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鎮[廣西桂林市荔浦市荔城鎮]

荔城鎮[廣西桂林市荔浦市荔城鎮]
荔城鎮[廣西桂林市荔浦市荔城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荔城鎮隸屬於廣西桂林市荔浦市。荔城鎮地處荔浦市境中部,為荔浦市市區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簡介

荔城鎮地處荔浦市境中部,為荔浦市市區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國道321、323線貫穿全鎮,是通往桂林、柳州、梧州、賀州三市一地的公路交通樞紐。有20個行政村(居),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260萬元。境內地勢平坦,氣候宜人,盛產馳名中外的荔浦芋及享譽區內外的馬蹄、夏橙、蘑菇等。

經濟建設

全鎮總面積95平方公里,有耕地22632畝,其中水田面積18696畝;有20個行政村(居),總人口7.2萬人,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260萬元,全年人均收入4860元。荔城鎮堅持“組織、引導、示範、服務”的方針發展農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品牌戰略和精品戰略。通過示範樣板,推動全鎮農業發展。食用菌示範點,形成沒有淡季之分,沒有氣候因素影響,常年生產的食用菌模式,食用菌生產基地達50萬平方米。荔浦芋通過對種子提純復壯,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馬蹄2000多畝,夏橙2000多畝,商品蔬菜4000多畝,農業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新格局。

投資環境

荔城鎮 荔城鎮

荔浦市區位於荔城鎮中部、荔江河畔,是荔浦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約2平方公里,荔江自西向南環城蜿蜒流往東北。市區東南有荔浦文塔,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文物古蹟還有迎熏門、江西會館、福建會館、粵東會館、湖南會館等。縣城城區街道寬闊,商業繁榮,有文化街、荔柳路、荔桂路、荔平路、三十米街、五十米街等六條主要商業大街,另有工商大樓、農貿大樓、中心商場等商貿大樓,實為經商發財之寶地。受技術、資金、管理經驗等因素影響和制約,農村農業現代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不易。荔浦市荔城鎮不少農民採用優勢互補等方式投資合股辦園、辦場,一個個頗具規模的“股份莊園”成了荔城鎮農業綜合開發的一道亮麗風景。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荔城鎮農民追求規模種植和機械化生產的熱情高漲,一些土地、資金短缺但又想上項目的農民就這樣走上尋找合作夥伴之路。他們把小規模的資金、土地聚合起來,使之形成規模,之後以分工協作為基礎,合夥經營,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的競爭力。該鎮黃寨村的5位農民看準了本地的一個小水庫。他們投資10多萬元,合夥承包了村裡的10多公頃漁場。荔城鎮老馬嶺屯韋麗英和賴春華的“股份莊園”合作更具特色:她們一人出技術、資金,一人出勞力和土地,辦起了一個50多畝的水果莊園……目前,該鎮像這樣入股投資搞農業開發的農民近100人,投資項目涉及水果、漁業、土特產、蔬菜等方面。農民“股份莊園”的出現,既彌補了一些農民在農業資金、種植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不足,增強了農業生產中的抗風險能力。

旅遊業發展

荔浦文塔 荔浦文塔

荔浦文塔,位於荔浦市區東南濱江石磯上。底部占地88.9平方米,底座直徑10.64米。塔為八角七層磚木結構,高33.4米,冠葫蘆寶頂。塔檐彩繪壁畫,上下鑲嵌有色琉璃瓦,每層塔角均有彩塑獅子、麒麟,正門柱襯托雙龍搶珠圖案,八面均有風門,門上端書有塔文,塔身以青磚疊砌,表層以清水勾縫,塔基為天然石磯,構築工藝精湛。據史志記載,荔浦塔原稱文塔,南宋時這裡曾建有魁星樓。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貢生張憲為祀文昌在此建魁星閣,後因雷雨侵襲魁星閣傾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此修文昌塔,共五層,上層為魁星閣,塑有魁星神像。光緒五年(1879年)知縣周望增建兩層,是為七層文塔。同時,在長生嶺上另建一七層塔,與文塔隔江相峙,合成文筆一對。長生嶺寶塔於1943年建中學時被拆除,荔浦塔因年久失修又遭雷擊,塔身崩裂。1957年縣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復。“文革”期間,荔浦塔遭受人為的破壞。1981年8月該塔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隨即又對荔浦塔進行了全面的整修。

鵝翎寺

鵝翎寺 鵝翎寺

鵝翎寺位於荔浦市區南2公里處。該寺群山懷抱,一水來朝,洞穴幽深,風景優美,為該縣名勝之冠。鵝翎禪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朝,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據民國三年的荔浦縣誌載,宋朝紹興三十二年夏天,久旱無雨,田禾枯焦,於是有民眾到鵝翎禪寺求雨,果然菩薩靈應,當時正是紅日炎炎,夢完香後,天空雲集,雷聲大震,一場大雨傾盆而下,遍及全縣四面八方,從此禾苗得救,起死回生。結果早造喜獲豐收。“鵝翎應禱”的事一直流傳到今。縣誌還有記載,唐朝禪宗領袖六祖慧能大師曾來荔浦縣隱行傳經多年。鵝翎禪寺因得享此佛根,加上鵝翎應禱的故事流傳,從此名聲大震。右往今來,鵝翎禪寺素以風影優雅,諸佛靈應而聞名於世。多少名人雅士莫慕名前來觀光遊覽,多少信男善女從四面八方到來虔誠朝佛。七十年代後,鵝翎禪寺經過數年修建,現已煥然一新,緬麗奪目的佛教殿堂,宏偉壯觀。一尊尊慈祥端莊、精美殊妙的諸佛金身聖像栩栩如生。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來的名聯佳詩,現仍保存多處,供游隊觀賞。還有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出米洞,石壁上還保留有一小孔,傳說在許多年前,白白的大米,就是從這個小孔里流出來的。流出的數量剛好夠寺內的僧尼們吃,並無剩餘。後被一位俗人發現,他起了歹心,一天晚上深夜,他偷偷地把小洞鑿寬,幻想讓大白米不斷流出來,趁此發大財,誰知小孔被鑿寬後,從此白白的的大米再也不流出來了。遊人看了寺內的故事傳說,又看了歷代名聯佳詩和風光美景後,令人讚嘆不已。

鵝翎寺自一九八七年經縣委、縣府批准恢復佛教活動以來,由釋淨法師住持,晨鐘暮鼓開展法務活動,弘揚佛法。四海前來觀光敬香的信眾和遊人絡經絡繹不絕,實為旅遊勝地。鵝翎寺分上下兩層。第一尊大佛就是彌勒佛(大肚和尚)他袒胸露腹,安詳而坐,他笑口常開,無憂無慮,他好象對大家說但願眾生都放下煩惱,放聲大笑吧。遊人再上數級階梯,便是地藏王殿。再往上就是大雄寶殿,觀音菩薩正坐中間,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她的崇高品德深受世人崇敬與受戴。大雄寶殿還有書馱和關羽兩大名將,寶殿兩旁坐的是十八羅漢,他們各有不同的姿態和不同面孔。十八羅漢兩旁還有青龍和白虎伴隨。最上層是新建的玉佛殿供奉釋迦牟尼和觀音大士,龍洞內塑有達摩、慧能和林濟宗師三尊聖像。鵝翎寺為荔浦古八景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