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莫三比克獨立,由莫三比克民族解放陣線黨(“莫解陣黨”)執政。獨立後反對派“全國抵抗運動”(“抵運”)一直進行反政府武裝活動,國家陷入內戰深淵。“抵運”背後有南非支持,莫三比克政府獲得坦尚尼亞和辛巴威等國家軍事援助。1984年3月莫三比克政府同南非政府簽署恩科馬蒂協定,南非允諾停止對“抵運”的支持。但莫內戰並沒有緩和,“抵運”兩萬多人仍在1/3的國土上與政府軍對抗。持續近20年的內戰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全國1600萬人口,100多萬人喪生,400多萬人無家可歸,150萬人逃亡鄰國。在國際社會調解下,莫三比克政府和“抵運”於1990年7月在義大利羅馬開始和平談判。1992年10月雙方簽署了羅馬和平協定:允許“抵運”作為合法政黨開展政治活動;在聯合國機構主持下遣散雙方軍隊,組建統一軍隊;1993年舉行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後因條件不成熟,大選推遲了一年。1994年10月大選終於舉行,“莫解陣黨”主席希薩諾以53%的選票當選首任民選總統,“抵運”領導人德拉卡馬表示接受大選結果。莫三比克終於擺脫了內戰的困擾,轉入了和平發展的新階段。
相關詞條
-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是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與葡萄牙之間發生的一次武裝衝突。這場戰爭開始於1964年9月25日,雙方於1974年9月8日停火。在進行了磋商之後...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
莫三比克[非洲南部國家]
莫三比克(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全稱:莫三比克共和國)是非洲南部國家,以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1975年脫離葡萄牙殖...
歷史沿革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莫三比克
mozambique即莫三比克。指莫三比克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Moç...
地理 歷史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
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
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Popular de Moçambique),舊譯作莫三鼻給,是莫三比克於1975年6月25日脫離葡萄...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莫三比克島
莫三比克島(葡萄牙語:Ilha De Mocambique)屬於莫三比克北部楠普拉(Nampula)省的一部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怡人的氣候、豐富的魚...
發展歷史 建築風格 國際地位 自然環境 文化傳承 -
內戰[詞語]
內戰又稱“非國際性武裝衝突”,即國內戰爭,指一國內部不同武裝力量之間發生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武裝衝突。 同時在體育賽事中也常用“內戰”一詞代指是國內的聯賽或...
釋義 相關戰爭 -
薩莫拉[莫三比克前總統]
薩莫拉·莫伊塞斯·馬謝爾(葡萄牙語:Samora Moisés Machel,1933年9月29日-1986年10月19日),男,莫三比克開國總統。
生平簡歷 從政經歷 遇難 遺孀 -
貝拉[莫三比克共和國貝拉市(Beira)]
貝拉是莫三比克僅次於馬普托的全國第二大經濟中心和主要港口。貝拉位於索法拉省(sofala)中部,索法拉省省會,蓬圭河口北岸,莫三比克海峽西岸,人口436...
區域介紹 歷史 經濟 -
我國與莫三比克建交
1975年6月25日 我國與莫三比克建交 莫三比克全稱莫三比克...國慶日),成立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1990年11月30日改國名為莫三比克...了長達16年的內戰。1975年6月25日同中國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