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北宋名臣]

范仲淹[北宋名臣]
范仲淹[北宋名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范仲淹半身像 范仲淹半身像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時渡江南下,任麗水縣丞,時逢中原兵亂,遂定居吳縣(今蘇州市)。

五代時,曾祖和祖父均仕吳越,父親范墉早年亦在吳越為官。宋朝建國後,范墉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於徐州節度掌書記官舍。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於任所,母親謝氏貧困無依,只得抱著兩歲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長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yuè)。

苦讀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傷感不已,毅然辭別母親,前往南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投師戚同文門下。 數年寒窗生涯後,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經典的要義,有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士 ,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鑒於已有朝廷俸祿,范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 ,升為文林郎、任集慶軍節度推官,便歸宗複姓,恢復范仲淹之名 (一說,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喪後方更名 )。

泰州治堰

范公堤遺址 范公堤遺址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調任泰州西溪鹽倉監,負責監 督淮鹽貯運及轉銷。 西溪瀕臨黃海之濱,唐時李承修築的舊海堤因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海潮倒灌、滷水充斥,淹沒良田、毀壞鹽灶,人民苦難深重。於是范仲淹上書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

天聖三年(1024年),張綸奏明朝廷,仁宗調范仲淹為興化縣令,全面負責修堰工程。天聖四年(1026)八月,母親謝氏病逝,范仲淹辭官守喪,工程由張綸主持完成。

執教興學

商丘應天府書院 商丘應天府書院

天聖五年(1027年),范仲淹為母守喪,居南京應天府(今商丘)。 時晏殊為南京留守、知應天府,聞范仲淹有才名,就邀請他到府學任職,執掌應天書院教席。 范仲淹主持教務期間,勤勉督學、以身示教、創導時事政論,每當談論天下大事,輒奮不顧身、慷慨陳詞,當時士大夫矯正世風、嚴以律己、崇尚品德的節操,即由范仲淹倡導開始,書院學風亦為之煥然一新,范仲淹聲譽日隆。

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萬言的《上執政書》,奏請改革吏治,裁汰冗員,安撫將帥。 宰相王曾對萬言書極為讚賞,時晏殊在樞府,王曾便極力推舉范仲淹,晏殊遂面聖陳述范仲淹既往政績。 十二月,仁宗徵召范仲淹入京,任為秘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秉公直言

范仲淹蘇州石刻像 范仲淹蘇州石刻像

天聖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歲,章獻太后 (宋真宗 章獻皇后 )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準備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祝壽。范仲淹認為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就上疏仁宗說:“皇帝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於內宮行家人禮儀即可,若與百官朝拜太后,有損皇上威嚴”,諫言仁宗放棄朝拜事宜。上疏奏報內廷,沒有獲得答覆。 范仲淹又上書太后,請求還政仁宗。奏書入宮,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驚失色,批評他過於輕率,不僅有礙自己的仕途,還會連累舉薦之人。范仲淹據理力爭,並回寫一封長信 (《上資政晏侍郎書》),詳述自己做法的緣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阿諛奉承,有益於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天聖八年(1030年),范仲淹請求離京為官,被任為河中府通判;次年,調任陳州通判。 范仲淹雖“處江湖之遠”,不改憂國憂民本色,在此期間,他也多次上疏議政。朝廷欲興建太一宮和洪福院,范仲淹認為“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建議停工 ;在吏治方面,范仲淹針主張削減郡縣,精簡官吏 ,並多次上書陳述中央直接降敕授官的危害,認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又建議朝廷不可罷免職田,認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復濁,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這些上疏雖未被朝廷採納,但其一片忠心打動了仁宗。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駕崩,仁宗親政,召范仲淹入京,拜為右司諫。 時群臣多議太后垂簾時為政之失,范仲淹卻認為太后雖秉政多年,但亦有養護仁宗之功,建議朝廷掩飾太后過失,成全其美德。仁宗採納,詔令朝廷內外不得擅自議論太后之事。 仁宗因劉太后新亡,欲立楊太妃(宋真宗章惠皇后)為皇太后,參與軍國大事。范仲淹認為頻立太后,有皇帝不能親政之嫌。 仁宗採納,罷黜太后冊名,但稱謂不改。

七月,天下大旱,蝗災蔓延,江淮和京東一帶災情尤其嚴重。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仁宗不予理會。范仲淹便質問仁宗:“如果宮中停食半日,陛下該當如何?” 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撫災民。范仲淹應詔賑災,開倉濟民,並將災民充飢的野草帶回朝廷,以警示六宮貴戚戒除驕奢之風。

伏閣請對

范希文像 范希文像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誤傷仁宗 ,宰相呂夷簡因與皇后有隙,遂協同內侍閻文應、范諷等人,力主廢后。 訊息傳出,群臣議論紛紛,都認為廢后不合適,范仲淹也向皇帝進言。因呂夷簡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諫章疏,疏入內廷,不得奏。 范仲淹遂率中丞孔道輔、侍御史蔣堂、段少連等十餘人跪伏垂拱殿外,請求召見,仁宗不見,派呂夷簡出來解釋。范仲淹等與之當庭辯論,呂夷簡理屈詞窮,無以為對。

