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

依照艾里克森的觀點,危機的積極解決導致人格的一種積極品質的形成。 若兒童的勤奮感勝過自卑感,則形成“能力”的積極品質。 在這段時間裡,健康的成人不僅具有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而且同他人建立了成熟的關係。

人物介紹

艾里克森(1902----1994)(又譯作埃里克·H.埃里克森)
人類學家,自我心理學之父,是新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
Erikson像
代表人物,曾師從於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他的關於心理動力即本能的觀點是和弗洛伊德比較一致的。

理論貢獻

但其理論的貢獻主要有2 點:
1:對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作了發展和修正,強調了自我的獨立性;
2:提出生命循環概念。事實上,艾里克森的學說是一種描述自我在人生經歷中如何獲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個人心理發展的人格理論。

八個人格階段

艾里克森的生命循環把個體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而發展危機是他劃分每個階段的特徵性標準。他認為,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是由社會環境決定的。社會配合本能發展的情況,對不同年齡階段提出不同的發展要求,也表現為“危機”的形式。其中前五個階段與弗洛伊德的劃分階段是平行的,但是,論述上兩者很少有一致的地方,艾里克森並不強調性本能的作用,而把重點放在個體的社會經驗上。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格發展的最後三個階段,描述了人格的終身發展過程,代表著他對人格心理學的貢獻,基於此他的理論被稱為“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

階段概述

各階段的年齡段及其良好的人格品質:
階段年齡 發展危機 品質 積極結果 消極結果
0~1歲 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 希望 內在好的感覺, 壞的感覺,
信任自己和他人,樂觀 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觀
1~3歲 自主對羞怯和疑慮 意志 能作決定 積極嚴厲 自負懷疑,關注自我,空虛
4~5歲 主動對內疚 目標 成功的歡樂,主動、方向和目的性 對深思的目標和取
得的成就感到內疚
6~11歲 勤奮-自卑 能力 被生產性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適合感和自卑
感,不能完成任務
12~20歲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亂 忠誠 對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有信心 角色混亂,沒有固
生活充滿憧憬標準 定的標準 ,感到虛偽
20~24歲 親密-孤獨 愛 感情的共鳴,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親密,關係淡漠
25~65歲 撫育後代-自我關注 關心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親密人際關係的能力 失去對工作的興趣
人際關係貧乏
65~死亡 自我整合-失望 智慧 有秩序感和意義感 怕死, 對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
的或沒發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階段詳述

艾里克森將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老年期劃分為8個發展階段,這八個階段依次為嬰兒前期、嬰兒後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後期,其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艾里克森認為,人的心理發展的每一階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機”。如果順利渡過危機,人們就會形成相應的積極品質,反之則不能,並且前一階段順利渡過危機會擴大後一階段危機積極解決的可能性。
口腔—感覺階段
 基本信任對不信任
時間約從出生到1歲。此階段嬰兒愉快的感覺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動是吮乳。母親是滿足嬰兒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嬰兒的快樂、健康和滿足均來自母親,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賴母親。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母親的育兒態度是受社會影響的,如果社會貶低育兒者的地位,則母親可能抱怨自己承擔的角色,對孩子採取消極的態度。如果社會讚賞母親的地位,其結果則恰好相反,導致對孩子積極的態度。因此,在發展的第一階段里,同母親的互動產生的經驗,實際上就是社會經驗。
在艾里克森看來,若母親對嬰兒採取慈愛的態度,這種慈愛是經常的、一貫的和可靠的,則嬰兒會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這種信任感的表現是,當母親從嬰兒的視線中消失時,嬰兒並沒有過度的焦慮,即顯得平靜,沒有明顯的煩躁不安。因為嬰兒有一種內部信念,相信母
E.H.Erikson著
親會返回來照顧和哺育他。艾里克森認為這種內部信念的獲得是嬰兒的第一個社會成就,是嬰兒自我同一性的基礎,它培養了嬰兒對他人的信任感,使嬰兒感受他人是可靠的。這種人際關係的經驗給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其他信息

