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藝
南戲
芭蕉南戲誕生於晚清,由湖南傳入,開始稱為人大戲,當地有一傳說,大戶人家許願靈驗之後,請人來唱三天大戲。黃泥塘、芭蕉集鎮有劇團。芭蕉集鎮南劇團,主要演員皮潤枝,有80多本折子戲,能擔任花旦淨醜等角色。李常兵擔任樂器演奏和指揮,他可同時演奏四種樂器。演出的劇目有《別窯投軍》、
《盡忠解貧》、《刀劈三關》、《三娘教子》、《趙雲觀戰》、《龍陽城》等。南戲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各行當文武兼備。表演上文戲武唱,大手大腳,注重做工,氣功武術常雜於戲中。唱腔主要由"中路"(似二黃),"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三大聲腔組成。伴奏音樂分曲牌和鑼鼓部分。樂器有雲板、板鼓、鑼、鈸、勾鑼(蹦子鑼)、京胡、嗩吶、笛子等。戲目多以傳奇歷史故事為題材,一般都是折子戲(就是三國,唐書等某個章節)。
三棒鼓
亦稱打花鼓,用竹子或木條做鼓架,用鼓架架面鼓,邊打鼓邊唱。唱的內容根據歷史時間的不同,演唱的內容不同,解放前,主要在農家演唱吉祥、奉承之類,亦唱歷史傳奇故事等。解放後,歌唱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歌唱好人好事等。
板凳龍
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由武術演變而來,經侗族武師楊洪彪、楊天明傳承至今,表演動作有"雄鷹展翅"、"雪花蓋頂"、"黃龍纏腰"、"猛虎下山"等。表演板凳龍,講究相互配合,動作優美,整齊一致,歡快雅致。在表演過程中,時而盤旋上往,時而翻雲覆海,時而咆哮如雷,時而溫順可愛。隊形變化多樣,有橫隊、縱隊、圓圈、重疊、交叉等。有分有合,合起來是巨龍,分開各自又單獨成為一條條小龍。這種娛樂方式,男女老少皆宜,不受人員場地和環境的限制,田頭、打穀場上,屋裡屋外都可表演。1998年通過蒐集整理加工後成為一個能在舞台上經常表演的節目。根據動作和舞蹈節奏配上音樂,樂器有民樂嗩吶、笙,還配有鑼鼓,整個旋律歡快、優美,民族風味濃厚。
1998年參加恩施市民歌民舞匯演獲特等獎,1999年代表恩施市參加恩施州專業劇團民歌民舞匯演獲二等獎。2000年、2003年女兒會、鄉茶葉文化節、侗鄉二十年等活動成為主選節目。
花鑼鼓
民間傳承數百年的一種吹打樂式,吹打形式上,保留相當一部分原生態打法。芭蕉花鑼鼓主要用於紅白喜事,白事(死人)使用最多。花鑼鼓由鑼、鼓、小鑼(也稱小勾鑼或小東子鑼)、鈸、嗩吶組成。嗩吶有時是二人吹,稱為雙吹雙打。打的曲目(稱引子)有"三迭"、"紅銹鞋"、"嘹子"(稱單、雙嘹子)、"對耳環"、"圓圓"、"雙飄帶"、"大不對"、"雙龍掄柱"、"將軍令"等。
乾龍船
主要道具是龍頭木杖,杖上掛一紙紮龍船,而故名乾龍船,又夾有兩塊竹板擊節的樂器,也叫蓮花鬧。僅限於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活動,解放前用於壓關煞、掃病疫、驅鬼邪之意。其人多為端公,敬奉"楊氏將軍"、"三宵娘娘",是為侗族"還宵願"的習俗。