第二天,范仲淹與眾人商議,打算早朝之後,將百官留下,再次與宰相諫爭。一行人剛走到待漏院,朝廷詔書下達,外放范仲淹為睦州知州,孔道輔等人也或貶或罰,無一倖免。 河陽簽判富弼上書仁宗,建議詔還范仲淹入京,以開言路,未得批覆。

景祐黨爭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調任蘇州知州,辟所居南園之地,興建郡學。 時蘇州發生水災,范仲淹命令民眾疏通五條河渠,興修水利,導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調回京師,判國子監,很快又轉升為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開封府“肅然稱治”,時稱“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古畫《范仲淹像》 古畫《范仲淹像》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滿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培植黨羽,任用親信,向仁宗皇帝進獻《百官圖》,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勸說皇帝制定製度、親自掌握官吏升遷之事。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譏范仲淹迂腐,誣衊范仲淹“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范仲淹便連上四章 ,論斥呂夷簡狡詐,因言辭激烈,遂被罷黜,改知饒州。 侍御史韓瀆曲意迎合,列寫范仲淹同黨的姓名,奏請仁宗在朝廷張榜公示。

范呂之爭,牽連甚廣。秘書丞余靖上書請求修改詔命 ;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訟和范仲淹是師友關係,願一起降官貶黜 ;館閣校勘歐陽修責備高若訥身為諫官,對范仲淹被貶之事一言不發 ,蔡襄亦作《四賢一不肖》詩 ,攻擊高若訥,皆牽連遭貶。朝臣畏懼宰相勢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貶出京,竟無人敢送別,只有獨龍圖閣直學士李紘、集賢校理王質出郊餞行。

景祐四年(1037年),呂夷簡被免除宰相之職,士大夫們接連不斷地替范仲淹辯白,雙方互相辯駁,朋黨爭論四起。仁宗詔宰相張士遜問計,下詔禁止互結朋黨。

因范仲淹多次因諫被貶謫,梅堯臣作文《靈烏賦》力勸范仲淹少說話、少管閒事、自己逍遙就行。范仲淹回作《靈烏賦》,強調自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盡顯為民請命的凜然大節。

戍邊西北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 ( 三川口之戰 ),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訊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

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邊事吃緊,仁宗以范仲淹眾望所歸,召回京師,擔任天章閣待制、出知永興軍。 七月,升為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並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擔任安撫使夏竦的副手。 八月,范仲淹請知延州,到任後,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同時修築青澗城和鄜城,作為軍事基地,節省邊境開支。仁宗詔命這支軍隊為康定軍。

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 ,仁宗詔命陝西各路討伐西夏,范仲淹上疏,建議加強邊防守備,固守酈延,以軍威恩信招納西羌歸附(時羌族為元昊嚮導,為其所用),徐圖西夏,仁宗採納。范仲淹又奏請修築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舊要塞改建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回歸。

二月,元昊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仁宗批准夏竦反攻計畫,韓琦命尹洙謁見范仲淹,聯絡同時發兵。范仲淹認為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不從。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西夏軍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境六盤山麓,於好水川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餘 ( 好水川之戰 )。 四月,仁宗降夏竦為豪州通判,范仲淹為戶部員外郎、知耀州,職責不變。

范仲淹版畫像 范仲淹版畫像

五月,范仲淹改知慶州,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元昊起兵時,曾聯絡羌族,約定環慶路酋長六百餘人為其嚮導。范仲淹到任後,即以朝廷名義犒賞羌族各部,與之簽訂條約,嚴明賞罰,羌族遂脫離西夏,為宋效力。 為進一步穩固邊防,范仲淹又修築大順城,遏止白豹城、全湯城一帶的敵軍進犯 ;同時,修葺細腰、胡蘆等軍塞,切斷敵軍通路,使明珠、滅臧兩部族安心歸附大宋。

慶曆二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獲知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軍阻擊,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餘人(定川寨之戰)。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十月,范仲淹率領六千軍隊,從邠州、涇州出發來進行援救,西夏軍隊撤出邊塞。仁宗非常欣賞范仲淹軍事才能,加封為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

十一月,仁宗採納范仲淹建議,恢復設定陝西路安撫、經略、招討使,讓范仲淹、韓琦、龐籍分領職事。范仲淹與韓琦在涇州設定官第,將文彥博調到秦州做統帥,滕宗諒調到慶州做統帥,張亢擔任渭州的統帥。 范仲淹作將領,號令清楚,愛護士兵,對於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誠懇接納,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稱臣(慶曆和議),西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轄的地區。

