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莊子精華》主要內容:書法與文學,歷來相生相發,相輔相成。文學作品透過遂密而幽遠的意蘊,使讀者領悟一種對人生、歷史、宇宙的哲理性認識,書法作品也是書家對人生、社會不同態度和需求的表現,亦有著時代印跡。所謂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即是時代風尚、人生閱歷、心理歷程、至性至情的流露與抒發。漢魏晉南北朝以迄唐宋元明清的書家,幾乎沒有一位不是詩人、文人,而文人、詩人中又很少有字寫得不好的。詞人南唐李後主以遒勁如寒松霜竹式的顏筆寫一手《金錯刀》書;文人味濃濃的宋徽宗變唐人薛曜字型而另創《瘦金書》;詩人鄭板橋以隸體參入行楷及融入畫竹方法成《六分半書》。現、當代文學家同時是書法家的亦不乏其人:魯迅、茅盾、沈從文……有的文學成就甚至為書名所掩!由於文學意蘊與書法意蘊同出一源,書法家書寫文學作品之舉古已有之,其詩文一體,始於宋代,益熾於元朝,完善於明清。其運筆的縱橫起伏,意法的疏密錯落,已有書家自己的心境軌跡遷想妙得了。如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言:“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然觀硬筆名家書寫的幾冊名著字帖,鐵劃銀鉤,厚積薄染,含英咀華,尺幅之中,顯方寸之華美,點畫之內,融神采之追求。或筆勢灑脫宏肆,或端莊縝密之致,或秀逸多姿,或圓潤舒展,不囿固定樊籬,體貌多樣,書法之粗獷、秀美風格淋漓盡現,較好地表現出了傳統書法變化豐富長於韻律的獨立觀賞功能。尤為難得的是,幾位名家書法其筆勢、大小、疏密、輕重、長短、方圓等方面無不與名著內蘊氣度相勾連,洋溢著與名著一脈相通的節奏與韻律,也有著與名著不同時代之感受。充盈著抒情意趣的書法藝術與傳世名著成為耀眼悅人的雙壁,為書林添增了奇葩。欣賞書法是一種享受,捧讀名著也是一種享受,能夠書、文同看,那更是別一番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