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指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 荀子的出生地或幼年成長地,有臨猗、安澤、新絳、河北邯鄲等多種說法。 荀子是中國戰國晚期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但由於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荀卿、趙人”的寥寥數語記載,遂使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其故里為臨猗、安澤、新絳、河北邯鄲說。

故里之爭

荀子是中國戰國晚期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但由於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國都中“荀卿、趙人”的寥寥數語記載,遂使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其故里為臨猗、安澤、新絳、河北邯鄲說。

有一部分論述荀子故里的專門文章先後見諸於媒體,但仍爭執不休。推出的《荀子故里考》,以期引起社會的關注和爭鳴。

邯鄲說

國都論證

荀子是趙人,歷史上對此多有記載。但後來人們又有了出生中牟說和安澤說。

荀子出生在戰國晚期,趙國是當時的中原大國和強國,邯鄲與當時的臨淄、鹹陽、大梁等城並稱五大都會,在某種意義上,首都邯鄲即是趙國的代名詞。

荀子生地問題《史記》說的很明確,“荀卿,趙人也。”《史記》記載了很多將相和名人的出生地。有兩種記載方法,一種是直接說他是哪國人,這某國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某國的首都,比如說“孟軻,騶人也。”“騶”是騶國的國都,孟子是山東鄒縣人。“范睢者,魏人也。”魏國的國都在大梁,范睢是開封人。“張儀者,魏人也。”張儀是開封人。等等。另一種是談到這個國家的某某地某某鄉人。舉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史記》記載荀子說是“趙人”,“趙人”就是邯鄲人。司馬遷寫《史記》時,原來意義上的趙國已不復存在,劉邦封自己與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趙王,其封地就是邯鄲。此時河南的中牟、山西的安澤仍然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特別是山西的安澤,本來屬於韓國,後歸趙國。司馬遷又是嚴謹的史學家,在《孟軻、荀卿列傳》中稱荀子為趙人就是說他是邯鄲人,他不可能再去考察安澤、中牟到底屬於哪個國家了。

稷下學宮

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

歷史記載,荀子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十五歲時就曾遊歷稷下學宮。就當時的交通和信息傳播條件,如果他不在趙國的都城邯鄲,恐怕連稷下學宮的信息也不知道,更何況他怎樣跋山涉水走出太行山區去遊歷稷下學宮,他畢竟是個十五歲的少年。

世系論證

中牟說和安澤說都沒有直接證據,都以該地有荀姓後人而立論,其實不足為據,因為邯鄲也有荀姓後人,而且邯鄲的荀姓晚於中牟而早於安澤。查閱典籍可以證明,荀姓是由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生慧孫,慧孫生耳以王父字為氏……楚令尹孫叔敖及荀況並為孫姓,所以荀子也稱孫卿。初步考證,荀子的先祖為荀欣,曾為趙為的中尉官。由此可見說荀子是邯鄲人,是最準確的。

最後居地

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

春秋時代,荀氏與范氏、趙氏是晉國最有權勢的三大家族。荀氏連續五代擔任中行之將。晉國的軍隊分為左中右三行。中行的地位在左、右行之上,相當於中軍元帥。
趙鞅,也就是趙簡子,是晉國的執政。公元前500年,帶兵攻打衛國,獲得五百家戰俘。他把這些戰俘留在邯鄲,讓占據著邯鄲的趙午看管。第二年,他把邯鄲的趙午召到晉陽去,因為趙午沒有及時把五百家衛國戰俘歸還,趙鞅就把趙午殺了。
兩年之後,趙鞅派兵包圍邯鄲。他讓荀寅與范吉射帶領他們的兵馬與他一同攻打邯鄲。