唱夜歌
又稱打喪鼓,是人死後,喪葬習俗中的一種坐唱形式。唱夜歌的樂器主要是一面堂鼓,打鼓的節奏是咚不隆咚咚,自打自唱,唱詞是自編自唱,講究韻腳,上下句子,唱詞內容,死者若為女性,往往先唱《養兒十七八》、《十月懷胎》等,唱後也有唱《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等,一直唱通宵,直到天亮出柩止。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唱夜歌有所改變,唱夜歌的自成班,一般為5人,樂器為鼓、鑼、鈸、勾鑼一套,五人同時唱,是打了唱,唱了打。唱夜歌從歷史到現在,遍布農村,久唱不衰,只是在打唱的形式略有變化。
打蓮香
蓮香,用直徑2-3公分的金竹,長約1米左右,將竹的兩面間隔開,中間用銅錢(眼眼錢)貫於中間,敲打起來,節奏感強。它既是一種打唱形式,又是一種舞蹈形式。以"打"為主,以圓為特點,曲臂扭身,棒隨身轉,有"雪花蓋頂"、"黃龍纏腰"、"古樹盤根"等身段。解放前是正月沿門唱頌,領唱者即興編詞,表演者有二人、四人、六人、八人不等,領唱者唱後,合眾以"扭蓮花"為襯句。由於它節奏強烈,表演性強,深受人們的喜愛。
耍耍
表演角色分旦醜。它名名稱"耍神"、"喜樂神",是在喜福下娛樂娛神。後來改稱為耍耍。解放前在民間喜慶節目裡表演,成為頗具特色的燈節舞蹈,可與"二人轉"媲美。它系雙人舞,道具為蒲扇,花巾。前人演旦角是男扮女裝,一般都在堂屋中表演。表演時,丑角走"半邊月",限定7步半,旦角走一步。固定3步半,要求"丑角胯襠里滾得過籮筐,旦角兩腿中夾得住雞蛋。丑角表演隨時以矮樁姿式圍繞旦角挑逗鬥趣,隨唱詞內容即興表演,其造型運作有""觀音坐蓮"、"臥馬懸蹄"、"童子拜觀音"、"扭麻花""翻豆腐"、"合和仙"等,煞腔時 "打靠子"。
山民歌
有山歌、 "陪十弟兄歌"、 "陪十姊妹歌",薅草鑼鼓、勞動號子、採茶歌等。山歌多半是情歌,行路時邊走邊唱,如"打一望",唱到:我在河邊打一望,只見情妹洗衣裳,情妹聽我把歌唱,棰棒打在妹手上。再如:"一架坡"情妹門口一架坡,別人走少我走多,一時不見情妹面,心裡就象刀子割。"十弟兄歌"和"十姊妹歌"是結婚的頭天晚上,女方由青少年女子陪新娘(稱為陪十姊妹)唱歌。男方為陪"十弟兄"。"十弟兄歌"和"十姊妹歌"唱曲基本一樣,歌詞多種,全鄉有260多首。
薅草鑼鼓
薅草時打鑼鼓唱歌助陣,解除勞動時的疲勞。20世紀50-80年代,很多生產隊轉工薅草,一般就有打3-5套薅草鑼鼓。
勞動號子
用勞動號子統一用力,協調一致,使人奮進,給人們美的享受。
舞獅子
芭蕉有米田劉家班子,四方坪楊家、黎家合夥班子,乾溪黎家班子,二台坪李家班子,芭蕉上下兩街各有一套班子。過年時,到家家戶戶舞獅子,開始第一戶玩的叫開燈,這戶要祭神,玩的花樣多一些,玩到最後一戶叫收燈,收燈戶選擇家庭較為富裕的戶,玩燈的、掌燈的,還有打獅子燈鑼鼓的,贊獅子的,這時要吃一餐飯,看燈的也可以吃飯,要準備10多席。玩獅子燈,有獅子、有孫猴子、有笑羅漢,花樣有獅子拜大堂,在堂屋裡玩,有的在大堂樑上套一繩子,繩子用木油、臘之類把繩子弄滑,在樑上放一紅包(紅包有銅錢等),由扮孫猴子和笑羅漢的上去取,看他倆是否有爬繩的本事。有的先在場壩里玩,花樣有"南山耕田"、"太公釣魚"、上高台(用多張大桌子塔成高台,獅子、孫猴子、笑羅漢玩上去,玩後要把高台的桌子一張張的撤下來)。