慶曆新政

主詞條: 慶曆新政

慶曆三年(1043年),元昊請求議和,西方邊事稍寧,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樞密副使 ,又擢拔歐陽修、余靖、王素和蔡襄為諫官(俗稱“四諫”) ,銳意進取。六月,諫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輔之才,仁宗欲拜為參知政事,范仲淹推辭不就;八月,仁宗罷免副宰相王舉正,再拜范仲淹為參知政事。

仁宗調整輔臣結構後,多次召見富弼、范仲淹等人,徵詢天下大事。范仲淹雖感謝皇恩,卻認為事有先後,朝廷陳弊積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仁宗遂親筆詔書,開天章閣、陳設筆硯、賜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後作《答手詔條陳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僥倖”等十件事。 仁宗採納,詔書統一頒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輔臣反對而作罷。

慶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 ,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等事宜 ,改革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增加。新政實施後,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希圖僥倖的人深感不便,於是毀謗新政的言論逐漸增多,指責范仲淹等是“朋黨”的議論再度興起。 六月,邊事再起,范仲淹請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為陝西、河東宣撫使。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反對聲愈加激烈,范仲淹請求出知邠州,仁宗準奏,遂罷免其參知政事之職,改為資政殿學士、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請求解除四路帥任、出任鄧州,以避邊塞嚴寒,仁宗升為給事中、知鄧州。 隨著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離京,歷時僅一年有餘的新政也逐漸被廢止,改革以失敗告終。

高風亮節

范仲淹 范仲淹

慶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達任所鄧州,重修覽秀亭、構築春風閣、營造百花洲,並設立花洲書院,閒暇之餘到書院講學,鄧州文運大振。時尹洙被貶筠州,疾病纏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鄧州養病。

慶曆八年(1048年),有詔調范仲淹知荊南府,鄧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歡鄧州,就奏請朝廷,得以留任。 范仲淹在鄧州總計三年,百姓安居樂業,其傳世名篇《岳陽樓記》及許多詩文均寫於鄧州。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調任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隱退之意,商議購置田產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嚴詞拒絕。 十月,范仲淹出資購買良田千畝,讓其弟找賢人經營,收入分文不取,成立範氏義莊,對范氏遠祖的後代子孫義贈口糧,並資助婚喪嫁娶等用度。

皇祐三年(1051年),升為戶部侍郎,調往知青州,因冬寒病重,求至潁州。

與世長辭

皇祐四年(1052年),調任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 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縣尹樊里萬安山下 ,仁宗親書“褒賢之碑”,贈兵部尚書,諡號文正,追封楚國公。

主要成就

政治貢獻

•地方治績

范公堤 范公堤

范仲淹出任泰州時,徵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景祐元年(1034年),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計畫。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實施新政

慶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針對內憂(官僚隊伍龐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的現狀,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綱領,主張澄清吏治、改革科舉、整修武備、減免徭役、發展農業生產等,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新政實施的短短几個月間,政治局面已煥然一新:官僚機構開始精簡;科舉中,突出了實用議論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幹的人員,得到破格提拔;全國也普遍辦起了學校。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為首的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為“朋黨”,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敗告終。但新政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軍事思想

范仲淹肖像 范仲淹肖像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調西北前線,擔任邊防主帥。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范仲淹提出“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訓練邊塞軍隊,以達到以守為攻的目的。

軍隊制度上,取締按官職帶兵舊制,改為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建立營田制,解決軍需問題,使軍隊面貌一新,應變能力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 防禦工事方面,構築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順城 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 對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宋。 同時,范仲淹精選將帥、大力提拔軍隊將領,使西北軍中湧現出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范仲淹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的思想,使西北軍事防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邊境局勢大為改觀。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最終締署契約,西北邊疆得以重現和平。

文學成就

•散文

宋建國至仁宗七十多年來,墨守祖宗家法,政尚循謹,浮華奢靡的背後潛伏著種種危機。范仲淹洞破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重視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張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關係到社會風俗的醇厚訛薄、國家的興衰成敗。在經世濟時思想的影響下,范仲淹反對宋初文壇的柔靡文風,提出了宗經復古、文質相救、厚其風化的文學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點在於政而不在於文,在價值取向上與揚雄、王勃、韓柳以及宋初復古文論一樣,具有歷史意義和復古精神,對宋初文風的革新具有積極作用。

散文創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書信居多,陳述時政,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蘇軾曾評價《上政事書》“天下傳誦” ;《靈烏賦》一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國古代哲人爭自由的重要文獻;名篇《岳陽樓記》,借作記之機,規勸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記敘、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動靜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為雜記中的創新,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

•詩歌

詩歌上,范仲淹主張“範圍一氣”、“與時訊息”。范仲淹繼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氣”,又將曹丕的“文氣說”、陸機、鍾嶸的“感物說”和“天人合一”的詩學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認為,詩人創作的衝動與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氣”,感於萬物並通過萬物體現出來。范仲淹的“與時訊息”則繼承了劉勰的“為情而文”觀和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把政治教化和為情造文有機有機結合起來,范仲淹批判宋初詩壇的盲目模仿之風和無病呻吟之態,主張詩歌創作要忠於生活現實,符合時事,不為空言。

