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艾蒿]

艾蒿 (Artemisia argyi) 又稱艾草, 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國的傳統中藥之一。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以及陝西、甘肅及青海等地區。艾蒿對氣候的適應性強,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以陽光充足的濕潤環境為佳, 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 一般土壤均可種植

形態特徵

艾蒿 艾蒿

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為半灌木,稀為小灌木。莖、枝、葉及總苞片背面無明顯的腺毛或粘質毛,而有絨毛、柔毛、蛛絲狀毛或無毛;葉羽狀分裂,小裂片櫛齒狀或狹線形,後者寬通常不及1毫米,稀達1.5毫米。頭狀花序半球形、球形,稀卵球形;內、外層總苞片近等長或內層略長於外層;雌花1層,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檐部有2-3(-4)裂齒;花序托無托毛。

分布範圍

艾蒿 艾蒿

我國共31種,3變種,隸屬於14個系中。主產北部及西南高山地區,少數種也分布到東部與南部各省區。北半球各國及非洲東部、北部和南部也有。

艾蒿的品種

在我國現有的艾蒿品種有180餘種, 可謂種類繁多, 北艾、海艾、蘄艾、祁艾為代表的品系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艾”。另外, 從用途上艾蒿又分為藥用艾蒿和食用艾蒿兩種, 藥用艾蒿的出絨率更高, 更適合製作艾灸等藥用產品;而食用艾蒿的葉片更為肥嫩, 更適合製作艾米果等食品。

食用價值

艾草 艾草

近年來, 國內艾草保健食品在不斷推陳出新, 已經研製出艾草茶、艾草粥、艾草月餅、艾糍粑、艾青團、艾草麵條等, 經常食用這些艾草食品具有健胃、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 暖宮安胎, 防癌、增強免疫力, 預防感冒, 降血壓、降血脂、滋陰補虛、益肺、潤膚美容等功效, 有利於人類健康, 並能對亞健康人群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文化價值

對於中國人而言, 如果試圖舉出代表端午節的二件物品, 那么非粽子、艾草莫數。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以外, 中國人有插、掛、佩戴艾草的習俗, 從南到北都是如此, 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如東北三省的方法是:門上插一束艾草, 其中抽一支放耳朵上, 可驅百病。楊州是把艾草門口地上放一束, 神位前放一束, 驅鬼辟邪, 驅百病。艾蒿的文化價值目前還沒有被深度挖掘, 與休閒旅遊相結合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化學成分

科學研究表明, 艾蒿中的化學成分全部來自於其根莖葉, 而其主要化學成分則來自於艾葉, 包括揮髮油、黃酮、微量元素、苯丙素類、三萜類化合物等。

1 揮髮油類

揮髮油可通過多種不同的提取方式得到, 其在含量和成分上有較大差別。艾蒿揮髮油中分離和鑑定出三環萜、2-己烯醛、2-甲基丁醇、桉樹腦、水合樟烯、檸檬烯、α-水芹烯、α-側柏酮和香茅醇、松油醇、松油烯、β-谷甾醇、豆甾醇、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亞甲基丁二酸、蒈烯等化合物等成分。

2 黃酮類

黃酮也是艾蒿中的主要成分。艾蒿中含有香葉木素、芹菜素、槲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類物質。

3 桉葉烷類

艾蒿桉葉烷類的主要成分包括魁蒿內酯、1氧-4α-乙醯氧基桉葉-2, 11 (13) -二烯-12, 8β內酯、1-氧-4β-乙醯氧基桉葉-2, 11 (13) -二烯-12, 8β內酯、柳杉二醇等。

4 三萜類

艾蒿的主要成分三萜類包括豆甾醇、無羈萜、羽扇烯酮、粘霉烯酮、α-及β-香樹脂醇、羊齒烯酮、西米杜鵑醇、α-及β-香樹脂醇的乙酸酯、24-亞甲基環木鳳梨烷酮、3β-甲氧基-9β, 19-環羊毛甾-23 (E) 烯-25, 26-二醇等。

5 其他化學成分

艾蒿中除了以上主要化學成分之外, 還含有大量微量化學元素與礦物質。原子吸收光譜測定發現, 其風乾的葉中含礦物質10.13%、蛋白質25.85%、脂肪2.59%, 每100 g艾蒿嫩莖葉中維生素含量分別為胡蘿蔔素5.14 mg、維生素B 21.07 mg、維生素C 52 mg[。艾蒿中的礦物質包括鈣 (Ca) 、銅 (Cu) 、鐵 (Fe) 、鋅 (Zn) 、鉻 (C) 、鎂 (Mg) 、錳 (mn) 、鈉 (Na) 、鉀 (K)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