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六重組

芳六重組

芳六重組又稱芳香性六隅體。指大多數芳香族化合物的六個π電子的閉合環,其芳香性與此有關。 如果並環的數目增多,但芳六重組的數目保持不變,則類苯的特性減少,整個化合物雖仍有芳香性,但穩定性卻降低,紫外光譜出現有規則的紅移。

芳六重組

正文

又稱芳香性六隅體。指大多數芳香族化合物的六個π電子的閉合環,其芳香性與此有關。
最早認為芳香性應包括較大的共振能;對光、熱的穩定性;不易發生加成反應;易發生取代反應等。現在認為是維持產生環電流的能力。
1865年F.A.凱庫勒首先提出苯的正六邊形結構的假設,即六個碳原子形成一個單鍵、雙鍵交替排列的正六邊形。這個假設成功地把碳四價理論套用於苯,但它無法解釋六個碳等價的現象,也無法解釋苯的低氫化熱。以後又有不少學者用各種不同的模型來解釋苯的特性,但都不能很圓滿地解釋上述苯的特性。為了表示苯分子中六個π電子的共軛及其穩定性,文獻中經常用正六邊形加入一個圓圈芳六重組來表示,這就是芳六重組。根據芳六重組理論,萘只有一個芳六重組(見結構式a或b),為使兩個式子對稱,假定六重組中的兩個電子可以從一個環中流到另一個環中,如c中的箭頭所示。
後來,E.克萊爾等人的大量工作證明,與脂肪族異構體相類似,線型(g)和角型(e)的苯並芳香烴的性質也不同。如果並環數目相同,但芳六重組數目不同,則芳六重組數目越多的異構體,其分子的共振能就越大,紫外吸收的波長就越短,其局部的雙鍵特徵往往就越明顯。例如化合物e的共振能比g大7~12千卡,e的中心環上的雙鍵具有明顯的不飽和性質。化合物d、f、i、j、k的紫外吸收光譜波長λ越來越短。

芳六重組
芳六重組

如果並環的數目增多,但芳六重組的數目保持不變,則類苯的特性減少,整個化合物雖仍有芳香性,但穩定性卻降低,紫外光譜出現有規則的紅移。例如化合物 h、l、m,它們的紫外吸收波長明顯地紅移,並且波長的倒數與並環數之間的關係遵循同系線性規律。
參考書目
 E.Clar,The Aromatic sextet,John Wiley & Sons,New York, 197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