范仲淹詩歌存世305首,內容非常廣泛,或言志感懷,抒寫偉大的政治抱負;或關注民生,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或紀游山水,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或詠物寄興,展現自己的人格操守。詩意淳語真,藝術手法多樣,以清為美的特點尤為突出,以文為詩、議論化的傾向非常明顯,同時注意白描手法和疊字的運用,與當時的白體、晚唐體及西崑體相比,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為宋初詩歌由唐音向宋調轉變的重要一環。

•詞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詞作存世共五首 ,雖然數量較少,但首首膾炙人口,在宋詞的發展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北宋建國至宋仁宗,生活享樂漸成風尚,以艷情為主要創作話題的歌詞亦趨向繁榮。范仲淹於仁宗年間登上詞壇,其詞作內容和風格豐富多樣,有直接寫艷情者,也有跳出艷情之外者,正是過渡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刻痕跡。

《漁家傲·秋思》一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作者反對入侵、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同時還表現出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詞這一新的詩體形式來描寫邊塞生活,唐人韋應物的《調笑令·胡馬》雖有“邊草無窮日暮”之句,但沒有展開,且缺乏真實的生活基礎,因而,范詞實際上是邊塞詞的首創。不僅如此,這首詞的內容和風格還直接影響到宋代豪放詞和愛國詞的創作,為詞世界開闢了嶄新的審美境界,也開啟了宋詞貼近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創作方向。《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和《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兩詞,讀史、詠風景,題材寬泛,與艷情無關,與北宋前期詞壇的創作風格合拍,表現了從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歌壇衰變的一個過程。

范仲淹的艷情之作(《蘇幕遮·懷舊》、《御街行·秋日懷舊》),總是寫出一種宏大的時空背景,與同時代其他詞人“小圓香徑”、“庭院深深”的狹深環境迥然不同。而沉摯真切、婉麗動人的風格,也極大地改變了宋人的創作觀念,引導著詞壇創作風氣的轉移,對後世詞壇產生著深刻影響。

教育方略

范仲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教育思想,把“興學”當作是培養人才、救世濟民的根本手段。 在《上執政書》中,范仲淹明確提出“重名器”(慎選舉、敦教育),把當時科舉以考試取人、而不在考試之先育人,比之為“不務耕而求獲”,主張“勸學育才”,恢複製舉並使之與教育相銜接。 慶曆年間主政時,范仲淹再次提出“復古興學校,取士本行實”,著力改革科舉考試制度、完善教育系統、加強學堂管理,各地亦奉詔建學,地方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時謂“盛美之事”。

師資選材上,范仲淹提倡明師執教、經實並重。范仲淹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和選拔,把“師道”確立為教育的重心,他推薦的名師胡瑗、李覯等,皆為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教學內容上,范仲淹提倡“宗經”,以儒家經典培養能通達“六經”、悉經邦治國之術的人才 ;同時注意兼授諸算學、醫藥、軍事等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實用人才。

范仲淹亦身體力行,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足跡所涉,無不興辦學堂,教澤廣被;晚年又設義田、建義學,對族中子弟實行免費教育,激勸“讀書之美” ,范氏義學在教化族眾、安定社會、最佳化風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開啟了中國古代基礎教育階段免費教育的新風尚。

書法成就

范仲淹書法藝術 范仲淹書法藝術

范仲淹善書。黃庭堅《山谷題跋》中云:“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沉著,極近晉宋人書。”又云:“范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俗,而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朱長文《續書斷》謂仲淹晚年學王羲之《樂毅論》,亦一代之墨寶也。明唐錦《龍江夢余錄》評范仲淹書極端勁秀麗,無毫鋩縱逸之態。”清高士奇也稱范仲淹書法“挺勁秀特,肖其為人”。

個人作品

據《宋史》載,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尺牘》二卷,《奏議》十五卷,《丹陽編》八卷。 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時有乾道刻遞修本、范氏家塾歲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體裁作品名稱
詩歌 《江上漁者》《鶴聯句》《登表海樓》《河朔吟》《游廬山》《春日游湖》《新定感興五首》 《酬和黃太博》《絳州園池》《送魏介之江西提點》《歸雁》《登表海樓》《過餘杭白塔寺》 《訪陝郊魏疏處士》《出守桐廬道中十絕》《和葛閎寺丞接花歌》《懷慶朔堂》《春日游湖》 《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古鑒》《過太清宮》《送石曼卿》《閱古堂詩》《贈張先生》 《上漢謠》《野色》《河朔吟》《紀送太傅相公歸闕》《石子澗二首》《答梅聖俞靈烏賦》
《蘇幕遮·懷舊》《漁家傲·秋思》《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御街行·秋日懷舊》 《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散文 《岳陽樓記》《與唐處士書》《答手詔條陳十事》《與韓琦書》《靈烏賦》《上執政書》 《嚴先生祠堂記》《上攻守二策狀》《上呂相公並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學記》
書法《道服贊》《師魯帖》《遠行帖》《邊事帖》

