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石灰鋪鎮

介紹關於英德市石灰鋪鎮的地理位置,歷史,基礎設施,交通通訊,特產。

【地理位置】

石灰鋪鎮地處英德市西郊,相距市區24公里,東接英城、橫石塘兩鎮;南連西牛鎮;西鄰含光鎮;北部與石牯塘鎮為界。全鎮總面積為225平公里,總人口有36998人,其中農業人口33839人,非農業人口3159人,勞動力資源總數20000人,全鎮設有16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295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石灰鋪墟。

【歷史】

石灰鋪鎮於1949年10月解放,土改前曾屬英德縣第二區,土改時期為第五區,區公所設在美村墟(現美村村委會辦事處);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稱紅旗公社,同年為石灰鋪公社,並將社址遷到石灰鋪墟;1984年體制改革,立石灰鋪區公所;1986年撤區改建為石灰鋪鎮。

【基礎設施】

石灰鋪鎮能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地,分步建設、整地推進”的方針,大力抓好石灰鋪墟、美村墟的發展進程,推進以過境公路為中心的新興開發區建設,使整個鎮的面貌煥然一新。

【交通通訊】

石灰鋪鎮水陸交通方便,四通八達。省道1911線(英陽線)橫穿全鎮,小北江環繞石灰鋪,上通陽山,下通廣州等珠江三角洲地區,行車24公里便到京廣鐵路英德站,直達全國各地。 
石灰鋪鎮通訊事業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現已全面開通BP機、傳真、行動電話等通訊業務,目前全鎮有程控電話用戶400多戶,且做到村村通電話;郵政業務實行電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鎮的通訊能力,加強對外界的聯繫,促進經濟的大幅度增長。

【資源特產】

石灰鋪鎮土地遼闊,四面環山,是原丘陵地區山腹之中的一塊盆地。氣候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全鎮總耕地面積為44890畝,其中水田面積27000畝,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素有英德“糧倉”之稱。經濟作物以種植甘蔗、水果、茶葉、花生、筍竹、蔬菜為主,本鎮生產出來的苦丁茶、紅綠茶、竹筍遠銷國內外。
石灰鋪鎮水力資源豐富。竹田河可進行梯級開發為三級水電站,據上級有關部門擬定,裝機容量可達640千瓦時,若建成後,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早在幾年前,該鎮已在子塘河建成一座裝機容量為320千瓦的水電站,可供集鎮範圍內的用電,市的11萬伏特、3.5萬伏特的高壓輸變電線路橫穿石灰鋪鎮,為用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還建有可供墟鎮2萬人生產、生活用水的水塔,加快墟鎮的發展步伐。
【經濟狀況】
石灰鋪鎮已確定了“農來穩鎮,工業立鎮,商貿活鎮,科技興鎮,文明建鎮,依法治鎮””的發展路子。在鞏固、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和挖掘原有集體、私營企業潛力的基礎上,石灰鋪鋪鎮努力改革投資環境,積極引進資金,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本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產業,現已立下“以發展旅遊業為龍頭,帶動一系列服務性飲食、娛樂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其憑藉有天然的沒水岩、馬肢岩、亞婆岩、石板廟等勝景,足以大搞旅遊開發。初步考察,沒水岩可能是全國最長的地下河流,岩內景相,惟妙惟肖,壁龍騰飛,金佛祝福,其他銀球、金帶、滿壁遍布,上山峽馬肢岩為三岩一龍,即“馬肢岩、銅鼓岩、燕子岩和中間出現水龍”。“燕子岩”高險,岩洞面上有行古句,是竹排字樣,誰能識別,就知其文物內藏之處。上山峽岩洞奇石竿千姿百態,十分絢麗多彩,可開發為旅遊區,還有竹田自然漂流也有待開發為一大景觀。
【文教衛生】
石灰鋪鎮還特別注重科技、文化素質教育,認真實施“科教興鎮”戰略。一方面,通過外引內聯加強和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通過對學校領導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考核辦法,對學生採取一定的激勵措施,使該鎮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大大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式,幾年來的國中畢業升中考試,優秀率居全市前茅。
【招商項目】
石灰鋪鎮地位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對發展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鎮委、鎮府已制訂了各種投資置業優惠政策,歡迎國內外有志之士前來投資,共同把石灰鋪鎮建得設得更加美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