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造林

荒地造林

荒山荒地造林技術要點荒山水土流失嚴重、氣候惡劣、難以開發利用,不但抑制了當地經濟發展,也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而荒山的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或人為干擾嚴重導致植物難以生存繁衍。因此,荒山植被恢復歷來是生態恢復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我國傳統造林方法有不少缺陷導致人工植被存在存活率低、結構簡單、生產力低下、穩定性差等弊端。具體表現:樹種選擇不合理,樹種配置觀念欠缺,忽視先進高效造林技術的開發套用,不重視撫育工作。荒山裸岩地區機械地採用傳統方式造林,造林成功率極低,出現“造林不見林”的現象。即使苗木存活,也生長發育不良、天然更新能力弱,形成疏殘次林。甚至有些荒山地區,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人工種植的苗木難以成林,反而加由於植樹造林時大面積整地造成原有植被速了生態系統的退化

簡介

1、難度加大。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工作和植樹造林工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實行的退耕還林政策為我國植樹造林工作提供了先決條件。我國相當一部分地方的荒山荒地已經恢復了綠化,在荒涼的山坡上覆蓋上了林草植被,但這些地方大都是屬於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容易使其恢復綠化的荒山與地。本著先易後難的綠化原則,我國先將一些容易恢復的地方恢復綠化了,剩下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環境條件較為惡劣的,綠化工作的恢復不容易進行的荒山荒地。恢復難度的不斷加大是我國荒山荒地造林面臨的首要問題。

2 成本增加。在立地條件差的地區造林,管護和補植工作量大;隨著國家義務工制度的取消,人工費用提高;物價上漲,種苗、肥料等成本費用隨之上漲。這些因素增加了造林成本。

3、融資困難。荒山荒地造林以生態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相對較差,一些企業、私營業主投資積極性不高。因經濟回報低、回報周期長,荒山荒地造林融資受到影響。

4、科技滯後。一些難造林地如鹽鹼地、乾石山區、石漠化和荒漠化等地造林技術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造林模式比較單一,制約了造林質量的提高。

荒山荒地造林前期準備

荒山荒地造林樹種的選擇

要根據荒山荒地的立地條件,以當地物種的生物學特點為基礎,進行造林樹種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樹種的生長特點,來源方式,同時要結合區域勞動力狀況和資金條件,以本地樹種作為荒山荒地造林樹種選擇的重點,做到針葉闊葉相交織,喬木灌木相結合,共同形成具有荒山荒地綠化功能的造林種質基礎。

荒山荒地造林密度的確定

要根據荒山荒地的地理特點和地質結構,有針對性地確定造林的密度,對於立地條件差的山區上部和山脊區域應該採用低密度的方法,而對於立地條件好的區域可以採用高密度的策略,通過有效地調整造林密度,實現對荒山荒地造林效果和質量的保障。

荒山荒地造林整地方式的確定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項重要環節,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針對坡的上下位置及坡度的大小,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儘量減少破土面,因地制宜。對山坡中部及坡的地方,採用魚鱗坑、水平階整地,規格魚鱗坑同上,水平階寬長,以便於整平田面為宜。對山坡下部及坡以下的地段,採用窄幅梯田整地,規格長度隨山坡情況而定。

荒山荒地造林技術的分類

容器苗荒山荒地造林技術

容器育苗造林起苗時,首先清理容器袋周圍的土,不要使袋內的土體鬆動,更要注意用手拔苗起苗。栽植時應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切忌將營養袋露在外面,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散坨。

裸根苗荒山荒地造林技術

應該在起苗的前一天給圃地灌水,起苗時要深挖,做到根系完整,剔除細弱苗和病苗,對苗木進行分級,並用濕布覆蓋及時栽植。刺槐起苗時要進行截乾,截乾高度為地表以上。

荒山荒地造林苗木栽植的技術要點

應該採用人工為主的造林方法,特別是在坡度大、地形條件不良的區域,更應該套用人工進行造林苗木的栽植。可以人手一筐,將造林苗木緊密地排列在筐底,注意不能因擠壓而影響到苗木根須和枝幹。栽植苗木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苗木根系,苗木根須應該舒展,左右分布均勻,不能出現偏移、窩根等問題,根須盡頭更不能出現上翹和外漏等現象。栽植荒山荒地造林苗木過程中要控制苗木整體的深度,同時進行覆土,覆土過程中可以採用分層的方法,將土質濕潤、肥沃的土壤填埋於樹穴深層,將新土覆蓋於樹穴上層,通過分層填埋、分層踏實的方法,使荒山荒地造林苗木根須與土壤做到緊密結合,避免乾燥空氣的深入,保持荒山荒地造林苗木根系的濕潤。

荒山荒地造林後撫育和管理的技術要點

做好林地鬆土和除草工作

造林後要適時進行鬆土,以確保土壤墒情,為樹木的生長和緩苗提供空間與水分基礎。特別在澆灌後、暴雨後、乾旱季節等時段,及時鬆土可以起到保墒、預防龜裂、防止土壤板結等功能,是確保造林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造林技術的基礎性要求。要結合造林撫育工作要求做好清除雜草工作,造林初期雜草的生長會抑制苗木的緩苗和生長,因此要採用集中和針對相結合的策略,進行除草工作,改善苗木的空間和生長環境。

做好樹穴穴面的覆蓋工作

樹穴穴面是荒山荒地造林後形成的新土結構,由於灌溉會導致樹穴穴面產生板結,也會由於填土不規範產生虛填而導致土質疏鬆,這會影響苗木的生長和發育,因此,必須做好樹穴穴面的覆蓋工作。一般在荒山荒地造林後,應該將樹穴穴面踩實,然後覆蓋一層虛土,這樣就可以避免土壤產生板結問題。也可以通過碎石塊壓實,填草,覆蓋枯枝葉等方式降低樹穴穴面的水分蒸發量,維護苗木水分的平衡,保障樹穴穴面的墒情,從而確保荒山荒地造林的效果和質量。

做好樹穴澆水和整穴工作

造林後應該對苗木立即進行澆水和灌溉,改善苗木周邊的墒情,澆水一般採用一次性澆足的方法,使苗木能夠在緩苗和生長中得到足夠的水分支持,以利於苗木的成活。在每年春季和入冬兩季,在有條件的造林地進行春灌和冬灌,給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為應對春旱和冬季低溫損傷起到預防的作用。在夏秋兩季雨水多發的季節,荒山荒地造林地應該得到全面的管護,特別要及時查看苗木的長勢和樹穴的規格。如果苗木被雨水衝壓應該立即扶正,如果降水重回樹穴,則應該立即整穴,以便為荒山荒地造林苗木的正常生長提供外部條件和空間環境。

做好荒山荒地造林苗木覆土和扶苗工作

對於荒山荒地造林處於寒冷低溫的區域,應該採用覆土的方式對抗低溫傷害,根據苗木品種選擇適當的覆土厚度,也可以選擇落葉和枝條等其他方式進行保溫和抗凍害處理,以便使苗木能夠順利度過冬季。在春季氣候轉暖後,要對荒山荒地造林苗木進行扒土處理,扒土的時機應該選擇沒有大型寒流入侵後,苗木緩苗前,土堆應該一次性扒開,對於傾倒的苗木要予以扶正,對於破壞的樹穴必須修理,做到對荒山荒地造林苗木萌發和生長外部環境的改善與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