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苦幹發家的華人首富蔡萬霖
蔡萬霖“蔡老二”,原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董事長,台灣國泰人壽保險公司董事總經理,台灣大名鼎鼎的霖園集團及下屬關係企業的董事長,美國聖若望大學名譽商學博士。1983 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報導說,蔡萬霖個人資產超過20億美元;1989 年,美國《幸福》雜誌估計蔡萬霖的個人資產為90 億~11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的大通銀行。在1993 年的《福布斯》雜誌中,在剔除了房地產帳面資產以後,這個數字為54 億美元,高居世界華人首富的寶座。1996 年,據《幸福》雜誌的最新統計,蔡萬森以近200 億美元的總資產躋身世界十大富豪之列。這個身高不足1.6 米,其貌不揚,早年隨兄長蔡萬春賣過菜,經營百貨和建材的“蔡老二”,如何乾出這么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提起蔡老二的發家史,得從當年蔡氏兄弟經營“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說起。
1957 年,蔡氏兄弟經過激烈競爭,取得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的管理權,蔡萬春出任“十信”理事會主席。
為了與其他儲蓄機構競爭,蔡氏兄弟推出了一個“幸福存款”儲蓄運動的計畫:開創出1 元錢開戶的儲蓄活動,稱之謂“幸福存款”,並進行夜間營業。
他們聲稱:“只要存1 元錢就可以當十信的客戶。”“幸福存款”運動一開始,許多金融界人士便竊笑不已他說:“蔡氏兄弟真是土包子,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然而,令這些人驚異不止的是,這一運動在公眾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響。許多家庭主婦在上街買菜時順便去“十信”,把手頭零用錢存進去;學生們也成群結隊地前去開戶;甚至蔣介石也親自到“十信”開了一個戶頭,以表示對全民儲蓄的支持。
當時的新聞媒介評曰:“幸福存款”的計畫看似簡單、平凡,卻體現首創者思路開闊,眼界獨特,蔡氏兄弟不可小視,他日必成大器。果然,以“幸福存款”為起點,“十信”業務迅速發展,很快建立起17 家分社,擁有社員10 萬之多,存款金額高達170 億元,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合作社。
1961 年,台灣正式開放民營保險業務。蔡氏兄弟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他們搶先成立了國泰人壽保險公司,蔡氏兄弟分別任正副總裁。為了從一開始就在與其它公司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國泰加快在台灣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建立業務據點,1962 年設立了9 家,5 年後便增至47 家。與此同時,他們還大規模地招考業務員,兩年半內錄取了近10 萬名業務員,讓他們走街串巷,面向社會各階層拉保險,並首創“輔導專員”制度,指揮業務員有步驟、有計畫、有目標地開展工作。所有這些果然奏效。國泰的市場占有率從1963 年的31.6%上升到1967 年的42.8%,位居同行業之冠。到70 年代末,“國泰”已成為擁有近百家企業的龐大集團,業務範圍橫跨物業、信託、建築、塑膠等領域。資產總額達25 億美元。
1979 年,大哥蔡萬春中風之後一病不起,蔡氏家族產業至此分成五大集團:蔡萬霖擁有“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號稱“霖園集團”;三弟蔡萬才擁有“國泰產物”、“富邦建設”、“富邦租賃”等,號稱“富邦集團”;蔡萬春的長子蔡辰男擁有“國泰信託”、“樹德工程”、“未來飯店”、“國信食品”等,號稱“國信集團”;次子蔡辰洲擁有“十信”、“國泰塑膠”、“國際海運”、“理想工業”、“國璽印刷”等,號稱“國塑集團”;另外,還有蔡辰洋、蔡辰威分掌“未來百貨”、“興來建設”,號稱“興來集團”。
