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15公里,距離鎮30公里。國土面積4.2平方公里,海拔2404米,年平均氣溫12.7℃,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241畝,其中人均耕地2畝;有林地581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戶,有鄉村人口121人,其中農業人口107人,勞動力8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3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1畝,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581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3畝,主要種植核桃、梨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30畝,其他面積12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全村不通自來水,有28戶飲用井水,有1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0%)。有28戶通電,有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6.4%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戶(分別占總數的92.86%和92.86%)。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面,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公里。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3戶。
該村到2006年底,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4萬元,占總收入的51.23%;畜牧業收入8.95萬元,占總收入的48.7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頭,肉牛8頭,肉羊130頭)。農民人均純收入5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7.2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戶,鄉村人口121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57人。其中農業人口107人,勞動力8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1人,彝族2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人,參合率91.6%;享受低保1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