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Munsell color system)是由美國畫家、美術教師阿爾伯特.H.芒塞爾於1900年左右最早確立的,所以被命名為“芒塞爾色系”。芒塞爾色系(也作蒙塞爾色系)以五個基本色——紅(R)、黃(Y)、綠(G)、藍(B)、紫(P),再加上五個中間色——黃紅(YR)、黃綠(YG)、藍綠(BG)、藍紫(BP)、紅紫(RP)作為基準。每一種色相再細分為四種顏色,用數字2.5、5、7.5、10來表示。這樣在色相前標上這些數字,色彩的色相就可以精確表達了。比如說5R代表了“純”紅色,7.5R則向黃紅靠近,而2.5R則向紅紫靠近。更精細的分法是將上述十個色相每個色相再細分為十等份,如圖2的外圍顯示。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芒塞爾色系是用立體模型來表示顏色的一種方法。它用一個三維空間的類似球體模型,把各種顏色的三要素:色調、亮度、飽和度全部表示出來。芒塞爾顏色立體的中央軸,代表無彩色、白黑系列中性色的亮度等級。白色在頂部,黑色在底部,理想白定為10,理想黑定為0。顏色樣品離中央軸的水平距離,代表飽和度的變化。顏色立方體水平剖面上,各方向代表10種芒塞爾色調,包含5種主要色調:紅(R)、黃(Y)、綠(G)、藍(B)、紫(P)和5種中間色調:黃紅(YR)、綠黃(GY)、藍綠(BG)、紫藍(PB)、紅紫(RP)。在芒塞爾立體模型中,每一部位各代表一特定顏色,並給予一定的標號。目前國際上已廣泛採用芒塞爾顏色系統,作為分類和標定顏色的方法。通過顏色立體模型的顏色分類,用紙片製成許多顏色樣品,彙編成芒塞爾顏色圖譜。

芒塞爾色立體

1905年蒙塞爾構想了規則的球體結構色立體;1915年形成了流傳至今的外形不規則球休色立體和出版了《蒙塞爾顏色圖譜》,1929年和1943年又分別經美國國家標準局和美國光學會修訂出版了《蒙塞爾顏色圖冊》。最新版本的《圖冊》包括兩套樣本,即有光澤版、和無光澤版,各自包括1450和1150塊顏色及37和32塊中性灰色,為國際上普遍採用 。

蒙塞爾色立體是以三維空間的方式表示色彩三屬性的立體構成圖,基本外形是一個不規則的球形,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仍以地球來比擬,如圖1所示,頂端“北極”為白色,用字母W表示,底端的“南極”為黑色,用字母B來表示,連線兩極而貫穿於球心的中心軸是黑白混合的無彩灰系,共分為9個等級,由深至淺分別編號為1/2/3/4/-8/9/,這樣整個無彩灰軸是從黑色0級、灰色由深至淺9級、白色10級,共11級,為無彩色來和有彩色系的明度標尺,用字母N來表示,以此作為色立體的明度系列。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1

中心軸以外的所有色域都屬於有彩色系。 球的表面位於“赤道”線上的是色相環系列以及由各色相加白混合形成的明清色系列和各色相加黑混合而形成的暗清色系列。球體內部中心軸以外的是各色相加灰而形成的混濁色系列。從中心軸至“赤道”線的橫勒為純度系列。

色相環是紅R、黃Y、綠G、藍B、紫P和以上五色相每相鄰兩色相混合插入而形成的10色環,再將每色相分十等分,為100色相環,如圖2。研究時一般均以每色相的5級為標準色相,同時每標準色相又各自具有其明度和純度,則各標準色相分別表式為紅5R4/14、橙5YR6/12、黃5Y8/12、黃綠5GY7/10、綠5G5/8、藍綠5BG5/5、藍5B Q/8、藍紫5PB3/12、紫5P4/12、紅紫5RP4/12。其色彩記號用H. V/C(色相.明度/純度來表示)。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2

在蒙寒爾色立休中,由於各純色的明度、純度值不同則色立體的外形為凹凸起伏,不規則的球體,研究中的色立體如圖3所示。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3

通過中心軸的縱剖面展示了色立休中色彩三屬性的基本關係。又稱為“色樹”,如圖4“色樹”明確揭示了一襯互補色之問的各種屬性關係。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4

蒙塞爾色相環

蒙塞爾色相環實際形狀平面圖

前面圖2是理想當中的蒙塞爾色相環平面圖,其實由於蒙塞爾十隻標準色相的純度值不全相同,如紅為14級、藍綠為6級,所以蒙塞爾色相環不是正圓圖,而是一隻凹凸不圓的環形平面圖,如圖5所示。圖中W為中心軸頂端,各標準色相依據各自的純度數值分別分布在距中心軸不等的平面位置上,然後依次順勢連線各色相位置點,則蒙塞爾實際色相壞的形狀平面圖就展現出來了。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5

色相環側立面圖

我們知道蒙塞爾各標準色相不但純度不全相同,明度也大都有異,這就造成了色相環平面圖不僅凹凸不圓,立面圖也高低起伏、呈現為傾針的波狀起伏環。如圖6所示:圖中中心軸N共分11級,過中性軸5/的中心、橫向垂直展開12級純度級數環、標準色相分別依次在展開環的各自方位點上,依據各自的純度級數和明度高低求得準確的位置點,如紅5R4/14,由於其純度超過12級,故在方位延長線上14級的位置點上向下降低1級明度求得。而5BG5/6則在方位線6級處找到。5Y8/12的位置點在純度環12級處垂直向上3級明度求得。同樣的辦法準確的分別找到各標準色相的位置點。順勢連線相鄰各點,則蒙塞爾色相環側立面圖的實際形狀就正確的展現出來了。

芒塞爾色系 芒塞爾色系

圖6

研究與發展

對蒙塞爾色彩體系的研究在我國時間並不很長,進入教學領域則時間更短,然而作為科學的色彩體系,很快就顯示出了極強的吸引力,迅速成為高校美術專業的熱門課題。

從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劍橋大學的實驗室里通過三枝鏡把太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藍、紫,形成牛頓六色相平面圖開始,在其後的三百多年裡,先後有瓦勒提、領頑、歌德、克利、拉姆伯特、案琴、馮特、詡弗勒爾、蒙塞爾、奧斯特瓦德……等數十位色彩學家、科學家或畫家對色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美國色彩學家、美米教育家蒙塞爾(Albent H. Munsell 1858-1918)和德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斯特瓦德(Wilhelm Ostwald 1853-1932年)所創立的兩大色彩體系——蒙塞爾色立體、奧斯特瓦德色立體最為完善,被世界所公認。日本色彩研究所在綜合以上兩大色系的基拙上,為探索解決色立體在工業上的設計套用,經十餘年的研究,制訂出了日本色研究配色體——PCCS,於1978年12月出版了一套顏色樣卡,稱新日本顏色系,共包括5000色塊,是目前世界上含色最多的色彩圖譜。然而國際上仍以蒙氏、奧氏兩大色系最為推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