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茅 | |||||
拼音: | |||||
解釋: | 1.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象徵。 |
相關詞條
-
苴
苴,漢字。音jū時為名詞,腐草,苴麻。音chá時為東周古國名。
涵義 歷史 古籍解釋 -
苴茅燾土
苴茅燾土 拼音: jū máo tāo tǔ 解釋: 1.同"苴茅裂土"。 2.燾,覆。 ...
-
苴茅裂土
解釋: 1.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取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 這是古代分封諸侯的一種儀式。
-
苞苴
苞苴,漢語詞語, 拼音:bāo jū, 基本解釋:指包裝魚肉等用的草袋,也指饋贈的禮物。 出自《顏李遺書-李恕谷先生年譜》
詞目 拼音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相關連結 -
茅[中國漢字]
茅,máo,在《康熙字典》、《漢語字典》中有茅店、茅屋、茅坑等其他詞義,相關的成語有茅塞頓開等。
筆畫結構 詳細解釋 相關詞語 漢語字典 古籍解釋 -
包苴
是用葦或茅編織成的包裹魚肉之類食品的用具,借指賄賂或饋贈。
簡介 -
分茅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
基本信息 典源 釋義 示例 -
包[漢語漢字]
基本釋義 小篆 楷體 〈動〉(1) 會意。小篆字形,外邊是“勹”。中間是個“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
基本釋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
大姚縣
改屬迤西道楚雄府。道光三年(1823)以大姚縣北境置苴卻行檢分治...(1913)4月,迤西道改為滇西道,大姚縣、鹽豐縣屬滇西道;同年,改苴卻巡檢司為苴卻行政委員,駐苴卻,屬滇西道。民國三年(1914)6月,改滇西道為...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自然資源 地理環境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