還有撤字,撤字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用木柴塊擺成字,由玩獅子燈的把擺的字撤開,再擺上字數、筆劃相穩合的字。如擺"田園風光"撤後可擺"用地開發",這四個字除"園"和"地"字筆劃略有差異,其它字筆劃一樣。屋內屋外玩到要結束時,獅子到家神邊,由有文化的人贊獅子,贊獅子的人用七字句或五字句贊獅子,贊主人家的吉祥語和奉誠語。
文物古蹟
芭蕉境內文物古蹟較為豐富,包含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古碑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和紀念地、其他等門類。
龍洞李周教犁題刻遺址
位於楠木園村石板溪魚泉洞山腳洞口內,距離洞口約100米, 原有兩石並立,題刻在一塊石頭上,大字每個約5寸見方,旁邊有若干小字,楊永仟老人介紹,石刻有大字和小字,大字還記得有"周昌府巡撫南鄉"字樣,小字記不清,1976年修魚泉洞電站時把這塊石頭炸毀。
李周為馮翊人,馮翊,《辭海》註:"古縣名,隋大業初置,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元廢。"關於北宋施州洪災,《恩施市地理史料》引《舊縣誌》記載:"1064年北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8月施州大水。1065年北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施州大水,遣使行視。"魚泉洞題名歷史事件是,1064年和1065年由於施州大水,朝廷派李周為施州通判來施州巡視,撫恤災民。李周見施州百姓還不知使用牛耕技術,於是開闢田地數千畝,在駐軍中選調懂得牛耕技術的士兵,並買牛教百姓耕種,軍中糧食充足。
艾氏貞節牌坊
又稱牌樓,位於芭蕉侗族鄉燈籠壩村,是監生藍聘廷之妻艾氏之牌坊,高7米,寬5.3米,為三間三樓形制,中門寬1.8米,高2.95米,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立。1997年9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艾氏貞節牌坊雕刻精細,碑額為:"皇恩旌表節孝坊",兩旁豎寫:"清正名家素嫻女誡、冰霜□節秀茁孫枝",三樓兩旁碑面刻:"進清流聲、珉貞勒節",三樓橫樑上刻:"寸心千古、□壺歐陶"。二樓中間刻:"清懷築台",兩旁刻小字,一樓中間橫樑上刻:"宏之天荷",兩旁刻"霜流節志、"旌章耀目",大門柱上刻楹聯:"冰心應與日月輝、玉度可堪霜並潔"。