若母親對嬰兒的態度是消極的、拒絕的,則嬰兒可能產生基本不信任感,使嬰兒體驗到挫折和煩惱、恐懼和懷疑,每當母親離開時,他就會煩躁不安,深怕被剝奪受哺育的權力,這種恐懼和懷疑將持續存在,影響到以後的發展過程。
艾里克森認為最優的危機解決方式應兼具積極和消極兩種因素,其中積極的方式所占比例高於消極的方式,在發展的第一階段就是如此,嬰兒既應形成信任感也應形成不信任感。而信任感應大於不信任感。因為在社會交往中,信任他人是交往的必要基礎,但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決不應是時時事事都相信他人的人。那樣的相信是輕信,那樣的人是天真、易受騙的人。在社會生活中,為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利益,一定的懷疑是必要的,它可使人免受居心叵測者的傷害。
依照艾里克森的觀點,危機的積極解決導致人格的一種積極品質的形成。這裡所謂積極的品質是指能夠為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加強自我的東西。在第一個發展階段里,假如嬰兒具有的信任感超過不信任感,則形成“希望”的積極品質。一個具有希望品質的人敢於冒險、不怕挫折和失敗,對未來懷有熱切的期待。只有信任感超過不信任感的兒童對未來才會懷有希望,因為缺乏必要信任感的兒童為眼前的需要而憂慮,無暇顧及未來,因而不可能對未來懷有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階段里,克服危機的積極體驗可加強希望,而衝突和壓力可毀滅業已形成的希望。

肌肉——肛門階段

自主對羞怯和疑慮
兒童出生一年後至3歲為發展的第二階段。
這段時間裡,兒童的肌肉開始成熟,並開始學習怎樣控制肌肉。此時,父母也開始依據社會行為規範訓練兒童的大小便。孩子必須根據父母的要求,學習控制肛門肌肉,知道在什麼時間和場合可以大便,什麼時間和場合不可以大便。這就在兒童的“隨心所欲”和父母的要求之間造成一種衝突,使兒童陷入自己的意願與父母的意願相矛盾的衝突之中。
此時,若父母能以理智和忍耐的精神,堅定和負責的態度,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兒童的行為,使兒童遵循父母的要求而又不傷害他自己的自信與自尊,讓他感覺自己能夠控制自己,兒童就會形成一種自主感。若父母要么放任自流、過分溺愛,要么嚴厲苛刻、專制獨裁,那么兒童就會產生挫折感,導致羞怯和疑慮。這樣的兒童缺乏自信心,懷疑自己控制生活的能力,覺得自己像個傀儡受別人驅使。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患強迫性神經症,其症狀的深層含義是通過強迫性行為恢復控制生活的意識。
此一階段的積極品質是“意志”。若兒童的自主意識超過羞怯和疑慮,則會形成意志。意志是人的一種內在力量,它使人自由抉擇,自我約束。意志的力量在以後發展階段中隨危機的積極解決仍然不斷成長。此階段形成的意志僅僅是今後的發展的基礎。

運動——性器階段

主動性對內疚感
第三階段約從4歲至5歲。若前兩個階段的危機得到順利的解決,此時兒童會感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開始探索自己能成為哪一種人,對父母、同伴和周圍的環境產生好奇心;他的交往範圍開始超出家庭,與同伴遊戲、玩耍、交朋友;他們的語言能力進一步發展,會對成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想像力也更加豐富,常常與同伴在遊戲中扮演大人的角色;對異性父母產生依戀感,並伴隨對同性父母的排斥感。
艾里克森認為,若父母能鼓勵兒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給兒童以充分的自由,理解兒童,耐心地回答兒童的問題,兒童會形成主動性,能以積極主動且又自信的方式對待面臨的一切事物,並形成一種稱之為“目的”的積極品質,目的在艾里克森的理論中指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的目標和勇氣。若父母不能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兒童的主動性與好奇心,譏笑或懲罰兒童的獨創性,兒童就會缺乏信心,每當主動乾一件事時,就想起父母的譏笑或懲罰,因而縮手縮腳、難以成功,導致內疚感的產生。這樣的兒童往往循規蹈矩,缺乏進取精神,傾向於依賴他人。

