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英城街道建制於西漢漢高祖年間(前206年—前195年)的湞陽縣(今英德市英中、英東地區和翁源縣,以及新豐縣、佛岡縣部分地方)縣治所在地,後歷為州、府、路、市的治所。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設捕屬城廂都附城圖、廊岩圖、麻寨圖、洋高圖。
清光緒十六年(1836年)設附城鄉、麻寨鄉、廊岩鄉、洋高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縣城鎮、附城鄉、岩前、麻廊鄉、洋高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縣城鎮、附城鄉、麻廊鄉、洋高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英城鄉、麻廊鄉、洋高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設城廂鄉。
1949年10月9日縣城解放後,全縣設英東、英西、英中3個區,鄉仍沿用舊制,城廂鄉屬英中區管轄。
1950年6月設城關鎮。
1951年9月與今大站鎮同屬第十五區。
1956年8月設縣城鎮、附城區。
1957年11月設城關鎮、附城鄉。
1958年4月設英城鎮、附城鄉。
1958年9月全縣設6個人民公社,與大站、附城等地同屬英城人民公社。
1959年冬分設城東人民公社。
1960年城東人民公社復入英城人民公社。
1960年分設大站人民公社。
1961年分設附城人民公社。
1980年英城人民公社改稱英城鎮。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設區建制,今英城街道之地設英城鎮、附城區。
1986年附城區劃入英城鎮。
2003年8月,原碧落洞寶晶宮文化旅遊管理區併入英城鎮。
2004年6月撤鎮設街道。
行政區劃
2012年,英城街道政府駐地富強路,轄城南社區、城中社區、城北社區、城西社區、南山社區、仙泉花園社區6個社區,長嶺村、江灣村、白沙村、矮山坪村、岩前村、廊步村6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英城街道位於英德市中部,地處北江中游西岸,東臨北江與大站鎮相鄰,南與連江口鎮接壤,西與石灰鋪鎮為鄰,北與橫石塘鎮交界、與望埠鎮隔北江相望。地理坐標區間:東經113°17'-113°28'、北緯24°03'-24°18'。東西長16.5公里,南北寬11公里,總面積16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英城街道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為丘陵地貌,西及西南部以丘陵山地為主,北部、中部以台地、階地為多,北江沿河地帶分布有小平原。
氣候
英城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7℃,年均降水量1875毫米,年均日照1700小時,無霜期353天。
自然資源
2009年,英城街道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品種有39種,其中以硫、鐵、金、銀、銅、鋅、煤、花崗石、石灰石儲量大。
人口民族
2012年,英城街道總人口16.3萬人。 2013年,全街道出生1617人,出生率12.31‰ ,其中政策內出生1424人,政策生育率88.06%,自然增長率7.09‰;人口性別比104.94。境內主要為漢族,少數民族以婚配與工作調入為主。
經濟概況
綜述
2006年,全街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5.2億元,比2005年增長77.1%;固定資產投資為7.11億元(英德統計標準),比2005年增長62.7%;工商稅收達3927萬元,比2005年增長51.9%。
2011年,全街實現工業生產總值154.5億元,比2010年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44.2億元,比2010年增長18.1%;農業總產值1.89億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6966元,比2010年增長12%。
2013年,全街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98億元,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2.4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稅收收入3.29億元,比2012年增長25.9%;農民人均純收入9144元,比2012年增長12.4%。
第一產業
2010年,全街已形成3000多畝雞心黃皮種植基地、4000多畝魚塘水產養殖基地、1萬多畝筍竹種植基地、650多畝沙塘桔種植基地、2300多畝冬瓜種植基地等多個農業種植基地;同時,全面實行封山育林,建立木材、竹類基地。
2013年,全街道糧食總面積1.84萬畝,總產量5331噸,其中,水稻面積1.51萬畝,總產量4627噸;玉米1425畝,總產量372噸;花生3791畝,總產量647噸。經濟作物總面積1.47萬畝,總產量2.13萬噸。生豬出欄9861頭,“三鳥”(雞、鴨、鵝)飼養量68.55萬隻,水產養殖面積5512畝,產量2072噸。
第二產業
英城街道民國以前,工業只有城鎮(當時的英城鎮)居民一些手工業。建國初,城鎮有縫紉、糧油加工、五金加工等,農村有泥水木匠等個體行業。60年代,先後興辦了機縫站、航運站、搬運隊、木器社、五金廠、農械廠等。二十世紀80年代,興辦了煉鐵廠、生粉廠等工業項目。90年代以來,先後興辦了水泥廠、化工廠、奶牛場等較大型的工業項目,個體工業迅速發展,服裝鞋業、木材加工、家私、汽車修配等不斷湧現;個體企業主要有運輸、飲食、建築、釀酒、建材、竹木加工、糧食加工、服裝加工、家電維修、機械維修等。截至2010年,英城街道有個體企業600多個。 2011年,全街實現工業生產總值154.5億元,比2010年增長35%;2013年,全街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98億元。