蔡萬霖將這次分家視為自己事業中的一個轉折點,決心一分到底,完全獨立。他以讓出“十信”經營權為代價,把蔡辰男兄弟手中的“國泰人壽”掌握在自己手中,終於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領地。他決心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事實證明蔡萬霖的經營能力絲毫不在他兄長之下。蔡萬霖1979 年接手國泰人壽之初,他意識到公司因業務衝刺過快而使管理工作弊端重重,立即剎車,提出“質與量並重”的口號,果斷地將每年增長50%的指標降到30%,並著重加強管理,成立了售後服務部門。僅一年時間,保戶的續保率(即繳完頭兩次保費後還一直投保下去的比率)就從70%上升到85%,而當時一般同類公司續保率才達到50%。
在蔡萬霖的苦心經營下,“國泰”業績斐然。蔡萬春當權將近20 年(自1962 年創辦到1979 年),營業額才達到1000 億元,而蔡萬霖經營短短三年(1980—1982 年)中,營業額就突破了第二個1000 億元。而且最近6 年內的平均業績成長率都在30%左右。蔡萬霖以國泰人壽為基礎,全力向其它行業滲透,先後建立起國泰汽車、國泰醫院、國泰基金、國泰租賃、國泰地產等11 家子公司,形成了以金融機構為核心的霖園財團,員工總數逾兩萬人。
其中國泰房產在台灣全島擁有大樓109 棟,並擁有4 個大型高爾夫球場以及大型飯店,為蔡萬霖帶來滾滾財源,已成為霖園財團的骨幹業務。
蔡萬霖性格孤僻內向,但又十分果斷狠辣。他時常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獨坐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然後突然出現在秘書面前,口授自己的決定,從而掀起台灣乃至東南亞經濟界的暴風驟雨。但人們深刻地認識到蔡老二的狠辣,還是在震動台島的“十信事件”中。
1985 年年初,台灣當局接到舉報,稱十信領導層營私舞弊嚴重。“中央銀行”對十信實施專案檢查,發現違法情況嚴重。台灣“財政部”宣布對十信進行徹底整頓。訊息傳出,十信出現瘋狂大擠兌,危在旦夕。
蔡辰男等只好請叔父蔡萬霖出面協助善後。但此時的蔡萬霖毫不猶豫地撕掉了天倫、親情的面紗,與蔡辰男等劃清界線,公開聲明他的國泰人壽與“十信”無業務關係。
台灣財政當局感到十分意外,“財政部長”親自出馬,要蔡萬霖承擔部分義務,但他表示分家已久,各不相干,只能拿出3 億元代償債務。
事既至此,“十信”怎能支撐,很快便垮掉了!蔡辰男被發現有不良放款行為,數額達250 億元,還犯有欺詐、背信、偽造文書等罪名。幸虧台灣財政當局讓他吐出虧空的錢並協助處理問題,才沒有把他送進牢獄。其弟蔡辰洲可沒有這么好運氣,他被查出的不良放款達77.42 億元,能收回的權為11.9 億元,其餘65.5 億元全部泡湯,此案成為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舞弊案。蔡辰洲因此被判處120 年徒刑,絕望之中身患重病,在1987 年5月14 日於牢獄保外就醫時死亡。
社會輿論對蔡萬霖的臨危棄義行徑十分不滿,認為蔡氏家族多年來以同一商標“國泰”的信譽賺錢,一旦出事卻棄之不顧,實在是一個“現實而無情”的人。
說歸說,做歸做。人們一邊罵著蔡萬霖,一邊把錢放進蔡萬霖的保險柜里。實際上,人們也是“現實而無情”的人,只是指責起別人時總是義正嚴辭。如果蔡萬霖一時情動,稱與十信關係密切,人們在稱讚其“勇氣”的同時,將會拚命地把錢從蔡萬霖的保險柜中拿出來,棄之如敝履!其實,商場中的有情與無情,絕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直觀和簡單,蔡老二對此更是心中有數,他看穿了人情世故的冷暖,不讓感情成為事業的羈絆,這就是蔡萬霖,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議的人物。
案例點評
1.蔡萬霖屬於那種靠苦幹發家的第一代台灣企業家,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吃苦耐勞,沒有靠山,完全憑自己的才幹和韌性,抓住台灣經濟起飛的大好時機,成就一代功名。他們的故事,值得所有有志於商業的人們學習和借鑑。2.蔡萬霖的經營理念比蔡萬春相對要保守和謹慎,有人因此認為他缺乏“企業家精神”。但事情也許並非像人們說的那么簡單。蔡氏的產業在蔡萬春的經營下,可以說基本上完成了創業的過程,這個過程里,擴張和攻擊性的戰略是適宜的。蔡萬霖經營的時代,更多的應是在既定基礎上的穩步發展階段,穩健的策略當然是必要的。況且,蔡萬霖後來也將兄長的業務加以拓寬,並非人們所指責的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