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花園道早在香港開埠以後初期已興建,是當時連線半山區及太平 山頂的唯一道路。早期整條花園道皆為雙程行車,其後因交通逐漸繁忙,政府在花園道東面興建了平行的紅棉路,並把上山的交通轉移到紅棉路。部分花園道則改為下行。
事件
1967年5月22日,正值六七暴動期間,花園道發生警察與左派示威人士衝突事件。
2006年3月1日,一批的士司機到位於花園道美利大廈的環境運 輸及工務局請願,抗議的士業發展受到客貨車威脅。參與的士圍繞美利大廈慢駛,部分司機採取激烈手段,把的士橫放花園道,造成交通混亂。
景點
茶具文物館
歷史建築級別:法定古蹟
落成年份:1846年
走進香港公園裡的茶具文物館,就像吃飽後來杯好茶一樣,讓人身心舒暢!原為舊三軍司令官邸的文物館,建於1846年,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築,屬希臘古典復興式風格,設計簡潔。雖然在二次大戰時,大樓曾兩遭日軍炮彈襲擊,但很快被修復,至1978年前一直是駐港英軍三軍司令的官邸。大樓於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展出歷代茶具及茶藝相關文物。
羅連信樓
羅連信樓(香港公園辦事處及紅棉路婚姻登記處)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
落成年份:1900年代
羅連信樓昔日是域多利兵房的其中一幢營房,為當時駐港英軍副司令的官邸,現時則用作紅棉路婚姻登記處及香港公園辦事處。
山頂纜車
乘搭山頂纜車登太平山,在車廂內隨纜車沿陡峭的斜坡上去,路旁的林木和高樓大廈仿佛往後倒退,別有一番滋味。山頂纜車於1888年投入服務,歷史悠久,想了解多一點,便要到山下纜車總站的“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參觀相關的展覽。
梅夫人婦女會
梅夫人婦女會大樓是一座女士會所及宿舍,始建於1914年,於1916年正式啟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建築一度被日軍所占用,至1947年才重新開放,並一直沿用至今。大樓只於每年特定日期開放參觀。
聖約瑟堂
聖約瑟堂建於1871年,雖然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槍火及多次颱風侵襲,仍幸得保存。20世紀中,教堂被拆卸重建,面貌一新。
香港動植物
走得累了,到香港禮賓府對面的香港動植物公園歇息一下吧!公園在1871年建成,園內植物多達千餘種,更有藥用植物園;公園另設動物園,飼養各種哺乳類、爬行類動物及雀鳥,適合親子同游。
香港禮賓府
歷史建築級別:法定古蹟
落成年份:1855年
香港禮賓府即前總督府,曾經是25位香港總督的官邸,現在是香港行政長官的官邸。這座建築物的風格有點與眾不同,因為在二次大戰時曾被改建,用作日軍司令部。日本工程師藤村清一在原來的英式喬治亞時代建築上,加建了一座高塔樓,又在屋頂加上日式瓦片。
中區政府合署
中區政府合署位於下亞厘畢道,為前政府總部,多個主要政府部門於2011年遷往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前均以此作為辦公地點。該大樓由英國殖民地政府於1957年建成。(不開放參觀)
聖約翰座堂
歷史建築級別:法定古蹟*
落成年份:1849年
聖約翰座堂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設計揉合了13世紀的早期英格蘭式以及華麗哥德式建築風格。1941年二次大戰期間,聖約翰座堂曾遭日軍占領並成為日本人的會所,受嚴重破壞。目前教堂所見的內部裝潢,大部分都是戰後所設計的。
前法國大樓
歷史建築級別:法定古蹟*
落成年份:1917年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設計采愛德華時代的新古典風格,北隅又建有一座圓頂的小教堂,盡顯殖民地色彩。戰後,大樓被香港政府購回,並曾先後用作教育署總部、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及政府新聞處辦事處。(不開放參觀)
中銀大廈
享譽國際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用他的三角幾何圖案,給巴黎建了座金字塔,也給香港送上了一根“竹子” — 中銀大廈。貝聿銘以簡單的幾何線條,在維港勾劃出一根拔地而起的“竹子”,象徵生機茁壯、節節向上。中銀大廈的設計,也如竹子一樣外剛內柔,大廈的重力集結在外牆,受風程度及防震力也同時得到加強。中銀大廈揉合中國的傳統建築意念和現代科技,以玻璃幕牆及鋁合金所建成,大廈的三角柱身在陽光下呈現不同的空 間感,體現著貝聿銘的設計名言:“讓光線來作設計”。
滙豐總行大廈
到滙豐總行大廈,本身就是一趟摩登建築之旅。靈活精巧的設計,讓它至今依然被譽為世界上最具創意的建築物之一。這座由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大廈採用預製組件,從世界各地運來鋼件、玻璃、鋁製外殼及地板現場裝嵌,工程所要求的精準度,是世界其他建築物之中罕見。
要感受建築大師的超凡匠心,建議您到大廈的銀行大堂去,往上看,就是一個高達11層的中軸庭。站在中軸庭下,雖然您會被四周的開放式辦公室所包圍,可奇怪的是,這裡明亮又寧靜。這是因為開放透明的設計,讓天然光線充滿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