潛伏階段

勤奮對自卑
此階段時間為6歲-11歲。大多數兒童要在國小里度過這段時間。
這一階段,兒童交往的範圍擴大了,由原來的家庭和家庭周圍的環境擴展到學校,交往的對象由父母、同伴擴大到教師和同學。在學校里,兒童學習各種新知識和新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做準備。因此在教師和父母的引導下,兒童形成認真刻苦地完成任務的勤奮感。在這段時間裡,教師成為影響兒童發展的最重要人物,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指導學生克服各種不良習慣,以適應文化學習的要求。若兒童在學校里經常能獲得成功,並獲得家長和教師的承認與獎勵,則勤奮感就會進一步發展。若兒童得不到正確的指導,經常體驗到學業失敗的苦澀,兒童就會產生自卑感,感覺自己不如他人,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成員。自卑感也可能由以往發展階段中的不足所導致。例如,沒有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缺乏自主性或主動性。艾里克森相信,上述發展中的不足可通過教師的努力而得到克服。教師積極地鼓勵和引導,相互信任師生關係的建立將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矛盾與衝突,走向正常的發展道路。
若兒童的勤奮感勝過自卑感,則形成“能力”的積極品質。在艾里克森的理論中,能力指的是運用自如的聰明才智,這種聰明才智不會為自卑所損傷,是今後承擔社會工作的基礎。

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人生的第五個發展階段從12歲開始,至20歲左右。這個階段是兒童由童年向成人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兒童解決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危機的矛盾,為進入成人期打下基礎。
通過前4個階段的發展,兒童懂得了他是誰,具有什麼特點和能力,了解了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所扮演的各種角色,例如在家裡是父母的孩子,在外面是同伴的朋友,在學校里是學生。此時,兒童要把這些特徵和以往的經驗組合在一起,形成自我同一性。混雜在這種積極的自我同一性之中的還有消極的自我同一性。這種消極的自我同一性包括了受到過懲罰或批評的自我形象,以及失敗的和無能的自我形象。
那么什麼是自我同一性呢?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內容:(1)對個人未來的方向和個人獨特性的意識;(2)對個人以往各種身份,各種自我形象的綜合感;(3)一種對異性伴侶和愛的對象能做出明智選擇的意識;(4)一種對未來理想職業的嚮往和作為社會負責任成員的意識。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已經是什麼,我們想成為什麼和我們應該成為什麼。
艾里克森認為,此時青年人若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則產生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危機。這樣的青年人不能正確地選擇生活的角色,或在選擇生活的角色上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對未來沒有正確的信念。這樣的青年人不能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誰,有哪些區別於他人的特點,屬於哪個階層、哪個群體,過去怎樣、今後向哪個方向發展。為此,他們體驗到比以往更多的痛苦、焦慮、空虛和孤獨。在這樣的混沌狀態下,他們感覺自己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明確選擇,但他們不能,然而又覺得父母和社會逼迫他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反抗,以保護自尊心不受傷害。許多青少年犯罪都與同一性危機有關,這些青少年的邏輯是,與其做個不倫不類的人,不如做個臭名昭著的人。
艾里克森總結了同一性危機的幾個症狀:(1)迴避選擇、麻木不仁;(2)對人距離失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3)空虛、孤獨,迫切感、充實的時間意識消失;(4)勤勉性的擴散,不能專注於工作或學習;(5)對他人的評價特別敏感,以病態的防禦抵抗他人的批評;(6)自我否定的同一性選擇,破壞、攻擊或自毀、自滅。
艾里克森是一個性善論者。他認為就青年人內在的傾向來講,每個青年均可克服危機,達到自我同一性。但社會文化急劇變遷所帶來的價值觀方面的矛盾使青年人無法適應,因而導致內部的衝突與危機。另一方面,父母和其他老一輩人本身缺乏牢固的信念基礎,因而無法給青年人提供適當的指導,也是造成青年人同一性危機的原因之一。
若危機得到積極的解決,則形成“忠誠”的積極品質,忠誠是對自己的朋友、親人和生活伴侶承擔責任的意願,也是執著地追求既定目標的能力。

