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興山村

莆田興山村

莆田興山村, 風景優美, 文物古蹟甚多。有如“灣月出水”’的宋古橋樑“惠政橋”,以及近代革命文物中共仙遊縣第一個支部誕生地—興山書院(建於1880年);也有風景如畫的天然石城“龍穿城”、環境幽靜的“讀書樓”’,山勢奇險的“將軍城”’;附近還有近期興建的“仙溪詩社”、“天馬山風景區”等。這些旅遊景觀,充滿種種神奇的傳說,令無數遊客留連忘返。 全村森林覆蓋率達78% ,擁有山地面積22萬畝。其中,用材林面積14萬畝,立木儲量36立方米;果茶麵積二萬畝,以李子、柑桔為主,還有黃梅、油茶、橄攬、柿子、板栗等;毛竹林面積6.1萬畝,占莆田市毛竹面積的38% ,占仙遊縣的50% ,為福建省九大毛竹豐產林培育基地之一,食用菌生產已成為石山村的一大支柱產業;竹、木、筍、果、食用菌加工前景廣闊。水力資源蘊藏量為二萬千瓦,已開發水電站8.1座,總裝機容量2565千瓦,並與縣併網;建立調節水庫3座,總庫容量175萬立方米;擁有一座日供水量1000噸的自來水站和180多處小型自來水站。興山地下礦產資源豐富,探明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石有葉臘石、花崗石、高嶺土、硃砂土和優質礦泉水等十多種,其中葉臘石儲量大、品位高、質量好、易開採,為福建省三大基地之一。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6畝(其中:地326畝),人均耕地1.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570畝,主要種植花椒、桃子、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草地2600畝,荒山荒地3100畝,其它面積4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全村家家戶戶通自來水,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和寬頻95%。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80米。全村共擁有機動車123輛,機車21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建有小水窯2戶。該村到2013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半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於莆田。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2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萬元,畜牧業收入1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502萬元,工資性收入30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62元,農民收入以務工、種養殖等為主。常年外出人數52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44戶,全村人口1286人, 其中男性653人,女性633人。其中農業人口1165人,勞動力707人。 該村漢族為主。

到2013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80人;享受低保14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8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6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興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游洋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米,距離中學17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計生、民政、農村宅基地。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2人,黨員中男黨員8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未通等級公路,公交偏少,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主要養羊、牛、豬為主。種植業主要毛竹、核桃、水果為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9762元增加到15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