第三產業
招商引資
2013年,全街新簽約項目6個,契約簽約金額22.26億元,新簽項目當年實際投入資金1.97億元。英德市遊客服務中心項目,契約簽約投資總額3億元。截至2013年年底,累計投入資金2390萬元,招商引資項目(含舊項目)全年實際投入4.66億元。
工商稅收
2010年,全街完成工商稅收1.75億元,比2009年增長50.0%;2011年,英城街道工商稅收收入2.46億元,比2010年增長40.6%。2013年,全街完成工商稅收收入3.29億元,比2012年增長25.9%。
交通
民國以前,主要沿用殘舊的古道,到省城廣州全靠北江水路。英城東臨北江,素為交通不便困擾,建國前後,人、貨都靠船艇渡江。1958年在今航道段附近架設浮橋連線東岸咀。1969年7月開始興建英德人民大橋,1971年1月20日建成通車。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加快鄉村公路建設,交通環境逐步改善。1994年以後修建好銀英路、英佛路,新建北江二橋,觀音山隧道,英城至大灣鎮省道等。至2005年全部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硬底化。2006年-2012年,全街自然村鋪設水泥路達60多公里。
至2015年,英城街道交通方面,西有建成的武廣高鐵和廣樂高速公路, 並在長嶺村設有武廣高鐵英德西站和廣樂高速公路英德收費站出入口,距市區不足10公里;東有京廣鐵路和英佛路連通京珠高速公路;南有銀英路通往清遠和廣州。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全街有中國小校4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3所。2013年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
2013年,全街道教育投入資金400多萬元,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覆蓋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8.3%。2013年6月通過廣東省教育強鎮(街)複評驗收。2013年教師節,街道發放慰問金、獎教獎學金66萬多元,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65人,獎勵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獲獎者2人,獎勵優秀論文獲獎教師35人次,獎勵一至八年級期末考試成績前30名學生240人,獎勵九年級中考考上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學生235人,表彰尊師重教先進個人4人。2013年中考,485人參加考試, 235人上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分數線。
文化
2013年,成立英城街道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宣傳文化志願者服務隊。全年在縣級以上新聞媒體發表稿件20篇,訂閱各種報刊1185份。英城街道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活動2場,舉辦創建文明城市知識競賽1場,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活動12 次,教育民眾5000多人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4000多份。英城街道協辦大型廣場文藝晚會4場、大型體育賽事2場、各種文化節3場。投入30多萬元,完善11個村(社區)農家書屋。
醫療衛生
英城街道醫療設施有大型的醫院三個(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和英城信善醫院)。其中英城信善醫院屬街道管理。2012年,全街基本實現人人“醫保”,其中參加了居民“醫保”56441人,農村“醫保”31168人。
2013年,英城街道衛生院舉辦健康教育講座15次,涉及轄區重點人群及重點健康問題,如孕婦產前保健、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保健等知識;開展各種健康諮詢11次,義診2次,入社區體檢宣傳15次,發放健康資料2.44萬份,受益1.2萬人次;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12次;新建城鄉居民規範化健康檔案7397份,累計建立城鄉居民規範化健康檔案7.43萬人,建檔率66%。
勞動就業
2010年,英城街道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全年共組織農村勞動力免費培訓618人;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2372人;促進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008人;完成城鎮新增崗位3624個,“4050”人員155人;“零就業家庭”34人,公益性崗位85個。勞動保障工作方面,全年共受理勞資糾紛、拖欠工資的案件共25宗,調解成功率達95%,涉及人數104人,成功追回拖欠工資金額28.96萬元。2010年,市下達勞動年審任務400戶,完成410戶,占任務的102%;市下達簽訂勞動契約3600人,完成3600人,100%完成任務。
2013年,全街道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9%以下。全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99人,技能培訓669人;城鎮新增就業崗位3533個,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34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19人;街道全年調處欠薪案件110宗,涉及人數467人、涉及金額629.24萬元,案件處理成功率95%。
