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之鄉·長河鎮

長河草帽歷史悠久,早在清鹹豐年間,長河一帶婦女就以編草蓆、草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產品主要銷寧波、新昌、嵊縣等地方,供工農戴用。

詞語釋義

草帽之鄉·長河鎮點擊查看大圖
 草帽之鄉·長河鎮
長河雖然是一個沿海小鎮,但他卻有濃厚的平原風光。
大家都一定知道長河的特產吧?對,就是風靡全球的長河草帽

長河草帽

《餘姚六倉志》記述:“草帽俗稱涼帽,女工所制,四塘、廟後橋、潮塘、長和(河)市皆有涼帽行,以長和(河)出品為勝。”1922年,法商永興洋行從菲律賓呂宋採購金絲草,發給長河鎮一帶婦女編織草帽。當時草帽商有30餘家,以至1930年產帽120萬頂,總產值480萬銀元,所以長河鎮有“十里長街無閒女,家家儘是編帽人”之說。慈谿民間也曾有民謠流傳:“姚北(今慈谿西部長河、庵東一帶)三件寶,棉花、白鹽、草涼帽。”1937年,長河因為經濟發達,張春堯、張通海等人發起了在每頂草帽收購款中代扣六厘(後改為一分)為“興學資費”的義舉,集資創辦了餘姚(今屬慈谿)私立草帽業國小。
草帽中最著名的是金絲草帽。金絲草帽從草料到出口要經過揀、理、發、編、修、磨、收、熏、漂、曬、壓、裝等多道手續,程式極為嚴格,不能有半點差錯。據傳,羅斯福的夫人、伊莉莎白女王都戴過長河的金絲草帽。
說到草帽,長河人難免會想到一段關於草帽業國小的歷史:
為了使長河人更好的學習編制草帽,長河鎮繼有賢人志士,富商慷慨解囊,終於在1937年創辦草帽業國小。十里外的、餘姚(現在的餘姚)、上虞的學子都來這裡求學。抗戰時期,全校師生積極開展抗日宣傳,先後有不少學生加入了抗日隊伍,湧現了捨生取義的楊小康、楊小群、張鍾烈等英烈。但在後來停學,幸有范覺先這位前輩保護校產。
解放後,草帽業國小由政府接管,經過多次改制,辦過國小,也辦過職業技術學校。現在,位於慈谿市長河鎮章家路87號的舊址變成了長河成人學校,並於2006年成立了長河鎮的第一個編輯部:《今日長河》編輯部,並擁有了《今日長河》報紙。而另一部分呢,成了我的學習地—長河鎮中心國小。但草帽業國小似乎被淡忘了。
為了紀念草帽業國小,政府在舊址上投資了93萬元,破土興建草帽業國小和草編工藝博物館。紀念館的模樣大致與原貌一樣,黑色的磚瓦、紅色的木窗、蔥鬱的樹木、由著名作家葉辛題詞的“草帽業國小紀念館”八個金黃大字……不禁讓人觸景生情。
如果大家有空閒的話,一定要來參觀這個沿海小鎮—長河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