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小活血、鋸鋸藤、拉拉秧、活血草、四輪車、拉拉草、小血藤、紅線草、鴨蛋藤
植物特徵:多年生攀援草本。生於路旁、田邊、山坡灌木叢中。根金黃色或橙紅色。莖四棱形,棱上有倒生小刺。葉4片輪生,有長柄;葉片卵狀心形,長2~6厘米,兩面有糙毛。秋季開花;聚傘花序圓推狀,腋生或頂生;花小,淡黃綠色。漿果成熟時黑色。
藥用部分:根及蔓莖。
採集時間:立秋前後挖根,立秋後采蔓莖。
性能:性寒,味苦;活血,涼血,止血。
驗方
1.跌打損傷:(1)營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一日服兩次。(2)營草根、白馬骨根各30克,水煎服.
2.閉經、痛經:螢草根30克,水煎,白酒30毫升沖服,每日一次。
3.吐血、視血:(1)首草根10克,仙鶴草24克,水煎服。(2)營草、大薊各20克,水煎服。
4.黃疽、水腫。詩草根15克,水煎服,或煎水代茶飲。
相關詞條
-
莆
莆屬於通用字。形聲字,“艸”為形旁,“甫”為聲旁。本義指古代傳侻中的一種瑞草,用作“萐莆”,讀作fŭ。又讀作pú,指一種水草,也用作地名和姓氏用字。
釋義 古籍解釋 音韻方言 -
莆仙話
莆仙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的分支,又稱興化語、興化話、莆仙語,是分布於福建沿海中部的地方語言,使用人口約500萬,部分有對應的文字。當地人又稱之為本地...
歷史形成 分布情況 聲韻調系統 拼音系統 聲母類化 -
莆田東莊
東莊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西南部,地處湄洲灣北岸禮泉半島,秀港大道橫穿全境。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275.5畝(其中旱地13558.5畝,水田4...
簡介 交通狀況 地名由來 歷史沿革 行政管轄建設 -
莆田東莊鎮
東莊鎮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西南部,地處湄洲灣北岸禮泉半島,秀港大道橫穿全境。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275.5畝(其中旱地13558.5畝,水田...
民資企業 一種品牌 兩個優勢 三大資源 五群產業 -
萐莆
萐莆,傳說中瑞草名。王者有盛德,此草乃生。《說文》:“萐莆,瑞草也。”
-
莆變紀事
莆變紀事是一冊記載清初莆田沿海遷界事變的珍貴史籍,系明代莆田縣人余颺所撰,較為翔實記載明末清初莆田沿海地區,經歷鄭成功海上起兵抗清,和清廷施行海禁遷界等...
簡介 作者 清廷遷界海禁事件 -
菖莆
本品為天南星科菖蒲屬石菖蒲。本草生於陰濕乾淨的山澗淺水石上或溪流旁的岩石縫中,全草全年可采。分布我國長江流域以南以及西南地區。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
莆仙十音八樂
莆仙十音八樂既是莆田地區傳統的民間藝民間說唱曲種,又是器樂演奏的樂種 。“十音”又稱“十番”,是一種器樂、聲樂和表演的綜合藝術,用十種樂器合奏而得名,分...
發展歷史 器樂內容 藝術特點 傳承情況 遺產保護 -
《送莆田黃宰》
《送莆田黃宰》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陳宓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