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動物門(化石)
正文
苔蘚動物是無脊椎動物的一個門,它由許多個體組成群體,又稱群蟲。過去曾根據肛門位於觸手環的內、外而分為內肛亞門和外肛亞門。現在有的學者認為苔蘚動物只包括具真體腔的外肛亞門,而以外肛動物門代替苔蘚動物門。內肛動物由於具假體腔而獨立為內肛動物門,20世紀80年代發現於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及中國澄江動物群中的足杯蟲可能屬內肛動物門。苔蘚動物化石只在海相地層中找到。故推測古代苔蘚蟲可能生長在海水裡;淡水生活的苔蘚蟲可能因含鈣量低不能形成鈣質骨骼,因而不能成為化石,也可能當時淡水中根本沒有苔蘚蟲生活。現代苔蘚蟲除生活在海水中,淡水湖泊和江河中生長著少數沒有硬殼的苔蘚蟲。
苔蘚動物的群體由許多個體組成。每一個體直徑一般不超過0.5毫米,有時可達數毫米。個體的軟體部分稱蟲體,圍在蟲體外面的骨骼稱蟲室。許多蟲室聚在一起構成骨骼,稱為硬體(圖1)。硬體的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皮殼狀、薄層狀、團塊狀、球狀、桿狀、樹枝狀、羽狀、漏斗狀、螺鏇狀及網狀等,最大的可達數百毫米,最小的僅數毫米。硬體的形狀和大小一般對分類的意義不大,但可反映其生態環境。 苔蘚動物的硬體雖然有時很大,但每個蟲體居住過的蟲室都很小,在研究過程中要切制薄片,利用顯微鏡才能詳細觀察其結構。它屬於微體古生物學的範疇。蟲室雖然很小但形狀各異,有瓶形、梨形、箱形,很多呈管狀,所以又稱蟲管。蟲室之間可以被其他結構如間隙孔、泡沫組織(圖2b)、刺孔(圖2c)等分開,也可密集在一起甚至部分體壁融合起來。蟲管內常見橫板、半隔板、泡沫板或其他突起物把蟲管分成若干段。蟲室的前端向外開口處稱室口。室口周圍有不同的附屬結構,如口圍、口圍結構、口蓋、月牙構造(圖2b)等。許多苔蘚蟲的硬體內部可以分出不同的兩部分。內部或軸部稱未成熟區或內層,外部或邊緣區稱成熟區或外層。硬體表面常有裝飾構造,高出硬體表面的稱尖峰或突起,低於硬體表面的稱斑點(圖2)。 苔蘚動物可分3綱:
窄唇綱
變口目 奧陶紀-二疊紀
環口目(=Tubuliporata) 奧陶紀-現代
泡孔目 奧陶紀-二疊紀
窗孔目 奧陶紀-二疊紀
隱口目 奧陶紀-二疊紀
裸唇綱
櫛口目 奧陶紀-現代
唇口目 晚侏羅世-現代
護唇綱 Phylactolaemata(淡水,無化石)
苔蘚動物化石一般出現於奧陶紀,雖然在寒武紀地層中發現了少數與苔蘚動物相似的標本,但未確定是苔蘚蟲。早奧陶世苔蘚蟲還比較少,中奧陶世大為發展,7目中6個目已經出現。其中變口目和隱口目特別發育,泡孔目和櫛口目在此時期並不重要。志留紀的環境不大適宜苔蘚動物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貧乏,但不久前新建立的窗孔目中的窗格苔蘚蟲科和泡孔目中的笛苔蘚蟲科是比較繁盛的。泥盆紀隱口目和泡孔目都很重要,而變口目有些衰退。石炭紀和二疊紀窗格類和笛管類迅速發展,但變口目進一步衰退。三疊紀是苔蘚動物最貧乏的時期,變口目及泡孔目只留下少數孑遺分子,隱口目幾乎絕跡。侏羅紀和白堊紀是環口目發展時期,在中侏羅世開始出現了唇口目,經過晚侏羅世、白堊紀、第三紀,直到現代。在現代海洋中還生存著相當數量的唇口目、環口目和櫛口目苔蘚動物。
苔蘚動物的系統演化關係不很明顯。一般認為櫛口目、泡孔目、環口目、變口目和隱口目幾乎同時從早古生代一個共同祖先分化出來的。櫛口目可能從淡水的護唇綱中發展出來的。古生代的隱口目可能是唇口目的祖先。
苔蘚動物在水中營底棲固著生活,能適應多種性質的海底,也可生長在其他動物的外殼上或附著在其他物體或海藻上。有造礁作用,常作為礁體的擋板。它主要生活在正常鹽度和比較清潔的溫暖淺海中,在25~70米深度間最為繁盛,在極區水深600米的海洋里也偶有所見。
苔蘚蟲化石常保存在薄層不純石灰岩中或灰岩間夾的鈣質頁岩及粉砂岩中,石英砂岩、白雲岩、易碎的黑色頁岩中不易找到。
中國苔蘚動物化石的地理分布廣泛。目前已發現 6個目的化石標本,其中以變口目、隱口目、窗孔目和泡孔目最多,主要分布在古生代地層中。前兩目在三疊紀還有少量孑遺分子。在新生代地層中發現一些環口目和唇口目苔蘚蟲化石,分布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在新疆西部也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