在大門的兩側鐫刻詳細的記事碑文,左面為:"靜月如人,表里樹風聲九天溫詔飛丹鳳,卷□邀月影一片水心矢白歐。孺人艾氏貢生艾朝宗之女監生藍聘廷之妻也於舊數閱月而聘廷殤□才十有七耳忍死祧猶子盛薌盛世業為之後以食以教底於成□乃不弗昊天次子業剛育一孫而遂亡兩世遺寡飲泣相向□孤雁而附□□恨□不吐矣幸負薌調□其間孺人以承歡有子念飴有孫由是摒□□外若無戚者然蓋身肩重負向鬱陶乎予心祖喪形毀盛矣備誰為□□□□□之延捨生取義輕於鴻毛□貴馬今春秋五十有三家業振興義聲遠播兒孫繞膝頭角崢榮而孺人亦垂垂老矣當道悲其遇嘉其節請旌朝得建功立業坊以榮其身余□附鳶蘿誼當昭揚潛德以七絕四章而實紀其實雲"。大門的右側刻文為:"節比松貞,巾國勵冰操五十年來完介志,□□揚風化三千里外荷恩光。郊居嶺尉月光寒寡鵠偎闌淚不乾雙哺孤兒如□子捨生爭似在生難。小樓從倚夜登青平自辟□口授經掌上明珠羽一個可憐門祚又憐仃。未亡人竟格天心慚次蘭芽茁滿林紫誥重重將食報□□歐柳嗣徽音。慶所遭老我難當長管在旬無搖□播風□。國子監學正銜襄陽訓導劉元貴謹撰,施郡邑癢生東孝廉頓首拜書。"
艾氏貞節牌坊的反面刻有碑文,為:"玉潔冰清,吉奉旌表節孝坊,藍艾氏立。介石貞操,風清月朗蓮溪靜,紫誥金章梓里榮,冰心在玉瑩,碧草白春色。岡藻揭芬,松藻柏節慶荷龍光,□質□心美增燕譽。而又難者哉邑伸耆欽其志為之表請於朝。恩予建功立業坊予不大不首生闡揚芳徽強綴俚言以陳其概俾。孺人行詣與聖賢詩書至人德公言正天地無盡雲。邑癢生 龔親安 拜撰 張驤 拜書 石工 劉見福 羅文蓮 光緒三十三歲年(1907年)次丁未七月初四日立。"1997年9月 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
九道水風雨橋
位於楠木園村九道水,原名永興橋,橫垮在從宣恩縣水田壩下流的小河和從戽口下流的大河匯合處,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建,由楊姓捐資修建。巨木橫架為梁,橋身由"四柱一騎二穿枋二挑枋" 4排扇組成,全長14米,寬4米,通高3米。為亭閣長廊式,全木質結構,橋兩旁設欄桿和長條凳,便於行人安坐休息,橋是覆以瓦,有上下兩檐,兩檐相距數尺,因而橋面光線充分,橋兩端八字斜柱屋檐四角,為鰲魚扳爪形式,橋南端有涼水井,橋中原供有楊泗將軍木雕像。中梁正中繪太極八卦圖,兩頭分別繪劍、書、蓮花圖案。
橋南掘出石碑一塊,通高125厘米,正碑高114厘米,碑腳長11厘米,碑寬57厘米,右上角缺損,其它部位保存尚好,大部分文字記載的是建橋捐款人姓名與數額,落款有"匠師楊文"、"地名兩分河永興橋"、"大清皇上嘉慶拾捌年夏六月初八日吉旦立碑"等字樣。
2002年,恩施市民族宗教局投資對九道水侗族風雨橋進行維修。2004年8月 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
吳家大屋
位於恩施市芭蕉鎮下街,原有數十間房屋相連,占居半邊街,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全木質結構,走馬轉角樓,上二樓板梯2米多寬,騾馬可上樓,二樓靠後方,兩面建築有樓閣,十分雅致,可望山觀景。
房主吳永興在恩施城開吳永興商號,主要做茶葉、生漆生意。青年時代的賀龍,在湘鄂川黔邊界地區做趕騾馬運輸生意,經常進出吳家大屋。1913年春,賀龍與4個夥計趕著8匹騾馬運鹽巴經過宣恩縣李家河鎮,被當地稅官卡住,因要收的稅額太高,雙方發生爭執,混亂中稅官中刀斃命。當地官員要賀龍拿出一筆罰款,再給死者家屬賠一筆撫恤金和安葬費,賀龍賠掉所有貨物、貨款和5匹騾子。賀龍的馬幫生意做不下去,便來到芭蕉吳家大屋見吳永興,講述自己的遭遇,請他幫一把。吳永興借錢給賀龍買10匹騾馬,又賒2000斤茶葉。