可是邯鄲的趙午是荀寅的外甥。他與趙鞅由於權勢之爭,早就有矛盾。如今,趙鞅把他的外甥殺了,他能再幫助趙鞅去打邯鄲嗎?
荀寅的兒子娶了范吉射的女兒,他們是兒女親家。
由於這樣許多複雜的權力矛盾和家族因素,荀寅與范吉射不僅不去攻打邯鄲,還聯合起來攻打趙鞅。
趙鞅為了奪取與邯鄲趙氏鬥爭的勝利,他團結趙氏的所有同族,還團結了晉國其他勢力,與邯鄲的趙氏和范氏、荀氏開戰。
公元前492年10月,趙鞅包圍了聚集在朝歌的荀寅和范吉射。由於斷絕了外援,朝歌城內很快就沒有了糧草。荀寅和范吉射帶領族人突圍,從朝歌逃到邯鄲來。
到下一年的9月,趙鞅帶領兵馬又圍困邯鄲。這個時候,邯鄲城內除了原有的邯鄲人,還有衛國的五百家俘虜,還有荀寅和范吉射兩個大家族的人馬。春秋時代的軍隊都是家族兵。這兩個家族的人,至少有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這么多的人被圍困在邯鄲城內,吃什麼?喝什麼?燒什麼?用什麼?所以,兩個月後,邯鄲就堅持不下去了,只能向趙鞅投降。

荀寅不投降,帶領他的荀氏家族從邯鄲向東逃跑,占據了柏人,就是如今的隆堯西南10公里的亦村。趙鞅率兵又包圍了柏人,把柏人攻下。荀寅隻身一人逃往齊國,淪為一個普通百姓。
趙鞅與邯鄲趙午的這一場戰爭,前後持續八年。這場戰爭有兩個結果。一,使趙鞅穩固地占有了邯鄲,為以後的趙國在邯鄲建立都城奠定了基礎。二,摧垮了荀氏與范氏家族,消滅了趙氏在晉國的兩個強有力的政敵。
龐大的荀氏家族在戰敗之後到哪裡去了呢?
戰爭的殘酷性使荀寅一族,在邯鄲、柏人一帶失散。就是說,在邯鄲、柏人都留下了許許多多荀姓的族人。
從公元前492年荀寅率族人來到邯鄲,到荀子出生的公元前311年左右,相距180年。司馬遷把荀寅時期由於戰爭的原因而散失在邯鄲的荀姓子孫,說成是“趙人”,應當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應當成為荀子是邯鄲人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佐證。

史上荀姓

邯鄲的荀姓很少見,史載北齊的中書侍郎荀士遜是廣平人。荀士遜相貌醜陋,但文筆出眾,清致典雅,被皇帝重用,從秀才一直晉升到中書侍郎。留下一本書叫《典言》。這說明在北齊的時候,中們的廣平縣還有荀姓家族。
在邯鄲的和村鎮八特村歷史上有荀姓大戶。八特村的老人還清楚地記得,村里某某地方是荀家人的老宅。但荀姓人家什麼時候沒有了,誰也說不清楚。八特村在邯鄲市西南數十里的半山區,這裡居住著散失在邯鄲的荀姓,是完全可能的。只是歷史的久遠,很難再細說源頭。

古來許多貴族的孫子都以孫為氏,所以孫姓的起源很多。史書記載荀子有兩個姓,一姓荀,一姓孫。荀子怎么會有兩個姓呢?正確的解釋是,荀姓是郇國的貴族,荀姓中有以孫為氏的一支,荀子是荀姓家族的孫氏子孫。
很巧,邯鄲城周圍的孫莊很多,有七個。中一一考察了這7個村莊。
邯鄲市向東7公里尚璧鎮的東孫莊、西孫莊。東南2公里的南堡鄉孫莊。邯鄲市內東小屯的孫家大戶。民間傳說他們都是從山西洪洞縣移民來的,與荀子沒有關係。北張莊鎮西南孫莊的孫姓人是從北張莊遷來的,這兩個村莊的祖先原本是一家人。2004年,北張莊72歲的老人孫成德說,這個村子的姓很雜。孫、趙、韓、嚴、馮都是大戶。嚴、馮兩姓,是從山西洪洞縣移民移過來的。孫姓和趙姓、韓姓,祖上都是本地人。曾經擔任過邯鄲市中學校長的孫青梅先生,年已70,也是北張莊人。他也說北張莊的孫姓不是移民,而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解放前共有一個祖墳,文化大革命前西南孫莊的人還來和他們一同去上墳祭祖。

