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酥棗

茌平酥棗

茌平酥棗是浙江的特色小吃,創製於清朝,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酥棗是茌平傳統名吃,由一位浙江潘姓老藝人創製於清代,迄今已有160餘年的歷史。酥棗系採用茌平特產圓鈴大棗為原料,經過浸泡、沖洗、晾曬、透核、烘乾等工藝精製而成。食之香酥甘甜,口味獨特,早在清代就暢銷大江南北。 該棗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分,還含有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物質,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出幾十倍,維生素B含量居百果之冠。具養血補肝、補中益氣、滋陰暖胃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高血壓等均有顯著療效。酥棗創始人的四世孫潘世江,嚴格按祖傳工藝,採用先進的設備製作酥棗,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可保存半年,遠銷全國各等地。
茌平酥棗的原材料茌平圓鈴大棗也稱紅棗、大棗,是聊城市的歷史特產。主要產地為茌平縣博平鎮一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聊城、東阿、陽穀及黃河故道邊緣均有栽植。該棗形似圓鈴,皮色紫紅,較一般棗個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糖分、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物質。鮮棗每100克棗肉中含維生素C高達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含維生素B也是百果之冠。紅棗個大肉多,甘甜可口,既是寶貴的木本糧食,又是滋補健身的佳品。紅棗既可鮮食,又可曬乾加工熏制。用鮮紅棗燻烤而成的烏棗,早在清代就暢銷大江南北。1985年,茌平縣被林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大棗生產基地縣。1986年,東阿、陽穀、聊城、臨清、高唐、莘縣又被列入全省大棗生產重點縣市。1997年開始出口,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被譽為“佐食佳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