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治平

苑治平,我們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曾經在湖南廣播電視台擔任過主持工作,和湖南廣播電視台有著很深的淵源,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來電台工作。

人物簡介

姓名:苑治平

苑治平苑治平
生肖:
血型:A
身高:1.74M
性格:總的說內向(但有時表現挺外向)
座右銘: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最崇拜的人:沒有(人都會犯錯誤)
最敬佩的人:有毅力執著的人
最喜歡的人:誠實\健談的人
最討厭的人:不講社會公德的人
最喜歡的文學作品:很多,尤其偏愛雜文言論紀實
最欣賞的作家:許多
最欣賞的音樂家:貝多芬
最欣賞的歌唱家:多明戈劉歡
最欣賞的影片:《英雄兒女》(看了20多遍)、《辛德勒名單
最欣賞的運動員:喬丹
最欣賞的導演:史匹柏
最喜歡的服裝:休閒
最喜歡的植物:鑽天楊
最喜歡的動物:
處世原則:誠實守信、己所不欲,勿失於人
興趣愛好:與朋友侃大山、吃帶餡的食物、看體育比賽直播(屬全能型,不管什麼項目,哪怕三更半夜)、游泳、設計、釣魚(不過成績不甚理想,單尾記錄八兩)、早晨起床後聽音樂。

主要經歷

今天,我們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曾經在湖南廣播電視台擔任過主持工作,和湖南廣播電視台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就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來電台工作的苑治平!
苑治平說,他對湖南廣電的感情很深,在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湖南廣電廣納人才,苑治平老師就是在當時的潮流下加入廣電的,直到今天,苑治平回憶起二三十年前的事依舊記憶清晰。
苑治平:那會兒是路老師招的我們,當時招了我,李兵,李娜,還一個叫張玫,回北京了。一下火車,就覺得火車站特漂亮,五一大道也挺漂亮挺寬敞的,但是越走越荒涼,然後到了黃土嶺,到了電台那個地方旁邊都是菜地。我們那個單身宿舍是5棟小紅樓,那種很簡易的房子,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前沒有見過湖南這種景色嘛。路老師跟我們說湖南是一年四季都是綠的,不像北方冬天樹葉全都枯黃了,都掉了,南方就不一樣,那會兒是十一以後來的,來了之後確實感覺長沙一片綠。那時候是1978年。
逝去的往事,有的似夢幻,有的如輕煙,而有的卻非常清晰,仿佛那一切就發生在昨天。
當年,苑治平帶著對事業的熱忱,毅然來到了湖南,來到了湖南人民廣播電台,他見證了電台的變化和發展。回憶中,苑治平還特別提到了他來電台的第一次主持經歷。
苑治平:那時候我們開始也是錄音的,錄的時候倒沒什麼,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都訓練過,也都在話筒前試過,就是參加直播那會兒是很興奮很緊張的。原來都是錄節目,後來新聞改革改成直播,我記得那次改直播的時候,大家在這之前都是開會,討論了很長時間,該怎么播啊,要怎么演練的,我們的稿件要怎么樣的,不像現在都是用電腦打出來的稿子,是吧?或者說你直接在電腦螢幕上看著稿子念,字都很清楚了。我們那時候都是記者手寫的,一個記者一個字型,想想那種情況下,有時候字是很難辨認的,而且在這過程中還有責任編輯在領導,在審稿的時候劃的亂七八糟的。比如說一個字刪掉了或者修改以後,一條線劃到邊上再給你添兩個字什麼的,你就得找啊,那時候還是有點興奮有點緊張。呵呵!那時候一個直播天氣預報,就是一個形勢分析。我記得這個形勢分析有12分鐘,有很多的天氣的術語啊,什麼高壓槽低壓脊的,好多的,那時候要熟悉很多這種的,要求是我們省裡頭預報以後,下面地方台的氣象站的人要記錄。
1978年,為壯大湖南廣播電視的播音主持隊伍,湖南電台從北京引進了4名業務能力出眾的播音員,其中有3名在湖南紮根發展,如今他們都赫赫有名:李娜、李兵、苑治平。
作為湖南電台改革與發展的參與者與見證者,苑治平倍感欣慰。用苑治平的話說,這裡是他夢想啟航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才造就了後來的他。當年,苑治平正是從電台起步,轉戰到電視台的,這樣的轉折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莫大的考驗。
苑治平:一般,人們都說隔行如隔山,別人感覺你這不都是播音嗎?沒什麼差別,但我覺得差得很遠啊。電視和電台的播音完全感覺不一樣,再一個,我離開電台再到電視這個行當,這中間隔了好幾年,幾年以後到這個電視的時候,開始有時候基調還是不好掌握。因為電台的播音光靠聲音就可以了,電視還要形象是吧?表情也要表達得很好,要表現得好一點,讓觀眾能接受嘛。所以這是一個練的過程,剛開始在試的時候,領導還是基本認可了,但是自己感覺還不是很滿意,所以那時候這個還適應了一段時間。 今天的電台相比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往日和苑治平共同奮鬥的戰友們也成為了他永遠的朋友。如今的他們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他們之間還依然保持聯繫嗎?
苑治平:現在還有聯繫啊,那時候一起作戰的我們電台的,有些出來了,到電視台了。李兵出來了,李娜出來了,張玫走了,齊雲龍,搞公司去了,李輝到廣州大學當老師去了。另外,還有些到浙廣那邊當老師去了,還有盧莎莎也在當老師,平時都有聯繫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電台變化很大,不管是環境還是電台的硬體設備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去年,苑治平再次回到他曾工作的地方,聽聽他眼裡的電台跟以前相比有哪些變化?
苑治平:電台錄音的那個地方呢,還是沒什麼變化,房子還是我們那時候的那個房子。只不過周邊外圍的變化很大,像原來我們剛來那時候的菜田都沒有了,都改成高樓大廈了,而且街道也擴寬了。原來是沒有那么寬的街道,這個變化還是很好的。節目呢,倒還是很出色的,設備,更新換代的有很多了。我去的時候看到我們原來用的開盤的那個錄音機,放在旁邊兒。我就感慨這個要好好保存啊,這都是古董了。還有一個,我們最早去的時候,80年代初,引進的德國的那套多軌的錄音設備,那套設備現在也不用了。閒置著,那個24軌的,也閒置在那了,這變化非常的快。
提到李斌,盧莎莎,李娜,相信很多聽眾朋友應該還有印象吧!湖南電台60年來鍛造了一支精銳的專業隊伍,從這裡走出去了一批有一批的廣播精英,這些人有的走上了行政崗位,有的已經轉行成為各個行業的佼佼者,有些則像苑治平一樣仍然奮鬥在傳媒事業的第一線。
苑治平說,當年他是踏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進入電台的,他說那段日子要用一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來總結。因為這首歌曲唱出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朝氣和一股幹勁。
苑治平:我覺得《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挺合適的,我覺得電台永遠是年輕的。而且,那時候我們在電台感覺就像家一樣的,很溫馨,電台也很團結,那時候的人也很單純。所以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都很融洽,給我留下的印象都很深的,很懷念那一段生活。
一首跨越了20年光景的詞作,充分展現了80年代新青年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而苑治平更是用這首歌總結了自己的電台時光。知道湖南人民廣播成立60周年,苑治平也帶來了誠摯的祝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