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炭疽病

茶樹炭疽病

茶樹炭疽病各產茶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當年生成葉,病健組織分界明顯,病斑大小常以中脈為界。病原稱茶盤長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除為害茶樹外,還為害油茶、山茶、茶梅等。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茶樹病組織里越冬,借雨水飛濺傳播。已經有多種有效防治方法。

症狀

我國各產茶區均有發生,西南茶區受害重。主要為害當年生成葉,老葉和嫩葉發病較少。先在葉尖或葉片邊緣產生水漬狀淺綠色至暗綠色病斑,後沿葉脈擴展為半透明黃褐色不規則病斑,邊緣浸潤性逐漸擴大,後期由褐色變為灰青色,病健組織分界明顯,病斑大小常以中脈為界。病部生出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子實體分生孢子盤。早春老葉上有病斑,多是越冬後期病斑。

病原

茶樹炭疽病 茶樹炭疽病

Gloeosporium theae-sinesis Miyake稱茶盤長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底部平坦略薄,形成子座,初埋生在表皮下面,後露出。分生孢子盤圓形,黑色,大小80—150um,分生孢子梗絲狀,單胞無色,大小10—20×1.5—2(um),頂生分生孢子1個。分生孢子單胞,兩端尖,紡錘形,大小3—6×2.5(um),兩端各具油球1個。病菌生長適溫25—27℃,最適pH5.3。除為害茶樹外,還為害油茶、山茶、茶梅等。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茶樹病組織里越冬。翌年5—6月氣溫20℃,相對濕度80%一90%,散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飛濺傳播。分生孢子落到葉片上以後,從嫩葉背面茸毛處侵入,經8一14天潛育後,出現小病斑,經15—30天擴展,形成10-20mm大病斑,這時嫩葉已長成成葉。病部的分生孢子成熟後,遇有雨濕條件不斷進行再侵染,尤其是陰雨連綿的梅雨和秋雨季節發病重,常常造成該病流行。生產上偏施、過施氮肥、缺少鉀肥的茶園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龍井43易感病,近年浙江推廣該品種後,炭疽病擴展較快。日照短,早上露水持續時間長的茶園或陰雨多的茶區發病重。

防治方法

茶樹炭疽病 茶樹炭疽病

(1)選用雲南大葉種、毛蟹、梅占、阿薩姆大葉種、台茶13號、金橘等抗病品種。(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茶復混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3)摘除病葉。(4)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季到來前後是防治該病適期,生產上應掌握在各輪新梢一芽一葉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順天星1號)600倍液(北京順義縣農藥廠)。(5)非採茶期也可噴灑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400一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