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

范振

1942年因戰功卓著,范振回二分校擔任黃埔第十九期的新學員隊長,直至抗戰勝利。 改革開放後,范振曾在老家遇見了當年他在黃埔十九期所教的學生。 兩年前,范老因為身體原因,被女兒從湖南老家接來上海照顧。

簡要介紹

范振范老先生,姓范,名振,表字正吾,湖南邵陽人。
1939年范振離開部隊報考了黃埔軍校二分校(即武岡分校)第十七期。畢業後,范振被分配至六戰區185師並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當時,范振是進攻宜昌殷家坪杉木尖的敢死隊中的一員。據范老回憶,當時他被幾個敵人圍困在在山間,一心想著“殺死一個扯平,殺死兩個還賺”和日寇拼刺刀,
最後獨自殺死三名日本士兵僥倖活了下來。至今,其右手臂上還能看見當時拼刺刀時留下的傷痕。因為作戰英勇,范老受到蔣介石的親自嘉獎,並且三次同蔣介石進餐。1942年因戰功卓著,范振回二分校擔任黃埔第十九期的新學員隊長,直至抗戰勝利。
1949年10月前夕,早已退伍的范振在桂林擔任鐵路局湘桂地區段長。節節敗退的國民政府希望范振能隨他們一同退守台灣。然而范振念及家中的老父,遂將原本已經上了飛機的妻兒拉了下來。
解放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范振被認定為“反革命分子”並實行勞改。這一勞改便是30多年。直到1983年才被平反。在這三十多年裡,范振吃了許多苦,連帶這他的家人也飽受歧視,妻子也因為生活困苦早早離世。改革開放後,范振曾在老家遇見了當年他在黃埔十九期所教的學生。學生希望能帶他去台灣過舒適一些的生活,但范振依然以故土難離的理由拒絕了。
現今
范老沒有退休工資、沒有醫保,僅有黃埔同學會的補助和高齡補貼,經濟十分拮据。兩年前,范老因為身體原因,被女兒從湖南老家接來上海照顧。如今,范老和女兒住在江橋一幢廢棄的廠房裡。圖為范老歲數大了,身體也開始不如從前了。大多數時間就是躺著床上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