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縣誌

茌平,公元前221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 1993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剪紙)”。 1986~2005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重大而深刻變化的20年。

《茌平縣誌》山東省茌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朱士明 侯文芳 主編 頊玉強 李玉龍 副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年8月 4000冊 1100千字 663頁 268元
ISBN 978-7-101-06192-5
該志為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茌平縣誌》(1997年出版)的續志。上限為1986年,與1997年版《茌平縣誌》下限銜接,有些內容適當上溯,下限截至2005年底。採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橫列門類,縱述史實。卷首置概述、大事記,中設專業志20編、94章、417節,人物、附錄殿後。
茌平,公元前221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位於山東省西部,為聊城市所轄。地處北緯36°22′~36°45′和東經115°54′~116°24′之間。東鄰齊河縣(屬德州市),西靠東昌府區、臨清市,南接東阿縣、東昌府區,北連高唐縣。東西46.30公里,南北43.50公里,總面積1119.68平方公里。2005年底,縣轄6鎮、8鄉、兩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76499人。居民以漢族為主,占99.64%。
茌平縣屬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70819.01公頃,占總面積的63.25%。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等14條河流,有位山引黃第一、二乾渠和9條分乾渠,全縣水資源供需基本平衡。生物資源除種養業的生物種類外,全縣有經濟價值的生物資源700餘種。
茌平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無霜期長。歷年平均氣溫13.5℃,日照時數2362.8小時,無霜期210天,降水量573.80毫米。優越的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的生長。2003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優質商品糧基地縣。
茌平縣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縣城東距山東省會濟南90公里,西南距“江北水城”聊城20公里。邯(鄲)濟(南)鐵路貫通縣境,境內有國道2條、省道4條、縣道7條,通柏油路的村莊達95%,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920.30公里。郵電業務發展迅速,國際、國內聯絡便捷。城區規劃科學合理,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茌平縣歷史悠久,地靈人傑。新石器時代的教場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各類文化遺址60餘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課題,將黃河下游探源的重點放在茌平縣。
茌平縣物華天寶,名優特產眾多。圓鈴大棗,品質上佳,蜚聲中外。1985年,茌平被國家林業部確定為“大棗生產基地縣”,2004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圓鈴棗之鄉”。萊陽“茌梨”,因源於茌平故名,與煙臺蘋果、肥城桃並譽天下。黃花菜,栽培歷史2000餘年,1997年7月,茌平縣“萬畝黃花菜增產技術開發項目”通過省級鑑定。白蓮藕,有千年栽培史,博平南蓮池藕曾為上等貢品。樂平鎮被省列為“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馮屯鎮被評為“中國大蒜產業十強鄉鎮”。
茌平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繁榮。尤以民間剪紙、龍山黑陶著稱。茌平剪紙造型簡練,線條粗獷,形象傳神,栩栩如生。1982年10月,山東省民間美術展展出茌平剪紙364幅,占全省參展作品的三分之一。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山東省美術館收藏茌平剪紙80餘幅。1993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剪紙)”。1996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省民間剪紙之鄉”。茌平黑陶造型優美,圖案精細,刀法淋漓,雕刻剔透。1997年,作品“九龍薰”被山東省委、省政府作為香港回歸禮物贈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8年,“浮雕龍瓶”在南斯拉夫工藝品展覽會上獲國際金獎;2004年,“歲寒三友瓶”被中國民族博物館命名為“中華黑陶第一瓶”。近十年來,茌平黑陶20多種作品被國家事物管理局定為“國禮”。
1986~2005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重大而深刻變化的20年。順應歷史大潮,茌平人民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全縣政治、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日益繁榮,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05年, 國內生產總值767785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364元,一、二、三產的比例為22.76:60.03:17.21。地方財政收入2.4億元,為1985年的13.7倍。
農村經濟迅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茌平農業開始轉變十幾年來“糧棉一齊抓,重點抓棉花”的傳統種植方式,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面向市場組織生產。農業的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目前,全縣共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9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11家。全縣農業產業化率達到80%以上,農產品轉化率達到51%,農產品深加工率達到45%,年均增值3億多元。建立了80萬畝優質糧、20萬畝無公害蔬菜、8萬畝優質雜果、2.5萬畝蠶桑、6萬畝水產養殖、200萬平方米食用菌、1萬畝蓮藕、4萬畝大蒜等10大優質農副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先後註冊了130多個農產品商標,茌平農產品打入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的超市,暢銷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06元,比1986年增長3137元。
工業經濟突飛猛進 198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以工業強縣,全面抓經濟,突出抓工業,使工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實現了由“小而弱”,向“大而強”的跨越。全縣形成了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鋁加工、密度板、味素、紡織、製藥五大產業集群。茌平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解鋁、鋁加工、碳素生產基地,有“東方鋁城”之譽。密度板年生產能力達100萬立方米、木地板年加工能力2200萬平方米,分列全國第一位和第三位。紡織、味素、製藥均跨入全國同行業前列。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27億元,利稅17.73億元。在崗職工年均工資11770元,比1986年增長10761元。
社會事業蒸蒸日上 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義務教育全面普及。1993~1998年,全縣高考萬人比連續6年列全市第一,且長期處於領先位置。1995年,茌平縣《縣區中國小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驗與研究》通過國家級鑑定委員會驗收鑑定。以杜郎口中學為代表的課堂教學改革,受到中央、省教科所的高度重視,引起省內外專家、同行的極大關注,被稱為“散發著本土性、原創性芳香的教學改革新篇章,充滿著民族性、時代性陽光的農村教改好榜樣”。科技工作深入紮實,茌平縣1997年被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2003~2004年度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文化事業繁榮,文化館、圖書館為全省先進單位,2001年茌平文化建設通過省委、省政府驗收,成為聊城市第一個“文化先進縣”。衛生、體育等也有長足的發展。
目前,全縣人民正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團結實幹建設鋁城棗鄉,科學發展跨入全國百強”的總體目標,聚精會神謀發展,萬眾一心求跨越。相信茌平的未來更輝煌,茌平的明天更燦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