邯鄲市內西南莊的孫姓人,也說自己是邯鄲的老戶,不是從外面移民來的。
北張莊和西南莊邯鄲本土的這些孫姓家族,他們的由來是什麼呢?
其一,他們可能是公元前492年荀寅所帶領的荀氏家族的後代,因為荀姓家族與趙姓家族是生死仇敵,害怕趙姓家族的迫害,而改姓孫。
其二,他們也可能是荀姓家族裡的孫氏後人。
其三,當然,他們也有可能是公元前500年衛國送給趙鞅的500戶衛國俘虜中的孫姓後代,或者是其他孫姓的後代。
無論如何,因為荀子姓孫,邯鄲周圍這些孫姓村莊的存在,也可以作為荀子是邯鄲人的一個旁證。

新絳說

以地為姓

郇國與荀國

《國語》卷十四:“竊以郇之得氏,實以滅郇賜采之故“郇一則猗氏地”。《雍正猗氏縣誌》對郇的記載為:“考猗邑本禹貢冀州之域,其在唐虞夏商皆為旬服。在周為郇伯國,郇伯文王第十五子也。為州伯,治諸侯有功,故春秋傳曰:畢原豐郇文之昭也,詩曰:四國有王,郇伯勞之。”“郇國,在今臨猗縣南鐵匠營村一帶。董國與郇國曾與曲沃小宗結成聯盟,後因政治形勢逆轉又都背叛曲沃而依附周王,晉武公時已被消滅。”

而關於荀氏的記載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解》“成周之會……唐叔、荀叔、周公在右、太公望在左”(桓王)十三年“晉曲沃滅荀,以其地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成化《山西通志》,對絳州的解釋為:“禹貢冀州之城,古荀國也。春秋晉武公滅之,以賜大夫原氏焉。楊伯峻先生《春秋左傳注》“荀,姬姓國,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二十五里有臨汾故城,即古荀國。”

其次,郇國與荀國相距在100公里以上,“諸侯之地百里的慣例是西周禮制所規定的”,且兩國之間尚隔聞喜之董國,萬榮、河津的韓、耿之國,解州之魏國,地理位置上也不相鄰。

《春秋·國都爵姓考補》“郇滅於春秋之前,荀於春秋初尚存,別而為二。”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郇和荀都是兩個獨立的侯國。

荀國與荀城

公元前678年“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左傳》僖公九年《傳》正有“荀息”亦稱“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為荀息無疑。荀息本為晉武公時的大夫,食邑“原”地,稱“原氏黯”。晉獻公九年(公元前668)命士為城絳後,即把晉國的首都從翼城遷至荀息所封的荀國都城。此時,荀息就搬遷到現新絳縣三泉鎮的席村另建荀邑;晉文公重耳返國即位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35年“晉城荀”,“荀城,在(正平)縣西十五里,即重耳所居之所,清康熙九年《絳州志》地理志:“荀氏邑,晉公族在城西十五里”。光緒《直隸絳州志》,民國版《新絳縣誌》也有同樣的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古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這就清楚地說明兩個問題,其一,荀息本為原氏黯被封荀國後,以地為姓與原來荀國的國君沒有任何血緣上的關係;二是絳州西十五里之荀城與絳州東北25公里之荀國國都、戰國時的臨汾城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兩個地方。

猗氏與 陭氏

民國版《安澤縣誌》對猗氏的記載:“冀氏則漢之猗氏也,與轂遠同隸上黨郡”。劉延福同志按照民國37年再版的《辭海》對“猗氏”的解釋為(一)舊縣名。漢置陭氏縣,東漢改陭為猗,晉廢。故城在今安澤縣東南。……以此為依據,作者把荀子稱為陭氏人,又以荀子又稱孫子,荀、孫通假,得出“荀子的生地應在屬於衛國的山西東南部一帶(包含今安澤縣)”的結論。對於此說,劉志軒同志考證後已予以否認。

其實,臨猗之猗氏縣,始於秦終於與臨晉合併稱臨猗縣,安澤縣原為西漢陭氏縣無疑,僅東漢稱猗氏縣。即使安澤之陭氏和臨猗之猗氏有牽聯,荀國與郇國不同,荀子之祖先與臨汾故城之荀國的荀姓尚無血緣關係,皮之不存,毛將何焉?