成人早期

親密對孤獨
第六個發展階段為成人早期,時間約從20歲至24歲左右。此時,青年人通過青春期的發展,已確立了穩定的自我同一性,這就為他們建立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打下了基礎。
艾里克森指出,唯有具備牢固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於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為沒有這種牢固的自我同一性,個人必然處在確立自我同一性的奮鬥與追求中,因而不可能與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
親密指的是一種關心他人,準備而且渴望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與他人共享的能力。親密關係的確立不能與性關係上的密切混為一談。因為親密關係不僅僅指性關係上的密切,還包括彼此的心理融洽和責任意識,以及相互的信任。親密關係也不限於配偶之間,同事、朋友之間也可建立親密關係。同甘共苦的同事和朋友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彼此分享對方的信任,具有濃厚的親密感。
若一個人不具備與朋友、配偶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就會走向孤獨。這種人迴避與他人的親密交往,不能與他人分享彼此的信任,自戀、自愛,與他人的交往僅僅維持在表面水平上。
若親密的比例大於孤獨的比例,則形成“愛”的積極品質。
對榮格來說,發展階段並不像弗洛伊德那樣至關重要,而且它也的確僅以最一般術語來描述它們。榮格的階段劃分是以力必多能量的聚散為依據的。
成人早期 (從青春期到四十歲左右)。在這個階段中,力必多能量指向諸如職業學習、結婚、撫養孩子、以某種方式進行社會交際生活等方面。在這一期間,個人具有較為開朗、精力充沛,敢輕易衝動和激昂豪放的特點

成人中期

繁殖對停滯
成人中期持續的時間為25歲至65歲,主要的危機是繁殖對停滯。
在這段時間裡,健康的成人不僅具有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而且同他人建立了成熟的關係。此時人的主要責任是生育和指導下一代。但是艾里克森指出,繁殖並不僅僅指生育和指導孩子,它還包括文學藝術、思想觀念和物質產品的創造。通過創造來豐富和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也是繁殖的一個重要方面。
繁殖的對立面是停滯。停滯始於枯燥無味的生活和無所事事,典型的表現是缺乏創造性和人際關係的貧乏。這種人沒有生活的追求,不能擔負哺育下一代的責任,工作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缺乏責任意識。
此階段形成的積極品質是“關懷”。

成人後期

自我整合對絕望
最後一個階段自65歲左右開始直至死亡。此時,人生的主要活動已基本結束,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在家中安度晚年。健康的老人能適應生活的這一新階段,當回憶往事時,能安然地面對過去的勝利與失望。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圓滿的、有意義的,因而不懼怕死亡,這樣的老人具有自我整合感,形成“智慧”的積極品質。依照艾里克森的觀點,智慧是面臨死亡時對生命的一種超然態度。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那些不能坦然地對待以往的一切,無人照顧,不願面對死亡的老人陷入絕望之中。因為他們意識到生活將是短暫的,他們過去沒有獲得滿足感,今後也不會再有這種機會,時間已不允許他們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艾里克森認為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會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的信任感的形成,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人格發展的第八階段與第一階段相連,構成一個生命的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階段體系特點及補充

1、艾里克森也認為,上述每一階段都有相應的重要影響人物(significant relations),也就是存在著人際關係的焦點。具體地說就是:第一階段──母親;第二階段──父親;第三階段──家庭成員;第四階段──鄰居和學校師生;第五階段──同夥和小團體;第六階段──友人;第七階段──一起工作和分擔家務的人;第八階段──整個人類。
2、正如其他兒童發展階段論者(如皮亞傑)一樣,埃里克森沒有把各階段看成完全相互獨立的。他認為個體的發展是一個整體,因此每一階段都要受前一階段所發生情況的影響,並對下一階段的發展也產生影響。例如,個體能夠發展起穩定的同一性,這可能得益於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獲得的快樂(主動性),而非得益於對目標和成就感到的罪疚(內疚感),並且建立了這種穩定的同一性的個體更能繼續形成穩定而親密的人際關係。再如,在第一階段尤其是生命的頭幾個月,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是否可靠。由於這個階段的危機是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嬰兒得到較好的撫養並與母親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兒童就將會對周圍世界產生信任感,這也將有利於下一個階段自主性的順利發展。相反,如果兒童在第一階段對周圍世界產生懷疑和悲觀,則更可能導致下一階段產生消極的結果。事實上,在埃里克森看來,所謂健康人格就是以八個階段各種危機的積極解決所形成的相應品質為特徵。但是,任一危機解決的結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後面的發展階段有其自身的相關問題,可以為新的發展和可能結果提供改變的機會,所以,在某一階段未獲得積極結果的人,還可以通過以後的發展階段逐漸得到補償;同樣,曾經獲得積極結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失掉。
艾里克森認為,上述8個階段在各種社會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社會對人們施以不同影響,因而各階段出現的時間可能不盡一致,在某些社會中某個階段可能早些,也可能晚些,但每種社會的成員都要經過這幾個發展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