人物評價

總評

范仲淹“文武兼備”、“智謀過人” ,無淪在朝主政、出帥戍邊,均系國之安危、時之重望於一身。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即使在擔任地方官時,他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作為宋學開山、士林領袖,他開風氣之先,文章論議,必本儒宗仁義;並以其人格魅力言傳身教,一生孜孜於傳道授業,悉心培養和薦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園未立”,居無定所,臨終《遺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歷代評價

范文正公像 范文正公像

姜遵:朱學究 (范仲淹 )年雖少,奇士也。他日不惟為顯官,當立盛名於世。

歐陽修: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

葉清臣:為社稷之固者,莫知范仲淹。……至於帥領偏裨,貴能坐運籌策,不必親當矢石,王德用素有威名,范仲淹深練軍政,龐籍久經邊任,皆其選也。

蔡襄:公薨之後,獨無餘資。君國以忠,親友以義,進退安危,不易其志。立身大節,明白如是。

朱長文:范文正公置義田、義宅,至今四十年,而丞相、侍郎兄弟(仲淹次子、三子)繼承其志,近益增廣。九族之間,莫不被其惠。

王安石: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

蘇軾:①出為名相,處為名賢;樂在人後,憂在人先。經天緯地,闕謚宜然,賢哉斯詣,軼後空前。②公在天聖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於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予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於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蘇轍:范文正公篤於忠亮,雖喜功名,而不為朋黨。

錢公輔:范文正公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贍。

王十朋:堂堂范公,人中之龍。正色立朝,奸邪不容。材兼文武,永履仁義。

劉珙:此五君子(諸葛亮、杜甫、顏真卿、韓愈、范仲淹),其所遭不同,所立亦異,然其心則皆所謂光明正大,踈暢洞達,磊磊落落而不可揜者也,其見於功業文章,下至字畫之微,蓋可以望之而得其為人。

樓鑰:文正公奮身孤藐,未嘗賴宗人毫髮之力。既達,則闔族受解衣推食之恩。

孫應時:若吳范氏之有義莊也,然後能仁其族於無窮,非文正公新意歟?蓋公平生所立不待稱讚,此其一事已足為百世師矣。

朱熹:①範文正杰出之才。②本朝道學之盛,亦有其漸,自範文正以來已有好議論。

呂中:先儒論宋朝人物,以范仲淹為第一。

羅大經:國朝人物,當以範文正為第一,富韓皆不及。

羅璧:陳平為宰相,不問錢、谷、訟獄,丙吉為宰相,不問橫道死人,但以鎮國家、理陰陽、親諸侯、附百姓為事,汲黯為九卿,拾遺補過,范文正公所至為政,敦禮教、厚風俗,皆識其大者也。

元好問:文正范公,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備數器。在朝廷,則孔子之所謂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間,概不一二見,非但為一代宗臣而已。

王惲:堂堂范公,三代之佐。致君澤民,盡夫在我……篤信力行,曾不易慮,受知裕陵,千載一遇。

吳澄:韓司徒張文成侯、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唐司徒狄文惠公、宋參知政事范文正公,四人之功業不盡同,而其為百代殊絕之人物則一。……文正佐漢於盛際,而器局公平廣大,設施精審詳密,心事如青天白日。遘時雖異,易地則皆然。故朱子稱其磊磊落落,無纖芥之可疑也。

脫脫: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諸賢,無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遺宰相書,極論天下事,他日為政,盡行其言。豪傑自知之審,類如是乎!考其當朝,雖不能久,然先憂後樂之志,海內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責,使究其所欲為,豈讓古人哉!

張起岩:有際天人之學,斯可以服天下之望,有擴宇宙之量,斯可以成天下之務,有堅金石之操,斯可以任天下之重。隆然曄然震耀於世道者,則范文正公其人也。

徐琰:致君之志,動物之誠,放諸四海而準,百世而下,聞者莫不興起也。是豈區區富貴利達,以炫耀於須臾者,可同日而語哉?