這樣,賀龍馬幫又興旺起來,下宜昌走當陽,賣茶葉換棉紗,運回恩施交給吳永興商號,賺差價和運力錢,但一時也難還上吳家的錢。1933年賀龍率紅軍在湖南龍山、湖北來鳳一帶活動,派人給吳永興送信,要他到來鳳拿錢,吳永興回信一封,表示不要這筆錢,沒有去來鳳。1935年10月賀龍率部在宣恩椒園打國民黨48師,駐慶陽壩,他在一個晚上率一排人急行軍來到吳家大屋,不顧吳家的推拒,還上這筆錢,並給吳永興打一張寫明借錢還錢情況的條子。解放初期,吳家將這張條子交給土改工作隊。
解放後,吳家大屋為芭蕉國小,現僅存河邊保坎和一間老屋遺蹟。
孫家堡
位於楠木園村椿木槽,地處山頂平地,屋場呈四方形,前、左、後三面殘留有院牆,牆高3米,厚0.6米,牆門設計為八字形,圍牆如堡壘,故稱孫家堡,孫氏祖籍江西,後遷貴州省思南府安花縣,清乾隆年間遷湖北施南府恩施縣,落業南鄉桂花寨椿木槽。原老屋建築已被拆除,樹竹成林,院內散落石板,院門右首有棵大桂花樹。
南屯堡
清嘉慶《恩施縣誌·倉廒》記載:"南市廓里社倉四處,地名南屯堡,朱沙溪、芭蕉村、落坡村,共谷四百四十五石一斗一升三盒。"南屯堡現為高拱橋村金家院子,又叫屯堡院子,因姓金的人多叫成金家院子。為一橢圓形小山包,山上為十多幢民居的小村落,山周圍有成馬蹄狀的田園環繞,與硃砂溪河相鄰,還保留有院牆痕跡。
李多魁墓
位於楠木園村風雨橋組九道水原供銷社右山頭,為封土堆墓,砌石垮塌,占地約15平方米,有墓碑高180厘米,寬108厘米,墓聯為"經明行修名山終老 地靈人傑後嗣克昌 福壽圖",墓碑文為:"前清進士春林李先生生於嘉慶丁卯年八月初五日酉時沒於光緒戊寅年九月初三日未時正寢享年七十二歲……先生諱多魁上世湘之邵州人自志周公遷施隸恩邑之戽口居焉……中華民國六年歲次五月中八日立"。清同治《恩施縣誌·科貢》記載:"鹹豐年李多魁府學"。
南嶽宮
位於黃泥塘村劉楊村組,原為三柱二三間廟屋,左邊有一偏房為廚房,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牆上繪有彩繪,廟裡有廟佬守候。南嶽宮也是祠堂,舉行廟會,過去每年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把豬頭先敬菩薩,再回去煮吃,人多時排隊敬奉。2000年建築逐漸垮塌,現存牆垣和碑刻四塊:乾隆五十一年"萬古流芳"碑記載有"修古廟一座"及捐資者姓名;清嘉靖十七年八月捐資碑二塊;清光緒三十三年、宣統元年"永垂萬古"碑一塊;宣統元年《萬古流名》碑一塊。
湖北省財政廳舊址
位於硃砂溪集鎮上,占地面積有574.6平方米。1938年10月省財政廳遷於硃砂溪,徵用金家老屋作辦公用房,為三進天井結構建築,坐東朝西,屋後為老虎寨,西北方為漆樹坪梁子,又稱九拐子。為了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恩施縣政府、恩施專署曾到這裡辦公,為給財政廳讓出辦公區,恩施縣政府、恩施專署遷到金家老屋東南50米處的國小內,現在這裡是硃砂溪村衛生室。財政廳徵用這棟房子後進行了裝修,作為七區專署(恩施專署)和省財政廳的辦公室,恩施縣政府仍駐在國小內。 後來,省財政廳便從硃砂溪遷進城區黃家峁賴敏齋宅。2011年7月 公布為州級文保單位。
恩施縣政府舊址