社會保障
2013年,全街道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9912人,任務完成率109.7%。全街道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871人,為6445名6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每人每月發放養老金65元。
2013年,全街道城鄉低保戶1554戶、農村五保戶122人購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並定期發放生活補貼。集中或分散供養農村五保戶122人、城鎮“三無”(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人員97人;為全街道1568名殘疾人免費辦理醫療保險,全年發放重度護理補貼和殘疾人津貼10.05萬元。支付55名優撫對象的困難、醫療、建房、電話等各項補助15.59萬元,發放優撫對象節日慰問金4.58萬元。為街道7名百歲老人發放每月300元長壽獎勵金。為1683名8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領取每月30元高齡補貼。全年發放臨時生活困難救濟金、慰問金、人道主義救助金133.5萬多元;發放“5·16”、“8·16”洪災救災救濟款22.73萬元(含英德市財政救災款5萬元)。
基礎建設
2013年,投資1143.9萬元,整治白沙村、江灣村、岩前村、南山社區農田主灌溉渠4宗;投資210萬元,修建鄉村公路8.75公里;投資80萬元,維修城西社區雉雞塘水庫大壩。
風景名勝
南山風景區 位於市區南郊北江西岸。山上一年四季林木翠綠,野花競放,林深洞幽,漢代就設有供人游賞的亭台建築,到唐宋時亭台寺閣50多座。南山上的摩崖石刻為廣東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廣東三大石刻之一,省內摩崖石刻最豐富的地方,現存107方。 | |
寶晶宮生態旅遊度假區 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市區西南7.2公里的燕子岩山脈,景區核心面積3.8平方公里,由寶晶宮溶洞、碧落洞摩崖石刻、碧落湖、獅子山、英石園、奇石書畫館、摩崖石刻詩廊、水上高爾夫八大景區組成。寶晶宮溶洞為廣東省規模最大、溶洞系統最複雜、最有科研價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廣東最美、國內一流的溶洞,也是重要的自然遺產。擁有全國最大的倒影溶洞;首屆2006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十佳景區;中山大學地質地貌與旅遊綜合實習基地;清遠八景之一;英德旅遊首選。素有“嶺南第一洞天”美譽。 |
通天岩 位於市區西南3公里,洞內面積6600多平方米,由四個大廳組成,其中一廳有雙洞通天。洞內有保存完好、字跡清晰的摩崖石刻。2000年12月,通天岩摩崖石刻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
茶趣園 位於市區西2公里的馬口。一個以高香型茶樹育苗基地為基礎、以茶文化為主題、以弘揚中國茶文化為宗旨的生態旅遊觀光茶園。 |
碧落洞摩崖石刻——位於距寶晶宮溶洞1.2公里的碧落洞。碧落洞蘊含著深厚的道教文化。現存摩崖石刻99方,從唐代長慶二年(822年)第一方起,至民國36年(1947年)最後一方止,歷經6個朝代,時間跨度1125年。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
觀音岩摩崖石刻——位於市區北約7公里。現存摩崖石刻71方,最早的為宋代馬倫的《摸魚兒》,大部分是清代作品。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
金龍巖摩崖石刻——金龍巖又名金雞岩,位於市區西約3公里的金龍山上,原建有金龍巖寺。金龍巖內有摩崖石刻7方,其中宋代1方、明代2方、清代1方,字跡不清的3方。2000年12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
南山摩崖石刻——位於市區南郊南山。廣東三大石刻之一,省內摩崖石刻最豐富的地方,現存摩崖石刻107方,從唐代元和六年(811年)第一方起,至民國14年(1925年)最後一方止,歷經6個朝代,時間跨度1114年。1978年被列為廣東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
老地灣清代建築——位於市區南6公里。老地灣有三座祠堂,基本呈水平分布,朝選林公祠居中,左為黃氏私塾,右是趙氏宗祠,再右為林氏家族住宅。三座祠堂以建於清代的朝選林公祠造工最為精細,為三進二天池建築,坐北向南偏東,寬12.8米、深32.2米,布局勻稱,造工精巧,氣勢宏偉,保存完好。林氏家族住宅為圍樓式建築,現有房舍20多間,鼓樓門、牌坊各1個。1995年12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廊步孔子廟——英城街廊步村的孔子廟位於廊步廟嶺,始建於大梁中頁,距今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起初建於麻寨鄉鶴仔嶺,名為廽龍寺。明朝萬曆年間,縣令蘇大用下令重建,命名為“至高無尚——孔廟”,大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沿用該名,人民簡稱其為“高孔廟”。光緒二十五年再次重修,後改名為“廽龍祠”。國民期間改立為廊步國小,文革期間拆廟建校,2003年再次重建,按大明及乾隆期間的名稱命名為“孔子廟”。 | |
