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大灣

英德大灣

英德大灣位於英德市西北部,相距英德、陽山分別60公里。全鎮現有15個村民委員會(居委會),362個自然村,10565戶,總人口54703人,勞力24616人。總面積20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383畝,其中水稻面積25929畝,旱地面積30454畝,林業面積234408畝。

基本信息

英德大灣介紹

大灣建國前分為蕉岡、石蓮、古道三個鄉。建國後行政建制並為一個大灣區。(包括現在的波羅、青坑、陽山縣的江英),一九五七年撤區並鄉,改為大灣鄉。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又改名為上游公社,後又改為大灣公社(一九八七年改為現在的大灣鎮)。

大灣這個地名來源無典故記載,小江城清澄碧綠的連江由北滔滔南來,在大廟山下迴轉盤旋成一個闊大的半月形河灣,這就是“大灣”名之由來罷。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平定嶺南建南海郡時,大灣當屬南海郡管轄。漢武帝元鼎六年,大灣當屬浛洭(浛洸)縣所轄。(公元1314年)湞陽浛洸併入英州,至此大灣又屬英州所轄。(公元1364年)英州降為英德縣,以後大灣一直為英德所轄。

大灣鎮歷史悠久,數百年前就有本省的南海、三水、興寧、清遠佛岡、陽山、連縣等地的移民到此地安居謀生,建設墟鎮。大灣有一座明朝嘉靖年間建成的“可與南海祖廟比隆焉”的金山祖廟。有一座清朝光緒年間建成的“文英書院”。有明朝天啟年間建成的占地五百多平方的重華寺(此寺址建國後已尋建成了一個新村)。此外還有商會當鋪、齋堂及廣州會館等一系列的設定。這都充分體現了大灣過去文化歷史。

大灣就坐落在連江沖積的平丘上,四面環山,中腹貫河,位於英德城與陽山城均等距的60公里處。歷史上,它作為連江水運的中途港埠,曾有過繁華昌盛的時光,與南面的浛洸一道,同為英西的富州重鎮。

八十年代的大灣河邊船艇簇擁,江上汽笛時鳴。小城樓房鱗次櫛比,人流熙熙攘攘。大灣人經商風氣濃厚,商肆林立,地攤連街。逢集趁墟,城裡擠得摩肩接踵,揮汗如雨。本地名產有醬油、豆豉,茶葉和本地土榨的家寶牌花生油(現遷址到本鎮的文明街),“味道好極了”。不過,對俗語所稱的“浛洸菜,大灣妹”的後半句,卻頗遺憾地怎么也看不出門道來。

老城區靠在江邊,碼頭斑駁陳舊,街道窄小潮濕。有條丁字街窄到只有人橫舉雙臂那么寬。這裡卻保留了較多的古樸風采,房屋具有明顯的清末民初的建築風格,水渠就在街屋門前嘩嘩流過。路面砌鋪著的都是大青條石,有的磨亮光滑,有的溝紋縱橫,青石該刻繫著多少歷史的煙塵,走過多少朝代的風雨。走在青石街上,恍如隔世,依稀可想見當年商賈雲集,士農如織的情景,體會到一點返樸歸古的感覺。大家也就油然地稱其為“芙蓉鎮”,當然也很容易地指稱哪處像“豆腐攤鋪”,哪處是“吊腳樓”了。

交通通訊

大灣鎮交通運輸方便,連江(小北江)橫貫全鎮,上行三連(連南、連山、連洲)一陽,下行清遠、廣州等地,鎮上船隻100多隻,運輸汽車100多輛,為民眾提供了方便的交通條件。

資源特產

大灣鎮地理環境優越,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水源、礦產較為豐富,年平均溫度20.7℃左右,年降雨量1900毫米,享有盛名的土特產豆豉生抽王、竹筍、茨菰、蕎頭、花生、玉米、甘蔗、茶葉、木薯、生薑,還有珍稀動物駝鳥等,大灣鎮於九四年被定為國家優質米生產基地。

經濟狀況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灣鎮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去年人均年收入2132元,比改革開放前翻幾番,全鎮年水稻總產18107.47噸,礦產業和水電業有不斷壯大和發展,分別收入111.8萬元、122.3萬元,鎮企業總產值322萬元,純收入可達205萬元。農副產品、土特產豐盛有餘,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科技、文化、教育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變與提高。誠言我鎮與發展中的鄉鎮相比,還存在一定的的差距,還有待於今後努力開拓與進取。

文化特色

(火麒麟 與 金山祖廟)

大灣鎮歷史悠久,享譽廣東三大祖廟的“金山祖廟”(當地人稱“大廟山”)建於明代嘉靖年和清代光緒年的“文英書院”,其建築工藝精緻,別具一格,是人們觀賞遊覽的好去向,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大廟山“不登大廟,不到大灣”,確實如此。從小街盡頭,拾石級而上,攀扶石欄桿,越過石碑坊,我們暗暗為一個小鎮裡,竟有這么一個文雅清麗的山峰公園而稱奇不已。大廟山儼如“獨秀峰”,雄峙在大灣潭前,三面臨水,一面依城。山頂上,有一座造工精緻的“金山祖廟”,碧瓦飛檐,題柱畫壁。當年曾在此辦過知聞遐邇的“文英書院”。在如此偏在如此偏僻的鄉鎮裡看到這般廟堂大殿的書院,令人感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那綿綿的長河、頑強的觸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