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症狀
主要發生在老茶樹的莖幹上。在茶樹根頸部發病,莖幹外部的樹皮枯死並脫落,露出木質部,有時外面可再長出新的樹皮,舊層枯死,新層長成,逐漸地形成紋理,略成同心輪層。病部表面粗糙不平,上有許多肉紅色小粒點,病部以上組織枯死;茶樹上、中部枝幹上發病,表現為葉片脫落,芽梢呈現回枯,由上而下逐漸蔓延,病枝上可形成暗褐色或紅褐色刺狀或角狀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殼或分生孢子。
病原形態特徵
病原 Nectria cinnabarina (Tode.&Fr.) 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肉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子囊殼在茶樹枝幹部病斑部越冬。子囊孢子在雨季靠雨水濺潑進行傳播,孢子只能通過傷口侵入組織,多雨利於病害的發生。蟲害發生嚴重的茶園往往加重本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1.對已發生茶枝癌腫病的茶樹應進行修剪,修剪後應在當天噴施殺菌劑進行保護,剪下的病枝應攜出園外燒毀。
2. 加強海潮那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