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歸心第十六
、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 ③三駕:佛教以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總稱“三駕”。 ④七經:七部儒家經典。具體... 原夫四塵五蔭①,剖析形有;六舟②三駕③,運載群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
作品簡介 作品賞析 作品評析 作者簡介 -
支
建和元年至獻帝中平三年(186)先後把《李闍佛圖經》、《 般若道行品》、《般若三眛經》、《首楞嚴經》等二十一部佛經譯成漢語,其中大乘、小乘約各居其...、諸侯的支子中,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源流三源於媯姓,出自夏王朝時期大夫郭...
【支氏屬地】 【支氏名望】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
支姓
歷朝歷代沿設,一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滿清政府進行部院...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
斌宗法師
四十八。著有般若心經要釋、佛說阿彌陀經要釋,楞嚴經義燈、我人生死之由來、雲...權老和尚,專攻天台教觀、法華及四教儀,盡得三觀十乘之奧旨。1939年,抗...,他的父親名眛目,是當地名醫。斌宗自幼即有超異常兒的智慧,且有驚人...
出家受戒 遠行學法 返台傳法 安詳示寂 參考資料 -
竺佛朔
,至中平六年(183),又譯成《般若三眛經》。 據梁慧皎《高僧傳》卷...棄文存質,深得經意。未久,於洛陽與支婁迦讖合譯般舟三昧經二卷,由孟福、張蓮...今已失傳;雖譯筆凝滯,然棄文存質,深得經意。 竺佛朔從天竺攜帶《般若道...
-
186年
。自建和元年至獻帝中平三年(186)先後把《李闍佛圖經》、《般若道行品》、《般若三眛經》、《首楞嚴經》等二十一部佛經譯成漢語,其中大乘、小乘約各居...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帝使鉤盾令宋典繕修南宮玉堂...
-
支婁迦讖譯佛經
建和元年至獻帝中平三年(186)先後把《李闍佛圖經》、《般若道行品》、《般若三眛經》、《首楞嚴經》等二十一部佛經譯成漢語,其中大乘、小乘約各居其...
人物簡介 -
公元186年
(186)先後把《李闍佛圖經》、《般若道行品》、《般若三眛經》、《首...
大事記 參考資料 -
《禪說莊子》
是《知北游》的禪宗版。當然,這隻有熟悉禪宗、領略箇中三眛的人才能心領神會...,認識了著名的海燈法師。經其舉薦,往參本光法師,後來更歷參賈題韜老居士、離欲...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隋唐問被稱為菩薩的三論宗祖師吉藏大師,在其《大乘...
內容簡介 文摘 目錄 基本信息 參考資料 -
183年
《般若三眛經》。張角準備起義光和六年(183),巨鹿郡(今河北寧晉西南...》、《論語》七部經書進行書校訂,每經並附校記,由蔡邕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召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