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洲鄉

荊洲鄉

宋鹹淳末,績溪縣丞何西鳳調任昌化縣丞,途經荊州,愛其地在崇巒疊山獻中。 青皮豆,俗名“豆豉”,而荊州青皮豆不同於一般的豆豉,其色翠綠如鮮。 荊州青皮豆歷史悠久,工藝獨特。

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荊州鄉
荊州鄉 寧靜的村莊
基本簡介

荊州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東北、東南與浙江省臨安市交界,面積52.24平方公里,轄上胡家、方家灣、下胡家、九華4個村民委員會,48個村民小組,49個自然村,7000餘人,鄉人民政府駐上胡家,距縣城75公里。

自然環境

境內四周中山環繞,呈舟形盆地,荊州河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流入天目溪,沿河兩岸,村莊節比,田園連陌,冬寒早雪,夏涼宜人。

荊州鄉 山雲嶺風光
歷史發展

宋鹹淳末,績溪縣丞何西鳳調任昌化縣丞,途經荊州,愛其地在崇巒疊山獻中。世治,可安耕鑿;雖亂,不罹兵燹。“贊為別有天地。辭官後,卜居荊州。
台灣《重印績溪縣誌》附載:荊州古屬績溪,“明末為義民聚居之所,利其交通險阻,闢為世外桃源。清初,防止徽人反抗,強將一部分村落屬於浙江之昌化縣。跨省兩縣分管。民國18年(1929),旅外同鄉會推胡鍾吾為代表,發起荊州復界運動,行政院裁定荊州全境歸屬績溪。
1943年7月,新四軍在境內建立游擊根據地,1945年春建立績溪第一個鄉級革命政權。建國後,省定為革命老區。
上胡家建村於明萬曆年間,是胡氏聚居大村,中國名山小九華位於荊州河下游,為皖浙佛教聖地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廟宇、菩薩被毀,2002年重建。成為連線黃山天目旅遊的勝景明珠。

資源相關

全鄉有耕地 3240畝,其中水田2580畝,旱地1060畝,以種植水稻、小麥、高山蔬菜為主,山場以種植山核桃為主,基地面積20365畝,年產乾果70萬公斤,茶園1965畝,“小九華毛峰”列為名茶。
農家有飼養母豬傳統,荊州黑豬為安徽良種豬。
鄉屬企業主要有灰磚廠,鉬礦,砩石礦,小九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礦藏有金、銀、鉛、鋅、銻、鉬、水晶、石灰石、石煤、猛、汞、鈾等,農家子弟多習磚、木、石、竹、雕手藝和經商。

下屬村

方家灣村、上胡家村、下胡家村、九華村

特色物產 高山蔬菜

荊州鄉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四面背山,中有荊州河貫穿東西,沿河兩岸田疇平整,是一個典型的山間盆地,最適宜栽種高山無公害返季節性蔬菜,因其水土質好,所種蔬菜均比山外平原蔬菜的口感好,如松煙堂的山蘿蔔,膚如凝脂白玉,肉質鮮嫩鬆脆,清洌甘甜,生吃更佳。青青的刀豆,圓圓的橄欖,應有盡有。從荊州河源頭綿延直到石門潭深坑下游,沿河兩岸山坡上,青青翠翠,縱深十幾華里,全是高山蔬菜。1998年全鄉產量達400多萬公斤,在收購旺季時,當地組織收購、運輸、銷售,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高山蔬菜供銷市場。經過這二年的努力,荊州鄉已基本形成高山無公害蔬菜的產供銷體系,成為上海、杭州、南昌等大中城市的菜籃子基地。全鄉2000多戶農民,家家栽種,戶均收入亦在數百元以上,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把荊州定為高山蔬菜基地予以投資。