位於硃砂溪街頭,原為江西會館,又稱江西廟,又是金家祠堂,占地130平方米,解放後,為硃砂溪溪國小校址。20世紀80年代,國小遷走後,設硃砂溪衛生所,之後,90年代拆除原建築,改建為平房。
川主廟
又稱川主宮,為四川移民建造,位於芭蕉上街街頭10米處,緊靠恩鹹公路,占地2000多平方米,共三進,第一進設有戲台,戲台兩邊有畫妝室及更衣室,前兩邊有看台,供看戲之用,戲台外有一場壩,供大眾看戲用。過去,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農曆)逢香會,川主菩薩起馬,在川主廟舉行大的祭祀活動,四方八面來敬香,十分熱鬧。
萬壽宮
又稱江西會館,位於芭蕉下街,由吳、呂等江西移民出資建造,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第一進是戲台,演出龍燈、獅子燈、南戲。民國時期,吳光華家在裡面辦學,抗戰時期,是中共芭蕉地下黨組織活動中心,解放後,中共芭蕉區委員會建於此,1958年設供銷社辦事機構。
戽口飛山廟
戽口飛山廟建在桐子坳,距戽口村2.5公里處,建立於清朝末年,占地40平方米,屬木瓦結構,三柱二的兩間房(正廳和側房),正廳內供有姚、吳、楊三尊飛山神,廳外面掛有大鐘,解放前祭拜人多,特別是侗家人。解放後(1949年後)無人祭拜。芭蕉其它地方也建有飛山廟,與戽口飛山廟相比要小些。
草子壩盤瓠廟
盤瓠廟主要是苗族人的信仰,建於清進乾隆年間,距芭蕉集鎮3公里處,在恩鹹線15公里處,占地3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廟後一小山堡,廟前是恩施至鹹豐大道,南來北往的客人、商人、挑擔營運人都要在這裡歇息。廟旁邊有四棵上千年的花櫟樹,最大的要四人牽手圍,樹上長滿寄生植物,一團團寄生長得像繡球,人們稱它為藍色繡球,共有68個。清末及民國年間十分熱鬧,進香的人很多,連年不斷。傳說這廟的神很靈驗,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有爺孫三代,爺爺勤拔苦做,集攢了一些錢,後被他孫子偷了,他爺爺問他兒子和孫子,都說沒有拿,爺問了多遍,把兒子問火了,爺倆就在盤瓠廟賭咒,賭得最很的兒子說:"如果是我兒子偷了就死一個"。沒過幾天,果然死一子。這時,兒子說,我們不賭了,我兒子已死,你的錢我還你。老爺子說:"我們都當著盤瓠神賭的咒,要收回要當著盤瓠神收回,你在廟前為行人做好事,燒一百天茶,送往這裡,讓南來北往的行人有茶水喝。"他兒子聽後說"行",在盤瓠廟前送了一百天的茶,後來家裡平安。1939年中共芭蕉地下黨支部建立後,地下黨以此廟為掩護,成為恩施至芭蕉的接頭地點。解放前夕,一次暴風雨把廟邊的大樹吹倒,後沒有修復,慢慢被毀壞。但這裡的小地名一直稱作盤瓠廟。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芭蕉屬市郭里。
民國時期,初襲"里甲制",旋改"保甲制"。 1915年設團總,下轄芭蕉、桅桿、硃砂、上場壩、黃連溪、瓦屋、丫道溝、浪壩8個團首。1927團防下改設保董,轄芭蕉、丫道溝、瓦屋、硃砂、上場壩、桅桿六個保董。1931年芭蕉為第三區署,下設芭蕉、天橋、黃泥塘、桅桿、盛家壩、大吉場、白果、見天壩8個聯保。1937年芭蕉區下轄芭蕉、桅桿堡、盛家壩、大集場、硃砂溪、天橋、百穀鎮、兩河口、見天壩等9個鄉。1940年設芭蕉鄉公所,管轄8個保,編制屬甲等,天橋鄉管轄7個保,編制屬乙等,黃泥鄉管轄9個保,編制屬乙等。鄉公所內設正、副鄉長,經濟、民政、文化、警衛四個股室。