故里席村

遺蹟傳說為證

《元和姓纂》載“晉有荀林父生庚裔荀況”,荀氏的傳承為荀息生逝遨,遨生荀林父,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吳,吳生荀寅。荀寅在與趙鞅的鬥爭失敗後,“鮮虞納寅於柏人,即伐及於鮮虞,窮兵搜討,必滅之而後已。大兵稱兵境內,干戈不息,韓魏為之請,而遂歸於晉。”“范氏,中行氏不恤庶難,欲擅晉國,今其子孫將耕於齊,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

《山西省歷史地名通檢》中說,古荀城“故治在新絳縣西北十五里席村。”席村現屬三泉鎮管轄,4630人。村落南北長800餘米,東西寬850米,占地約一平方公里,據探訪考證,古荀城境域為內、中、外三道城牆,內城牆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50米,現僅東南城角留殘缺牆一處(長5米),其它四周僅留遺址或遺蹟。內城牆內有南北向兩條大路,東路名城門路,西路名樓門路,兩路南北端各有一門,東路門名城兒門,西路門名樓子門。東路門因荀城而得名,西路門因有一石牌樓而得名。現四門僅東路南門有殘缺門半邊,其它三門無遺蹟。荀城中軸線中心地建有一崗樓(俗稱席家樓)高約30米,面寬6米,進深4米,荀城南城牆中央處建一鐵門,可往北穿越三個院落直達崗樓,這裡便是荀城的首府。

中城牆距內城牆200米左右,東西長600餘米,南北長400餘米,四周均築城垣,南北兩面城垣各置東、中、西三門,城門樓約高6米,門洞高3.6米,進深4.5米,面寬2.8米。東、西城垣上各建南北二門。在內城牆和中城牆之間建有大量的古建築,主要古建有九廟、兩觀、一寺和荀塾,荀城除設南、北、西、東(石坡)、中(八甲內)五個甲外,中城牆外還有兩個關:東關、東頭關。

外城牆矩中城牆還有110米左右,此間建築甚少,外城牆既高又厚,高約8米,頂寬2米,底寬4米,北城牆直至解放後還保存完好。不少六十歲以上的人還登高玩耍,但四面僅剩遺址。

據《新絳縣誌》記載,席村原名荀城,漢代席氏由湖廣遷入,改稱席村至今。席村75歲南衛棍居民回憶,席村席姓原來不姓席,而姓荀,後改成席了。不論哪種說法,漢代以前席村稱荀城無疑;而且這裡的老百姓代代相傳,這裡不但是荀城,而且是荀子出生的地方。1991年在新絳龍興寺地下發現“荀子故里”石匾額,發現石匾時,石匾斷為三塊,但茬口可對接。“荀子故里”匾額長約60厘米,寬30厘米,厚10厘米,質地為青石(泛紅)。“荀子故里”四字為雙鉤正楷,每字為12厘米見方,上款殘缺,下款疑有“臨(順)州”等字樣,後將一小塊丟失,現殘缺。從石匾的大小尺寸來看,應為席村之物。

荀子文章佐證

席村位於鼓水中段(一說古水)之西側。鼓水來源於位北三公里鼓堆泉。鼓堆泉亦稱鼓水泉,形成於公元前466年晉南發生的一次大地震。經馮古莊、三泉、李村、南北王馬注入汾河。泉區天河蜿蜒而下,葦稻藕田,分布兩岸,一派江南景色。