荊州青皮豆

青皮豆,俗名“豆豉”,而荊州青皮豆不同於一般的豆豉,其色翠綠如鮮。其粒碩大如珠,其味淡香幽雅,不脆不綿,是賓館酒店上等的下酒冷盤菜,也是舞廳吧座休閒的紳士食品。
荊州青皮豆歷史悠久,工藝獨特。相傳南宋趙家小朝廷偏安錢塘之際,大量南下的中原移民,其中有些逃難來在毗臨杭州的“世外桃源”荊州,愛其地在崇巒疊嶂中。世治,可安耕鑿;雖亂,不罹兵燹。”贊為“別有天地。”遂定居在此,將所攜中原大青豆種植於荊州土地,也是無意造成,肥沃的荊州土地絕不遜色於中原,乃使這種客姓的中原青豆在荊州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據不完全統計,荊州青豆現在每年的製作量在6000斤左右。台果要把荊州20度以下的山地充分利用起來,每年可載種20萬斤嫩青豆,則至少可生產青皮豆60000市斤,按市價每斤10元計算,荊州人每年又可增加60萬元。推而廣之,全縣都能在青豆上做點文章。那么,績溪農民無疑又多了一條致富途徑。而且,青皮豆是市場上絕無僅有見的產品,只要市場之門打開,那將是無量的前途,荊州有寶青皮豆,養在深山人不識。誰敢投資捷足,造福農民世稱奇,但願有識的商家能夠捷足先登,把荊州青皮豆從高山上請進市場來。

荊州山核桃

荊州的山核桃,皮薄肉滿,味香甘爽,食後餘味沁人,是真正無公害的高山綠色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磷、鐵、鈣和維生素A、B、C、E及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成分。山核桃果仁中的脂肪酸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作用,還對兒童的腦細胞具有很大的助長作用。是21世紀人類追求返樸歸真、消閒享受的寶貴食品。現在國內各航空公司已經把山核桃肉小袋真空包裝後作為航空食品廣泛推出。據浙江商家反饋的信息表明,荊州鄉山核桃雖然顆粒不大,但籽實充盈,每斤山核桃乾籽可剝肉四兩五錢左右,比左近相關產地的山核桃剝得來,再加上香味好,所以,荊州每年的山核桃均被浙江廠家搶購。
2006年以來,由荊州鄉黨委、政府加強了山核桃的護收管理,使荊州山核桃質量又上台階,遂至浙江商人競相抬價收購,十分搶手。
縣林業部門看好荊州山核桃經濟項目,加大投資發展荊州山核桃,到1999年,荊州鄉山核桃就已達13000餘畝,產量達50萬斤,僅此一項,戶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荊州鄉人也看準了這棵致富樹,拚命在擴大種植面積,加強管理,好讓這棵“搖錢樹”更加繁榮茂盛,果實纍纍。每當白露風將起,百里九華動春潮。噼噼啪啪竹敲樹,家家忙打山核桃。這就是荊州人忙收山核桃的真實寫照。

荊州小九華

荊州小九華位於績溪縣荊州鄉,天目山脈與黃山山脈的交匯處,與浙江省臨安市的浙西大峽谷毗鄰,是被《中國名勝大辭典》記載的名勝風景區,也是安徽省佛教名山九華山同樣享有成名的佛教勝地,其佛教文化遠播皖、浙、滬,歷史上曾有“周邊三十個縣香客蜂擁小九華,一日竟達十萬之眾”的記載。小九華推窗望錢塘,一腳跨兩省,這裡生態優越,森林覆蓋較好,山場面積94818平方米,年均氣溫11℃,無霜期180天,氣候宜人,是旅遊、休閒、度假的絕佳場所。

小九華一景
小九華核心區四面峰巒疊嶂,高近千尺,懸崖峭壁中有一圓圓的小丘,丘頂一畝,有一小溪,環繞山腳而過,東西兩側的山巒,宛若翹首翻騰的蛟龍,遠眺恰如“雙龍戲珠”。“珠”上的地藏殿玲瓏精緻,有九九八十一級石階作為通道,寺廟不大,外看三層寶塔,顫顫巍巍。現已完成一期工程,恢復了銀屏寺大雄寶民殿,開發了一天門、二天門、一線天、藏龍峽谷、九松崖、關王刀、鐵釜潭景點。小九華周邊擁有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的山雲嶺、白石源風景區,境內古祠堂、古民居、古村落、古橋依然保持原始古樸風貌,讓人流連忘返。該景區與績溪縣重點景區龍川、鄣山大峽谷、徽杭古道相依,是績溪旅遊區與臨安旅遊區的交匯處,開發小九華、山雲嶺生態旅遊項目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