1949年11月建立芭蕉區人民政府,沿襲建國前行政區劃,管轄區域芭蕉、天橋、黃泥塘、白果壩、見天壩、桅桿堡、大集、盛家壩。1950年3月劃出部分地區到桅桿堡,建立桅桿區。1952年8月改為第十五區人民政府,劃出部分地區到白果,建立十三區人民政府。1953年8月改為第五區公所,下轄肖家鄉、水井鄉、勝公鄉、桐梓鄉、乾溪鄉、米田鄉、天橋鄉、王家鄉、寨灣鄉、譚家鄉、頭道鄉、硃砂鄉、浪壩鄉、大坡鄉、瓦屋鄉、紅岩鄉、南河鄉、羅家鄉、大魚鄉、楠木鄉、戽口鄉、格草鄉、芭蕉鎮等24個鄉(鎮)。
1955年縣政府將肖家、羅家、譚家、頭道劃出,芭蕉管轄寨灣鄉、浪壩鄉、瓦屋鄉、大坡鄉、硃砂鄉、天橋鄉、水晶鄉、格草鄉、勝公鄉、米田鄉、古寨鄉、乾溪鄉、石板鄉、硃砂鄉、九道鄉、戽口鄉、後池鄉、南河鄉、大魚鄉、紅岩鄉等20個鄉。1956年農村推行農業合作社運動,將浪壩、大坡合併到瓦屋,米田合併到剩公,九道、乾溪合併到石板,格草合併到水晶,由20個鄉合併為13個。1957年1月改為芭蕉區公所,1958年11月改為芭蕉人民公社,下設芭蕉、寨灣、瓦屋、硃砂、紅岩、天橋、王家、乾溪、米田、黃泥、石板、三新、戽口、南河14個管理區。
1961年5月復為芭蕉區公所,下轄南河、寨灣、瓦屋、芭蕉、紅岩、戽口、乾溪、黃泥、米田、天橋等10個公社、54個生產大隊、494個生產隊。1968年3月改為芭蕉區革命委員會,下轄芭蕉公社、戽口公社、瓦屋公社、紅岩公社、南河公社、寨灣公社、乾溪公社、天橋公社、米田公社、黃泥公社、芭蕉鎮共16個公社1個鎮。1975年8月撤區並社,撤銷芭蕉區革命委員會,建立芭蕉公社、乾溪公社革委員會下設管理區、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盛家壩區花場公社劃入芭蕉公社)。1981年7月對村(大隊)按地名更名。
1984年8月撤銷芭蕉、乾溪公社管理委員會,合併建立芭蕉區公所,並將乾溪公社所轄的4個管理區、芭蕉所轄的5個管理區1個鎮,改建成為草子壩、高拱橋、硃砂、南河、白岩、戽口、天橋、乾溪、米田、黃泥塘10個鄉和芭蕉鎮人民政府。1996年12月撤銷芭蕉區公所,組建芭蕉鄉、黃泥塘侗族鄉人民政府,下轄村及村民小組。
2001年3月撤銷芭蕉鄉、黃泥塘侗族鄉組建芭蕉侗族鄉,轄芭蕉辦事處、甘溪辦事處、黃泥塘辦事處、米田辦事處、天橋辦事處、高拱橋辦事處、硃砂溪辦事處、南河辦事處、白岩辦事處、戽口辦事處10個辦事處、1個居民委員會、568個村民小組。2001年12月撤銷辦事處,合併為大村。2002年10月,實行村組合併,撤銷鄉轄辦事處,實行鄉直管村。轄燈籠壩村、寨灣村、楠木園村、黃泥塘村、二峰岩村、王家村、米田村、天橋村、白果樹村、乾溪村、高拱橋村、硃砂溪村、小紅岩村、南河村、白岩村、黃連溪村、戽口村和芭蕉居民委員會等17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49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