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大風艾、冰片艾、牛耳艾、再風艾、大骨風、大黃草、冰片葉、真金草、土冰片、艾粉、葉下香、山大艾。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莖粗壯,直立,高1-3米,基部徑約1.8厘米,或更粗,莖皮灰褐色,有縱條棱,木質部鬆軟,白色,有徑約12毫米的髓部,節間長2-6厘米,上部的節間較短,被黃褐色密柔毛。下部葉寬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2-25厘米,寬8-10厘米,基部漸狹,具柄,柄兩側有3-5對狹線形的附屬物,頂端短尖或鈍,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黃白色密絹狀棉毛,中脈在下面凸起,側脈10-15對,弧狀上升,不抵邊緣,有不明顯的網脈;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2厘米,寬1.5-3.5厘米,基部略尖,無柄或有短柄,柄的兩側常有1-3對狹線形的附屬物,頂端漸尖,全緣、具細鋸齒或羽狀齒裂,側脈斜上升,通常與中脈成銳角。頭狀花序多數,徑5-8毫米,排列成開展具葉的大圓錐花序;花序梗長5-8毫米,被黃褐色密柔毛;總苞鐘形,長約7毫米,稍長於花盤;總苞片約6層,草質,外層長圓形,長1.5-2.5毫米,頂端鈍或短尖,背面被密柔毛,中層線形,頂端略尖,背面被疏毛,內層長於外層4倍;花托蜂窩狀,徑2-3毫米,無毛。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約6毫米,檐部2-4齒裂,裂片無毛;兩性花較少數,與雌花幾等長,花冠管狀,向上漸寬,檐部5齒裂,裂片卵形,短尖,被短柔毛。瘦果圓柱形,長約1毫米,具5條棱,被密柔毛。冠毛紅褐色,糙毛狀,長4-6毫米。花期幾乎全年。
產 地
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生於林緣、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海拔600-1000米。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有分布。
採集加工
12月採收,先把落葉集中,再把帶葉的地上莖割上,鮮用或曬乾;或運到加工廠用蒸餾法蒸得艾粉。
入藥部位
全草。
藥材性狀
本品莖呈圓柱形,大小一等。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縱條棱,節是明顯,分枝,密生黃褐色柔毛。木質部鬆軟,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乾燥的葉略皺縮或破碎,邊緣具細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略粗糙,被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長絨毛,嫩葉兩面均密被銀白色絨毛,葉脈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長絨毛,嫩葉兩面均必被銀白色絨毛,葉脈帶黃色,下表面突出較明顯。葉柄短,葉半圓形,兩側有2-4對狹線形的小裂片,密被短毛。葉質脆,易碎。氣清涼,香,味辛。
性 味
味辛、苦,性溫。
功 能
避穢,溫中,殺蟲,祛風除濕。
主 治
瘟疫,瘧疾,感冒,寸白蟲病,毒蛇咬傷,癬瘡,寒濕瀉痢,頭風頭痛,風濕痹痛,跌打傷痛。
相關配伍
①治腫脹,風濕關節炎:大風艾、蓖麻葉、石菖蒲。煮水洗。(《廣東中藥》)
②治蛇傷口不合:大風艾同鹿耳翎敷。(《本草求原》)
③治跌打損傷,瘡癤癰腫,皮膚瘙癢:大風艾鮮葉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禁 忌
陰虛血熱者慎用。
相關論述
① 《本草拾遺》:“主癬辟蛇。”
② 《海藥本草》:“主傷寒五泄,主心腹注氣,下寸白,止腸鳴,燒之辟溫疫。”
③ 《開寶本草》:“去惡氣,殺蟲。主腹冷泄痢。”
④ 《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消腫,活血除濕。治跌打,敷酒風腳。”
⑤ 《嶺南採藥錄》:“能除濕,療四肢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