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山書院

舫山書院

舫山書院創,由監生林芳德捐資500緡,建於馬巷通利廟(俗稱大宮)後,樓上樓下各3間。同治六年(1867年),馬巷廳通判鮑復康帶頭捐銀300兩,地方人士紛紛獻地出錢,在原書院之東約百步處另建一座規模宏大的書院,歷時兩年半竣工。書院主,最後一進為二層樓房(今尚存),兩旁還有及廚房、浴室等。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圍牆,外有夾道,內有庭園。清末,舫山書院發展很快。光緒元年(1875年),通判洪麟綬稱該書院“扃試生童數百輩”,而“每屆秋試領鄉薦者並不乏其人”。光緒三十一年,舫山書院改為舫山高初兩等國小堂。後幾經更名,今為同安馬巷中心國小(現在馬巷隸屬翔安區)。

歷史由來

舫山書院由馬巷通判鮑復康倡建於同治六年,歷兩年半,於八年(1869年)竣工開學,至今已130多年歷史。書院培養了不少名人學士,是馬巷地區的古文化搖籃。原書院共三進,右邊加護厝,一進東西兩邊有學舍七間,二進為山長辦公及住宿的地方,後進為二層樓閣,樓下供奉朱文公,兩廂房為藏書室。樓上供奉文昌帝君塑像。四周砌以高牆,牆內有數丈寬的通道。書院聘請品學兼優的進士或舉人當山長(即院長),聘請有真才實學的文人任教,管理制度嚴格。學子入學需經甄別考試。平時由地方行政長官和山長主持月考,優秀者獎勵。據“廳志”記載有“生童百輩”。培養出去的貢生,有侖頭村陳晉生,五甲尾陳生夏、鄭錫文等。院內場地寬敞,樹木蒼鬱,是學子求知的好地方。

現狀修繕

清末廢科舉辦學堂,光緒31年(1905年)由馬巷地區鄉紳洪曉春(窗東人)、洪湛恩(東坑人)、陳宗英發起改為學堂。辛亥革命時馬巷廳三府衙被反清的民眾燒毀,衙署占用書院,後又駐進軍隊,學堂停辦。後雖又辦黎明女校、平民夜校,但為時不久。抗戰時遭日機轟炸,學舍遭受嚴重破壞,破漏不堪。1970年又拆除前二進,周圍改建三層樓房作公社辦公室,後進神龕神像也廢於“文革”破“四舊”。年來政府重視保護文物,支持重修,民間善士慷慨解囊,共襄盛舉。由馬巷鎮老年活動中心和馬巷觀音宮管委會督建。擇吉於2006年桐月動工,根據“修舊如舊”原則,保持清代建築風貌。重建後的舫山書院美輪美奐,金碧輝煌,為二進石磚木結構,建築面積達700㎡左右。進入廣場迎面而來的圓拱門,楣上“馬巷舫山書院”金光閃閃。一進為三開間大九架出步柱,三開間的架梁為五瓜式三選斗,束簡由六支大圓石柱支撐,柱上塗金的楹聯(從後至前)有“興學育才奠國家基石,尊師重教樹社會新風”。“杏壇施教禮信仁義堪典範,儒學遺風修齊治平是弘揚”。“舫山風雨久經光華依舊,書院斯文不隧盛世增新”。均為本地學者所撰。沿一進後廳山牆的拱門進入二進,為二層樓閣,底層二房一廳。門楣高懸“紫陽過化”金匾,中廳沿古例供奉朱文公神象,上層供奉文昌帝君,配祀魁星公、朱衣使。屋脊為歇山式的屋檐,燕尾翹脊,背上飾鯉魚躍龍門,寓意預祝學子科舉連捷。下為拜亭,上飾雙獅弄球。龍邊廊銘刻有修建舫山書院的古碑文,為當年通判鮑復康所撰。現在重修的新碑記,則為馬巷學者朱振仲先生所撰。虎邊是捐資芳名榜。主屋後邊加後界,右邊建有護厝一列計十間房,耗資120多萬元。

今年(2006年)農曆11月初七舉行重修落成典禮,由馬巷鎮政府主持,廈門市翔安區人大、區委、宣傳部、組織部、民政局等單位及馬巷街民眾、歸僑、學者均有代表參加。市、區領導上台祝賀,號召保護古文物,科技興區。由泉州名道士為文昌帝君等神祗開光。會後馬巷鎮老年活動中心文藝隊表演精彩節目,最後以泉州道協道樂團的道儀表演壓軸。

舫山書院 舫山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