方孝孺:古之至人,忘己徇民……孰若先生,唯民之憂。飲食夢寐,四海九州。

馬中錫:夫范公一代奇才也……宜其見諸事為者,彪炳轟烈,撐扶天地。

范仲淹江蘇吳縣石刻像 范仲淹江蘇吳縣石刻像

畢瑜:先天下憂,後天下樂,出則澤被生民,入則風生台閣,侃侃封章,天子動容,凜凜甲兵,西賊膽落。嗚呼!休哉,千百世之下,聞公之風,誠足以廉頑而敦薄。

王鏊:昔在有宋,吾蘇入參大政者,有兩范公(范仲淹、范成大)。文正公當仁宗朝,開天章閣求治,更張庶治,將大有為焉。未一年,以小人不悅罷。文穆當孝宗朝,在政府兩月,未及有焉,以言者罷。前宋之治,莫盛仁宗;南渡後,莫盛孝宗,皆銳意太平。二公皆以身許國,可謂千載之遇,而皆不能少其志。嗚呼,道之難行其已久矣!忠良不可容於時,自昔然矣!文正子孫,今在吳中最盛,所謂歲寒堂者,有司春秋享祀不絕;而文穆之後無聞焉。文正為宋人物第一流,文穆其流亞歟。觀其使金受書之儀,舉朝皆悚,有蘇子卿(蘇武)齧雪之操;繳還閣門張說詞頭,有陽城裂麻之忠;奏罷明洲海物之獻,蓋與孔戡之政同;其在成都,演武修文,獎用名節,間與陸務觀諸人賡唱,流風餘韻,漸被岷峨;而吳中民風士俗,人情物態,盡悉備見其時。

鄭紀:漢有天下四百餘年,唐則幾於三百,宋則三百有奇,雖創業中興,各有賢主,然申公之勸力行,狄梁公之復唐祚,韓范富歐諸公之定儲靖國,縱非周召之偶而社稷之功。

張志淳:張留侯、諸葛武侯、狄梁公、范文正公,功業不同,而同為百代殊絕之人物,遭時雖有異,易地則皆然。

孫承恩:德行純備,貞金粹玉。風節峻厲,霜松雪竹。先憂後樂,思濟斯民。一代賢相,前後絕倫。

歸有光:韓、富二公,與范希文、歐陽永叔,一時並用,世謂之韓、范、富、歐。魏公嘉佑、治平間,再決大策、以安社稷。當朝廷多故,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而與范、歐同心輔政,百官奉法循理,朝廷稱治。

樊升之:賈生之治安,晁錯之兵事,江統之徙戎,是萬世之至畫也,李鄴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墾墅,平江伯之漕運,是一代之至畫也。李允則之築圃起浮屠,範文正、富鄭公之救荒,是一時之至畫也。畫極其至,則人情允協,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

王夫之:以天下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則憂之亟。故人之貞邪,法之疏密,窮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風俗之醇薄,一繫於其心……若其執國柄以總庶務,則好善惡惡之性,不能以纖芥容,而亟議更張;裁幸濫,核考課,抑詞賦,興策問,替任子,綜核名實,繁立科條,一皆以其心計之有餘,樂用之而不倦。唯其長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靜之天下,人挾懷來以求試,熙、豐、紹聖之紛紜,皆自此而啟,曾不如行邊靜鎮之賴以安也。

李光地:範文正事業不必勝人,而為第一流者,功在推獎人才,故陳止齋謂“百年用其餘”也。

蔡世遠:才本王佐,學為帝師,諸葛武侯、陸宣公、範文正、司馬文正也。

全祖望:高平一生粹然無疵,而導橫渠 (張載 )以入聖人之室,尤為有功。

仲鶴慶:茫茫潮汐中,磯磯沙堤起,智勇敵洪濤,胼胝生赤子,西塍發稻花,東火煎海水,海水有時枯,公恩何日已。

紀昀: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古之所謂大儒者,有體有用,不過如此。

陸以湉:此四人者(范仲淹、諸葛亮、陸贄、文天祥),皆經綸彌天壤,忠義貫日月。

陳去病:獨範文正以矯厲特異之才……蓋惟心無所偏私,用能絕人之貪,而宇宙亦以清寧。

張壽鏞:道學氣節則文正范公為之魁。

楊昌濟:宋韓、范並稱,清曾、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范、曾辦事兼傳教之人也。

蔡東藩:若夫韓琦、范仲淹二人,亦不過一文治才耳。主戰主守,彼此異議,主戰者有好水川之敗,雖咎由任福之違制,然所任非人,琦究不得辭責。主守者遭元昊之謾侮,微杜衍,仲淹幾不免殺身。史雖稱韓、范善防,然卒無以制元昊,使之帖然歸命,非皆武略不足之明證耶?

毛澤東:①中國歷史上有些知識分子是文武雙全,不但能夠下筆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戰。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② (范仲淹詞 )介於婉約與豪放兩派之間,既蒼涼又優美,使人不厭讀。

江澤民:所有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文獻記載

類別作者篇目
史書 脫脫等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畢沅《續資治通鑑》卷三十八——卷五十二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四——卷一百七十二
碑銘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銘》
歐陽修《范公神道碑》
傳記樓鑰《范文正公年譜》
范成大《范仲淹傳略》
張唐英《范仲淹傳》
曾鞏《隆平集·卷八·范仲淹傳》
王稱《東都事略·范仲淹傳》

軼事典故

斷齏畫粥

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 ,勵志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 成年後,范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困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范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龍圖老子

