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205畝(其中:田5860畝,地345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83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6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畝,主要種植檸檬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7畝,其中養殖面積27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861戶通自來水,有164戶飲用井水,有16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9.1%)。1025戶通電,有59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0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6%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25戶(分別占總數的55%和55%)。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拖拉機195輛,機車83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38畝,有效灌溉率為7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1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5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已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0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9.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大棚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大棚蔬菜、農家樂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25戶,共鄉村人口4335人,其中男性2080人,女性2255人。其中農業人口4227人,勞動力2807人。該村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漢族、德昂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162人,德昂族257人,漢族1833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24人,參合率96.3%;享受低15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5個,人畜混居的農戶908戶,占農戶總數的96%。
文化教育
距離縣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2人,其中小學生161人,中學生73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42人,少數民族黨員72人,其中男黨員72人、女黨員70人。該村黨支部歷年來多次被評為州、縣、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上章鳳、幸福、費拉等1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