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有以“花好稻好”喻樣樣都好之說。
“花好稻好”中的“花”並不是日常泛稱的花,而是棉花。眾所周知,上海地瀕東海,土地貧瘠,以沙鹼土為主,不宜種植。元代,中國古代傑出女性黃道婆從涯州(今海南島)返回故鄉———上海烏泥涇(今上海植物園附近)。她從南方帶來優良棉種和先進的棉花加工技術,棉花適宜沙鹼地中生長,於是棉花就成了上海地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手工棉紡業也成為上海農家的重要經濟來源,“松郡之布,衣被天下”雖有點誇張,但也足以說明上海的棉花和布產量在全國的地位。一直到清末,上海的棉花還是周邊太倉、常州、無錫等地手工棉紡業原料的主要來源,正因為如此,“邑人稱棉花,亦但稱花”(《上海縣竹枝詞》),把種棉花講作種花,摘棉花講作捉花,曬棉花講作曬花,脫籽的棉花講作花衣。今南市有條叫“花衣街”的小路,這裡曾是上海最大的棉花交易和出口市場。
棉花收成的好壞決定了農家一年的收入,於是乎“花好稻好”成為諺語,喻收成好,後來又被引申而指“樣樣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