古橋——何公橋:在英城街何公坑上橫跨東西,建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是英德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座最古老的石拱橋,橋為雙拱式,全長30.48米,寬6米,高約5.5米,每拱跨度為8.2米。均由石灰岩石條砌築而成,橋面有2行共8對長40厘米、寬5厘米、厚1.2厘米的鐵片鑲入石縫內,每片均有2個小孔,是用於綁紮鐵鏈,方便行人而作的。橋南面陰刻楷體“何公橋”三個大字,至今可見。何公橋是郡守何智茂為方便行人而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崩。永樂八年(1410年)知縣熊友信重修,改名‘通遠橋’。嘉靖七年(1528年)署縣事提舉陳瑞修;十三年頹廢,知縣何世綸修,復名‘何公橋’。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橋中崩二丈許,登雲坊朱、吳、成三姓修。”光緒十八年(1892年)成章浚募置橋面石柱並護以鐵欄。何公橋經多次修建,但橋面水位很低,常為水浸斷路阻隔行人。解放初期,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原橋面上增建一層新橋面,使何公橋分上下2層,上層為交通道,既可行人,亦可行車,成了一條重要的橋樑。 |
地方特產
竹筍——英城地處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大、日照不強、 溫暖濕潤的南亞熱帶丘陵山地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竹筍的生長。在英城的長嶺、廊步、城西、白沙、江灣、矮山坪一帶形成了1萬多畝筍竹種植基地,年產量約1.38萬噸。該地出產的竹筍粗大肉厚,肉質脆嫩而具有味甘甜、香濃的筍香味。
雞心黃皮——英城街道一鄉一品”雞心黃皮種植項目面積已達3000多畝。在白沙、江灣一帶形成了連片1200多畝肉厚皮薄、酸甜可口的優質黃皮種植基地。英城街被評為“清遠市實施省‘一鄉一品’議案先進單位”。
沙糖桔——英城出產的沙糖桔色澤誘人、甘甜如蜜,在英城的長嶺、城西形成了650多畝沙糖桔種植基地,年產量約1140噸,生產的沙糖桔遠銷中國10多個省市及港澳地區。
歷史文化
白沙龍舟隊
英城街白沙村划龍舟的傳統歷史悠久,白沙龍舟隊自70年代末正式組隊以來,在英德市及清遠市龍舟比賽史上均取得了輝煌的成績。2000、2004年參加英德市龍舟大賽奪得了第一名,2001年參加英德市湞陽湖“松益杯”傳統龍舟大賽獲得第一名,同年參加清遠市第三屆“假日豪苑杯”傳統龍舟賽獲得了第一名。2007年參加清遠市“金信藍灣豪庭杯”龍舟錦標賽取得總成績第三名。
附城話
附城話也叫做“平聲”,英城本地人多使用附城話,使用人口大約3萬多。附城話的特點是客家話的用詞習慣,廣州話的口形發音,追溯起來可能是廣州話與客家話的結合,對於了解粵語的歷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由於縣城近代遷入強勢的廣州話,加上全境占人口優勢的客家話的衝擊,附城話出現萎縮的跡象,應當作瀕危方言來保存。
岩前舞獅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岩前舞獅屬南獅流派,主要以雞公獅為主。
迎春花市
英城迎春花市,是英德人民的一場嘉年華。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錦、人海如潮,熱鬧非凡。英城迎春花市源起於清朝末期,受到當時廣州花市與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稱為“廣東四市”的影響而逐步發展起來。
著名人物
劉裕光,(1903—1931),出生於今英德市區舊城區下街,英德農民革命運動創始人之一。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6年秋從梅縣回到家鄉開展農民運動。1928年1月任英德縣委委員。1929年12月任英德縣委書記。1930年秋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員、組織部長。1927—1931年,先後組織和發動英德縣城暴動、潭洞暴動、雞麻湖暴動、魚灣暴動。1931年8月魚灣暴動後分散隱蔽活動時犧牲,年僅28歲。
李伯芳,生卒年不詳,字廷實,號肖松。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舉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歷任兩京刑部郎中、興化府知府。辦事明慎,愛惜子民。退休回鄉後,閉門著書。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編修英德縣誌,當時僅有少數粗略資料,經他廣泛收集,補缺拾遺,終於成書。
朱觀泰,生卒年不詳,號靜山。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拔貢(明清兩代科舉制度中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對《易經》研究造詣甚深,教授學生20多年,成才者甚眾。平生慷慨好施,周濟撫恤鄉親。縣城遷建文廟、改建城南門、修建文昌書院後樓都是由他規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縣誌,任分纂兼管經費。晚年,不問世事,潛心批點經籍。
楊模,生卒年不詳,號曙洲,麻寨鄉(今英城街道)人。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拔貢,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人。主持會英書院講席前後10年。後棄教從政,歷任四川納溪、昭化、榮縣、慶符等縣知縣。四川人感其德澤,把他看作是清白吏的子孫。生平好善,曾捐資收殮無嗣者骸骨,修建義冢。著有《文澤堂詩集》。
清遠行政區劃百科
清遠市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