中們僅從荀子《勸學》篇里隨便尋幾處就可以知道荀子的童年時代是從水鄉度過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等等。民國版新絳縣誌《物產略》:“靛,為藍色之染料,故又名藍靛亦藍葉以其藍色素皆存於葉中故也。沿河一帶多種之,獲利甚鉅,除為本地染房收買外,余皆運售於鄰縣,亦一大宗之出產也”;“毛綠柴,俗名為毛柴皮可染綠色,河南商人多來絳採買乃姑射山中之特產也”;“葦,多於渠岸水灘中種之,如澤掌蔡村及鼓水上游各村中皆有,惟出自澤掌者為最良,俗名老灘葦,土人多編為葦箔以賣之”;“麻,有青麻線麻二種,皮皆纖維,質可作繩,索水田及井地中,多混種之所產極甚妙。種之獲利頗鉅,亦絳地大宗之出生產也”;“葦騷騷,葦灘中有之,其聲騷騷然故名”;查同期《安澤縣誌》“蘆,即葦織席草也,性宜下溫地,種之者利倍耕疇。”“麻,隨在皆有種,但所種不多,惟北鄉差勝且佳。”“藍,染草也。有大藍小藍二種,大藍葉如蒿苣而膽厚,小藍莖赤葉綠皆可為錠。沁河過安澤境,安澤亦可算作水鄉,但兩者相比較,新絳席村一帶的蘆葦粗,系自然生長,而安澤的蘆葦細且小屬種植類,蘆葦中是不全有葦騷騷的,而葦騷騷,是方言土語,國語名曰蒙鳩,沒有親臨其景的人是沒有這種感性認識而描寫出如此細緻語言的。誠如沈長雲所言:(但)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形成來說確實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只這兩點就可以將安澤排除在外。

文化底蘊

新絳縣,周為荀國為晉所滅;晉獻公九年(公元前668年)至晉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為晉國國都故絳,戰國始先後稱汾城、臨汾;後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稱絳州;民國(公元1912年)廢除州治,取“鹹於維新”之意,又別於絳縣,改稱新絳。“春秋末期,在農業發達、人口集聚的河谷平原地區,已興起了如絳邑(新絳)、平陽(臨汾)、晉陽(太原)等著名的城市。”晉獻公在這裡拓疆開土,給晉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晉文公在此成就一代霸業。漢書曰:“參與晉星,其民有先王遺教,君子深思,小人儉陋。”宋朱熹唐風傳曰:“其地土瘠民貧,儉勤質樸,憂深思遠,有唐堯遺風。”這裡是晉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期為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擁有文物古蹟155處,國保8處、省保8處,縣保139處;今建於隋開皇十六年的絳守居園池為中國北方僅存最早的隋代花園,唐代篆刻碧落碑以筆法奇古而著稱於世,四大名帖《絳帖》、四大名硯絳州澄泥硯,四大歌特式教堂、華北之冠文廟、木版年畫之祖,皇家產品七珍丹、梅花點舌丹無不反映著古絳州的輝煌。這裡不僅產生了三家分晉的魏斯、戰國名儒荀況,唐代詩人王之煥、宋代龍圖閣大學士薛奎、宮廷畫家高克明、元代雜劇家李行甫、明代冒死進諫的兵部侍郎韓重與被稱做“陶三槓”廉吏的陶炎及陶家五進士,清末民國初流行甚廣的《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挺進高雅藝術殿堂屢獲國家金獎,遍訪歐、亞、非、美四大洲被譽為世界鼎足而立的絳州鼓樂藝術團。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三項(絳州鼓樂、絳州澄泥硯、麵塑),省級保護項目兩項(趙氏孤兒傳說故事、雲雕)。為此,新絳縣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鼓樂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省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範縣,並擁有“荀子故里”石匾。《山西日報》1975年7月22日刊登的《荀況小傳》也稱荀子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省新絳人),尤其是荀子葬身之地的山東省蒼山縣政協文史委張文強同志也撰文認為荀子祖籍為今山西省新絳縣。

誠如沈長雲先生所言:“人們在讚頌這些思想家深邃思想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於培養他們這塊土地上豐厚的文化意蘊的挖掘。”民國版《安澤縣誌》中並沒有提到有關荀子的蛛絲馬跡,而高“文”僅憑:曾被《後漢書》荀韓鐘陳列傳稱為“少有高行,蒞事明理,博後神君”的荀子第十一世孫荀淑,載入康熙《安澤縣誌》:“唯念困難於豪傑之興,而文以荀淑先聖之教則”和民國版《安澤縣誌》金代:“荀植立朝有政聲,鄉居多義行。事績官爵俱佚”的隻言片語,而斷言荀子是安澤人。且不說自言有穎川人之說“安澤”戰國時稱猗氏,屬上黨郡,上黨為韓地等自相矛盾的邏輯,請問,荀子是安澤縣哪鄉哪村人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