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釋義演員較少,行頭、道具等較簡陋的戲班子,常在鄉村或小城市中流動演出。
詳細解釋泛指長期流動演出於農村集鎮的戲曲班社。得名於“草台戲”。草台戲源出於民間的酬神演出活動。每逢諸神(如東嶽、火神、城隍等)誕辰,各地照例要在神廟作會演戲,如當地沒有廟宇,則於野外空曠處搭設草台演唱,供百姓“藉神誕以行樂”。清代地方戲蓬勃興起後,因受到封建士大夫的歧視,其班社多不能進城演唱,只得在各地農村集鎮臨時搭設簡陋的棚台,作流動性演出,遂被稱為“草台班”。有的地方還稱為“跑簾外的”、“跑大棚的”、“唱野台子的”等,包含有輕蔑的意思。
草台班的條件不一,有的較好一些,有的設備簡陋。但草台班接近下層民眾,反映社會實際,所演劇目大都具有較強的人民性,也造就過很多優秀演員。因此,在中國戲曲史上,特別是推動地方戲曲的不斷發展,草台班是有一定的歷史地位的。
小品
小品簡介《草台班子》是1992年央視春晚的一個搞笑小品。
小品劇情簡介草台班子全是烏合之眾,“草導”為籌贊助費焦頭爛額,“金鳳俠女”(張小姐)亂打武功,一口廣東口音侯先生還偏要在電影裡亂打廣告。
主要人物潘長江 | 飾 | 草導 |
郭昶(已逝) | 飾 | 侯先生 |
黎舒蘭 | 飾 | 金鳳俠女(張小姐) |
潘長江因小品《草台班子》,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小品喜劇演員,而郭昶並沒有因此而出名,而是拍了《外來媳婦本地郎》後,才紅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