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花岡一郎原名為拉奇斯,諾敏,花岡一郎為日語名。1921年,因台灣教育令頒布,他破例進入僅能有日籍兒童就讀的埔里國小校。並於畢業後擔任巡查(今警察)一職。除此,他也任教於麻赫坡蕃童教育所,擔任該地原住民教職。該教職是台灣原住民首位,也是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之一。(《台灣歷史小傳》,P293)
霧社事件
1930年10月27日霧社事件發生。起義得到花岡一郎、花岡二郎的積極策應。花岡一郎和花岡二郎都是受過日本人精心培養的原住民青年,花岡一郎還曾進入台中師範學校學習。因成績優秀,他們分別被錄用為“蕃童教師”和乙種巡查。他們本非兄弟,由於日本人誇耀所謂“同化”蕃人的成績,被改了名字。儘管他們比起一般原住民所處的地位要高,但是他們在接受了近代教育後,更加感到日本殖民統治對於台灣民眾的壓迫和歧視。所以,當周圍諸社決定起義時,他們毫不猶豫地與自己同胞站在一起。由於他們熟悉霧社警察分布的情況,對於起義迅速取得戰績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27日上午8時之前,300多起義民眾已經分為兩路,其中一路由花岡一郎率領,進擊霧社國小操場。
其後又經過幾場激烈殘酷的戰鬥後,終因寡不敵眾,逐漸撤退到山林中,起義領袖莫那魯道率眾退入山中的岩窟中進行堅守。這個岩窟憑藉天險易守難攻。洞中有水且存有糧食。日軍的大炮等重武器無法施展,莫那魯道還不斷率勇士出擊,襲擊不熟悉地形的小股日軍。日軍一時無法取得進展,先派人前去招降,為莫那魯道所拒絕;繼之又挑動與馬赫坡等社結有宿怨的萬大、陶珠亞等原住民部落進攻,也未能奏效。起義民眾在洞中堅持了一個月,存儲用光。日軍見屢攻不下,於是決定採取最野蠻的手段,利用飛機先後投了800多枚毒氣彈,致使起義民眾死亡慘重。12月1日,莫那魯道認為最後時刻已經到來,走入最隱蔽的密林之中自殺。屍體幾年後才被發現。
花岡一郎先殺死妻子,然後剖腹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