寶元元年至慶曆三年(1038年—1043年)間,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經略西線邊防,改革軍事制度、調整戰略部署,構築以大順城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防禦體系,西北戰線固若金湯,夏人不敢犯。西北邊陲謠曰:“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羌人稱范仲淹為“龍圖老子” ;夏人稱其為“小范老子”,認為“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寬厚仁愛

范文正公遺像 范文正公遺像

范仲淹擔任邠州知州時,有一次登樓飲酒,尚未舉杯,就看到幾個人披麻戴孝地營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詢問,得知是一名書生客死邠州,準備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喪用具尚未製備。范仲淹聽後非常悲傷,立即撤去酒席,並贈以錢財,使其得辦喪事。

慶曆年間,張海 (一說王倫 )率領人馬攻打淮南,路過高郵,高郵知軍晁仲約料想無法抵擋,就昭示當地富人捐錢獻酒,前去慰勞,“盜寇”很高興,沒有施暴就離開了高郵。事情傳開後,朝廷非常憤怒,富弼提議處死晁仲約。范仲淹說:“若郡縣兵力足以應戰或防守,遭遇賊兵不抵禦而去賄賂,在法理上知軍必須處死;但實際情況是高郵兵力不足,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或防守;這種情況下殺死知軍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聽後,接受范仲淹的意見,赦免了晁仲約。

范仲淹治理國家崇尚忠厚,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范仲淹戍邊西北時,邠州、慶州的百姓和眾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懸掛他的畫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後,聞知訊息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羌部族的數百首領,像孝子一樣放聲痛哭,並齋戒三日以後才離開。

嚴謹治學

范仲淹替人寫墓志銘,寫畢封好剛要傳送時,忽然想到:“這篇銘記不能不讓尹洙看。”第二天,范仲淹就把銘文交給尹洙過目,尹洙看後說:“你的文章已經很出名,後代人會以你的文章為典範,不能夠不謹慎啊。現在你把轉運使寫作刺史,知州寫成太守,固然清雅古雋,但現在卻沒有這些官職名稱,後人必然心生疑惑,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爭論的原因啊。”范仲淹聽後,感嘆地說:“多虧請你看了,否則,我差一點要失誤啊。”

只彈履霜

范仲淹素愛彈琴,曾於琴中思古 ,又向志於琴道的崔遵度請教“琴何為是”,並問還有誰與他志同道合,崔公說是唐處士,於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將師其一二。”他為自己尋到能學琴與琴道的老師快樂如孺子。 據陸游《老學庵筆記》載: 范文正公喜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范履霜。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嚴,教導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積德行善,范氏家風清廉儉樸、樂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讓次子范純仁自蘇州運麥至四川。范純仁回來時碰見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親之喪,無錢運柩返鄉,便將一船的麥子全部送給了他,助其還鄉。范純仁回到家中,沒敢提及此事。范仲淹問他在蘇州遇到朋友了沒有,范純仁回答說:“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喪事,沒錢運柩回鄉,而被困在那裡。”范仲淹立刻說道:“你為什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范純仁回答說:“我已經送給他了。”范仲淹聽後,對兒子的做法非常高興,並誇獎他做的對。

舉賢任能

范仲淹特別善於識人,當狄青還是個下級軍官時,范仲淹就對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說: 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狄青從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武官任樞密使,成為一代名將。

張載少年時,喜歡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歲時,謁見范仲淹,范仲淹一見知其遠器,作為將領實在屈才,對他說: 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 勸他讀《中庸》。後來張載遍觀釋老,無所得反而求六經,後成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學關學的創始人,一代大儒。

富弼少年時,好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奇之說: 王佐之才也”,並把他的文章給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兒嫁給了富弼。宋仁宗恢複製科後,范仲淹告訴富弼說: 你應該由制科步入仕途”,並推舉他為茂材異等,富弼從此進入官場,成為一代名相。

相傳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時,城中文武官員,大多得到過他的推薦,惟有蘇麟,因在外縣擔任巡檢,不在城裡,未得提拔。於是,蘇麟就向范仲淹獻詩一首,其中有兩句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為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升遷。

性情中人

歷史上,人們給以范仲淹特別高的評價,“才其量其忠,非但為一代宗臣而已”。其實,范仲淹並沒有把自己看成完人,反而是喜歡袒露自己的真實性情。他也發過牢騷:“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宋人吳曾記載過這樣一件事:范仲淹任饒州知州時,官妓 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頗為看中。後來范仲淹被調回京師,因小鬟年紀太小,不便攜行,就給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詩 (《 懷慶朔堂 》),在詩中說道:“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年年長有別離恨,已托東風乾當來”。魏介心領神會,就把小鬟買來轉送范仲淹。 南宋姚寬還記載范仲淹曾以胭脂寄小鬟,並題詩“江南有美人,別後常相憶。何以慰相思,贈汝好顏色”。 明人朱有燉據此改編為雜劇《甄月娥春風慶朔堂》,劇前引言亦詳述此事。

