曾經在1996年6月出版《從恐懼到勝利》(From Fear to Victory)一書,描寫自己如何從遇刺的陰影中重返球場。2009年4月她又出版另一本新書《Getting a Grip: On My Body, My Mind, My Self》,描述她的網球生涯,以及她如何克服飲食失調,成功減重的過程。
球風分析
塞萊斯是全然的底線型球員。不論正反拍都是雙手握拍。雙手握拍提供了她擊球的穩定性和力度,特有的揮拍角度讓她能夠隨心所欲擊出大角度的攻擊球,她的重上旋球配合底線技術令她能多次稱霸法網。她站在底線內的回發球和底線內的抽球攻擊,改變了過往女子網球冗長的底線後場抽球戰術。相較於她純熟的底線技術,她的網前技巧就不那么的好,比賽中也很少有上網戰術的運用。
復出之後,塞萊斯的身材變得更高更壯,讓她的發球更有威力。但復出後體重過重也讓她的移位速度變慢,無法精確掌握擊球點,反而喪失了她巔峰時期的擊球威力。一直到1999年她開始進行體能改善計畫,情況才有改善。
塞萊斯在各種類型的場地都有奪冠的紀錄。強勁的攻擊威力讓她在硬地球場無往不利,精確的落點則是她在紅土球場的一大利器。一般認為她在草地球場發揮較不出色,因為草場上彈跳低又不規則的球路,讓雙手握拍的塞萊斯處理起來頗具難度。
塞萊斯是心理建設十分堅強的球員。她處理壓力的能力,往往幫助她在劣勢中反敗為勝。
爭議
1990年5月,塞萊斯遷出尼克訓練營,埋怨 Nick Bollettieri因兼顧其他球員,而沒有盡到教練之責,所以只有她的父親 Karolj才算是她的教練。Bollettieri則認為塞萊斯一家人不懂感激,忽略了他對塞萊斯的犧牲。儘管如此,Bollettieri往後接受訪談時,仍稱讚塞萊斯復出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塞萊斯因為久居美國,早年曾被南斯拉夫同胞批評不夠關心祖國的情況。前南斯拉夫男網選手伊萬尼塞維奇在1992年溫布爾登期間指責塞萊斯不關心南斯拉夫內戰,“我打球是為了自己和克羅地亞,但我不知她為誰而打,其他人也不知道。也許她根本不想再聽到自己的國家了。”1991年在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開打前,塞萊斯以第一種子的身份臨時退賽,因為沒有多作說明而引發爭議。之後她舉行記者會表示是因傷退賽,但是身穿贊助廠商提供的襯衫因為將溫布爾登打叉掉,又引發藐視溫布爾登的指責。1992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塞萊斯因為在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賽中,被對手埋怨她擊球時發出的吼聲過大,於是在她與格拉芙的決賽中,主辦方明令規定她禁止喊叫,結果她以 2-6, 1-6輸掉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溫布爾登決賽。溫網冠軍也是塞萊斯職業生涯中唯一沒有獲得過的重大賽事冠軍。1995年復出時,塞萊斯和格拉芙接受了並列世界第一的排名措施。在未來一年內,不管塞萊斯的成績如何,都可以受到世界第一的排名保護。到了1997年,才以塞萊斯實際的比賽積分決定其排名。此措施公布後,曾引起頂尖球員的不滿。塞萊斯因為曾在德國遇刺,且不滿當時法院判決的結果,她在1995年復出後從未去德國打球。她甚至退出了2001年在德國舉行的WTA年終賽,儘管她是該項賽事前屆的亞軍。
生涯數據
女單冠軍(9)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國籍 | 勝方比分 |
1990 | 法網 | 紅土 | 格拉芙 | 德國 | 7-6, 6-4 |
1991 | 澳網 | 硬地 | 諾沃特娜 | 捷克斯洛伐克 | 5-7, 6-3, 6-1 |
1991 | 法網 | 紅土 | 桑切斯 | 西班牙 | 6-3, 6-4 |
1991 | 美網 | 硬地 | 納芙拉蒂洛娃 | 美國 | 7-6, 6-1 |
1992 | 澳網 | 硬地 | 費爾南德絲 | 美國 | 6-2, 6-3 |
1992 | 法網 | 紅土 | 格拉芙 | 德國 | 6-2, 3-6, 10-8 |
1992 | 美網 | 硬地 | 桑切斯 | 西班牙 | 6-3, 6-3 |
1993 | 澳網 | 硬地 | 格拉芙 | 德國 | 4-6, 6-3, 6-2 |
1996 | 澳網 | 硬地 | 胡貝爾 | 德國 | 6-4, 6-1 |
女單亞軍(4)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國籍 | 勝方比分 |
1992 | 溫布爾登 | 草地 | 格拉芙 | 德國 | 6-2, 6-1 |
1995 | 美網 | 硬地 | 格拉芙 | 德國 | 7-6, 0-6, 6-3 |
1996 | 美網 | 硬地 | 格拉芙 | 德國 | 7-5, 6-4 |
1998 | 法網 | 紅土 | 桑切斯 | 西班牙 | 7-6, 0-6, 6-2 |
奧運會女單銅牌(1)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00 | 悉尼奧運會 | 硬地 | 多基奇 | 澳大利亞 | 6-1, 6-4 |
WTA年終賽女單冠軍(3)
年份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決賽比分 |
1990年 | |||||
美國紐約 | 硬地 | 薩巴蒂尼 | 阿根廷 | 6-4, 5-7, 3-6, 6-4, 6-2 | |
1991年 | |||||
美國紐約 | 硬地 | 納芙拉蒂洛娃 | 美國 | 6-4, 3-6, 7-5, 6-0 | |
1992年 | |||||
美國紐約 | 硬地 | 納芙拉蒂洛娃 | 美國 | 7-5, 6-3, 6-1 |
WTA巡迴賽
單打冠軍(53)1989(1)- 休斯敦1990(9)- 邁阿密、聖安東尼奧(美國硬地賽)、坦帕(Eckerd公開賽)、羅馬(義大利公開賽)、柏林(德國公開賽)、 法網、洛杉磯、加州奧克蘭、WTA年終賽 1991(10)- 澳網、邁阿密、休斯敦、 法網、洛杉磯、 美網、東京日麗杯、米蘭、費城、WTA年終賽 1992(10)- 澳網、埃森、印第安泉、休斯敦、巴塞隆納、 法網、 美網、東京日麗杯、加州奧克蘭、WTA年終賽1993(2)- 澳網、芝加哥 1995(1)- 加拿大公開賽1996(5)- 澳網、東京日麗杯、悉尼、英國伊斯特本、加拿大公開賽1997(3)- 洛杉磯、加拿大公開賽(Du Maurier公開賽)、東京王后杯1998(2)- 加拿大公開賽(Du Maurier公開賽)、東京王后杯1999(1)- 埃米莉島2000(3)- 奧克拉荷馬市、埃米莉島、羅馬(義大利公開賽)2001(4)- 奧克拉荷馬市、巴西巴伊亞、日本公開賽、上海2002(2)- 多哈、馬德里 雙打冠軍(6)1990(1)- 羅馬(義大利公開賽)-(搭檔 : Helen Kelesi)1991(2)- 聖安東尼奧(美國硬地賽)-(搭檔 : Patty Fendick)、羅馬(義大利公開賽)-(搭檔 : 卡普里亞蒂)1992(1)- 羅馬 -(搭檔 : Helena Suková)1997(1)- 東京王后杯 -(搭檔 : 杉山愛)1998(1)- 東京王后杯 -(搭檔 : 庫爾妮科娃) 團體賽事 1996年、1998年、1999—2000年、2002年美國聯合會杯(Fed Cup)國家隊隊員,協助美國隊贏取1996、1999、2000年三屆聯合會杯冠軍。1991年霍普曼杯(Hopman Cup)冠軍 代表南斯拉夫,與男子選手Goran Prpic搭檔。2001年、2002年霍普曼杯亞軍 代表美國,與男子選手甘比爾(Jan-Michael Gambill)搭檔。
1996年、2000年入選美國網球奧運代表隊,贏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單打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