三光風範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憂國憂民,不圖個人榮華富貴,從二十七歲進士及第到五十五歲主持新政,在漫長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關心政治,每遇國家大事,總是慷慨直言,由於他直言敢為,曾在八九年間裡三次被貶:1029年,范仲淹因諫言太后還政,被貶;接著又在廢郭皇后上二次被貶;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圖》第三次被貶。

在這幾次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動者,尤其後兩次,成為影響慶曆士風構建的兩個重要事件,獲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認同。據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記載,范仲淹三次被貶,每貶一次,時人稱“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稱為“極光”,第二次稱為“愈光”,第三次稱為“尤光”。

家族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先祖范滂字孟博,東漢時,舉孝廉,歷任清詔使、光祿勛主事,江夏八俊之一。
范履冰 唐睿宗時,官至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
高祖范隋唐懿宗時,歷任幽州良鄉主簿、處州麗水縣丞,後舉家遷至蘇州。
曾祖 范夢齡 仕吳越,曾任節席推官。北宋年間,追贈太師,封徐國公。
祖父 范贊時 仕吳越,官至秘書監。北宋年間,追贈太師,封唐國公。
父親范墉 早年仕吳越,後隨吳越王錢俶降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封太師、周國公。
母親謝氏范墉去世後,改嫁朱文翰,范仲淹為其第三子。
繼父朱文翰長山人,曾任平江推官,范仲淹兩歲時,母親改嫁。
平輩仲兄范仲溫生平不詳。
長兄等——范仲淹共有兄弟五人,其他三位兄弟皆早卒,生平姓名不詳。
子輩長子范純祐字天成,范仲淹長子,歷任監主簿、司竹監。
次子范純仁字堯夫,中皇祐元年進士及第,官職北宋宰相。
第三子范純禮字彝叟,歷任河南府判官、吏部郎中、禮部尚書等職。
第四子范純粹字德孺,官至戶部侍郎。
孫輩孫子范正臣范純祐之子,守太常寺太祝。
孫子范正思范純仁之子,字子思(一說子默),至孝,居父喪感傷而疾,十年不愈。
孫子范正平范純仁之子,字子夷,歷任開封尉、象州知州,著有《荀里退居編》。

後世紀念

墓葬

范仲淹墓,位於洛陽城東南伊川縣彭婆鄉許營村萬安山南側,分前後兩域。前域為范仲淹及其母秦國太夫人、長子監溥公范純佑墓,中央祭廟一所,內有殿房,殿中懸光緒皇帝御筆“以道自任”匾額;宋仁宗篆額的“褒賢之碑”,高4.08米,寬1.41米,厚0.48米,碑文由歐陽修撰,王洙書,字跡大體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獅等。後域為次子范純仁、三子范純禮、四子范純粹及後代之墓。

2006年,,范仲淹墓作為宋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

蘇州范仲淹紀念館,位於蘇州天平山風景區,內塑范文正公坐像、銅像,刻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石牌樓。2006年,在原祠堂西側,又建有范仲淹紀念館新館,採用庭院式廳堂布局,分三廳一廊一房,其中北廳為序館,主要是范仲淹的生平簡介、范氏家譜等內容,中廳重點介紹范仲淹一生的功績,南廳則展示範仲淹在文學上的成就,附房展示有漆雕 萬笏朝天圖 高義園世寶

泰州范仲淹紀念館,位於江蘇泰州興化市宋縣署兩廡,始建於2000年,館區分為文正流風、重教興城、廉政為民、景范遺風四個部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另外,在山東濱州、河南商丘等地也有范仲淹紀念館。

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位於鄧州古城東南隅。慶曆六年(1046年),范仲淹任鄧州知州時,始建書院學堂—春風堂、藏書樓、齋舍,並在書院東側營造百花洲,花洲書院因此得名。自南宋至清,歷任知州均重視整修花洲書院,辦學規模也越來越大。

2002至2005年,鄧州市政府對花洲書院進行了全面修復,重修後的花洲書院,占地126畝,分五進四院,主要建築有春風堂 (傳為《岳陽樓記》誕生處)、春風閣、先聖殿、萬卷閣、覽秀亭、景範亭、思範亭、百花洲、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紀念館、范仲淹詩文碑廊等。

2006年,花洲書院被列入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於文龍水滸人物譜》中的范仲淹 《於文龍水滸人物譜》中的范仲淹

古典小說《水滸傳》的第一回(金聖歎本為“楔子”部分)中,講述宋仁宗嘉佑三年,京師出現瘟疫,范仲淹提議派人去龍虎山請張天師禳除瘟疫。於是太尉洪信被派去龍虎山。後來洪信在龍虎山打開了伏魔之殿的封印,放出了天罡地煞,引出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聚義的故事。

根據史料,范仲淹並未活到嘉佑三年。《水滸傳》中涉及歷史人物卻又與歷史稍有偏差處不少,這是典型的一例。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89年電視劇《一代名臣范仲淹》田鵬
1995年電視劇《賀蘭雪》陳保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